金刚经处处提出四相,何谓四相? 1、我相——度众生时,见有能度的我,则有我相,不见有能度众生的我,则无我相,我相不是本来有,取我则有我相,不取则无我相,何为取我而有我相?例如,你有钱财,若执自己有财便有我相,不执自己有财便无我相,我相,是从执着而有。 菩萨有我相,烦恼因而生起,亦因此增长,因为有‘我’而生起无量烦恼,云何‘我’度烦恼?烦恼反会增加,为什么呢?若见有众生灭度,见有灭便有生,不见有灭,无灭则无生,那时才可称为实实在在度众生,而不见有众生灭度。有些人埋怨烦恼破不尽,皆因见有烦恼可灭,见有灭则见有生,不久,烦恼又生起来,因为有能灭的我相在。 2、人相——人相也是取则有,不取则无,例如,我修善,执自己是修善之人,他不修善,执别人不是修善之人,看轻他人,这便是人相。经云:
布施即非
布施、持戒即非持戒,则无布施持戒之人相;忍辱,无辱可忍,则无忍辱之人相。 人相,也是我相的一种,执‘我’行善,我是善人,八识田中,便有善人的相,有相即遮蔽佛性,迷失佛性,迷性即有生灭,有众生生,亦有众生灭;或者着我是修行人,着了修行人的相,着了人相,心内便有一物,亦遮蔽佛性,迷性则烦恼起。 3、众生相——众生即妄想,去掉妄想,那里有众生,妄想的确是众缘而生。妄想有无量之多,比恒河沙还多,的确是众生。我们一天打多少个妄想?日间为想,晚上发梦,也是妄想,是为众生相。 众生相的范围很广,好食懒做,是众生相,恶事向他人,好事归自己,俄而作小人,俄而为若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都是众生相。 菩萨度众生,自己不能有众生相,自己有一个众生相,则度不了众生。 我贪,是一个众生相,我贪,又如何度别人不贪,我嗔,又是一个众生相,我既有一个‘嗔’的众生,又如何度别人的嗔;自己不布施,别人更不布施,自己不持戒,别人更不持戒。菩萨度众生,自己万不能有众生相,若无众生相,一切众生,一时度尽。 有了众生相便迷失佛性,迷佛性则心有生灭——有众生生,有众生灭,故有众生得灭度者——灭去众生相,是为离相见性,见佛性则无生灭,是故无众生得灭度者。 4、寿者相——遇境逢缘,取舍分别,经过很长久的时间,仍坚执取舍分别,是为寿者相。例如某甲开罪了某乙,某乙三年也不跟他说话,嗔恨心还在,这便是寿者相。 寿者相,是指烦恼命的寿者相,是惑命,不是慧命;烦恼由今生带到下一生,前世嗔,今世亦嗔,前世爱,今世亦爱,前世痴,今生亦一样愚痴,是为烦恼的寿者相。文殊菩萨偈云:‘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转,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 对境取舍憎爱,分别取舍憎爱的心相续无间断,便是寿者相,对境若不取舍憎爱,便无寿者相,寿者相是比较微细,取舍憎爱是第七识,分别是第六识,经过很长久的时间,也不容易放下解脱的,名为寿者相。 菩萨无我相,即如大海无东风,海水无波浪,菩萨无人相,即如大海无南风,海水亦无波浪,菩萨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如大海无西风,亦无北风,海水无波浪。若大海无四边风起,则波浪止息,还归大海。 金刚经讲四相的确有道理,所有烦恼都是因四相而有,若无我相,何来有贪嗔痴的烦恼?着我是善人的人相,便有憍慢心,看人不起;众生就是生灭心,所谓众生相者,是指众生的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众生相空,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亦空;我相、人相、众生相,相续不断,名寿者相;四相中,但有一相都不得了,有一相则招无量烦恼,即如大海但有一边风起,大海波涛便不能止息。菩萨无四相之无明风,涅槃性海现在眼前——清净、不生不灭、无余。 四相空,菩提心现前,菩提是觉,觉即无生,觉一切众生无生,是为不灭度而灭度一切众生,亦为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想见佛性,一定要离四相,四相,是烦恼的根本。 世尊先答降心,狂心不降,如何能住于菩提?狂心就是生死,生死就是众生,众生有无量无边,狂心亦无量无边,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狂心不外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行者回光返照,见有色则度,见无色亦度,见有想无想亦度,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终有一天,豁然悟到众生本来空,不见有一众生得灭度,所度的众生既无,能度的我相亦无,能所两亡,自性真实,自性清净,菩提心现前,从性起修,修六度万行,直至成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此乃金刚经无住布施之文。 无住就是般若,般若不住一切法,凡夫法法有所住,故不得般若,若想求般若,一切不可住,不住财色名食睡,乃至不住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古人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何人?’不与万法为伴侣者,便是般若,所以一切众生成佛时,什么也无,惟有般若具足六度万行,庄严佛土,菩萨悟道时亦然,惟有般若,以般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观音菩萨得般若,寻声救苦;普贤菩萨得般若,六度万行齐修;文殊菩萨得般若,教一切菩萨发菩提心,得根本智;
地藏菩萨得般若,空地狱,众生度尽,然后证菩提。所以般若之行,一行一切行,行行遍法界,故经中云:其福德犹如虚空。 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舍财而施名为财施,历代三藏
法师说法,令人悟道,称为法施,观音菩萨现神力救众生苦,是无畏施。 以菩提心修布施,菩提心不住一切法——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六根六尘六识、不住欲界色界无色界,于三界九地已证之法亦不住,是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不住就是布施——内舍悭贪烦恼,外利益一切众生。 不住一切法,自性清净名为戒波罗蜜,持戒度毁犯,舍离破戒的妄想,是为上求佛道,持戒清净,以戒福利益众生,是为下化众生。菩提心不住一切法,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名为戒波罗蜜。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忍辱,不住就是无生,烦恼不生,就是忍辱波罗蜜。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精进,用功而不住法,便忘了时间性,是名精进波罗蜜。 不住于法行于
禅定,‘不住’者,空也,一切法空便入定,色空入色定,受想行识空,入受想行识定,火空入火定,水空入水定,空空入空定,能空一切法即得定,是谓菩萨于一切法无所住,而行于四禅八定。 菩萨于一切法无所住,所谓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之法无住,无住便是般若,是谓菩萨于一切法,应无所住,行于般若。 又,佛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而不住智慧,以智慧布施利益众生,若有所住,便生出自私自利之心;目犍连神通第一,不住于神通而利益众生;阿难多闻第一而不住于多闻,以多闻结集经藏,利益无量众生,是为不住于多闻而行布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以长处布施利益众生,不应住于长处,我们虽然还未开悟,亦可以把自己的长处贡献出来,布施利益众生,有所住,便是悭贪,所以凡夫菩萨,亦可以不住于法而行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不住色’,财是色之一,不住财就能布施财,不住珍宝之色,亦能以珍宝布施,菩萨不住一切色,是故能以最好之物布施,不住,就是智慧,有智慧就不会起烦恼,所以对财物之色不会悭贪。 不住色,是智慧,布施,是慈悲,所以菩萨有智有悲,罗汉不住色,但不肯布施,所以有智无悲,凡夫不但住色,亦不布施,所以无智无悲。 ‘不住法’,法即法尘,三藏十二部语言文字经典,就是法座,不住于法就能布施法,是法施,若住于法,就不愿以法布施,是为吝法。 不住神力,以无畏神力利益众生,是无畏施,若有威德而住于威德,不能布施,不住威德,就可以神力布施,例如观音菩萨神力能救苦,神力能与乐,是为无畏施。 所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则具足三种施,不但如是,戒亦具足,着色破戒,不着色,心清净,便是戒,不住声香味触法,心清净,戒亦清净。 如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烦恼不生,忍则众恶无喧,名忍辱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空了时间性,是谓精进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空,得禅定波罗蜜。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不住便住于般若。 因此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但能布施,更能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布施时,不应住我相,若‘有我’布施,将来便‘有我’受果报,亦即有我入生死,无我布施,则无我受果报,谁受生死? 菩萨布施,不住我相,‘我’则无限量,周遍法界,以法身真我,供养大众。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心,则心量小,心小福亦小,梵网经云:‘供养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供养五百罗汉菩萨僧是分别心,在大众中僧次一凡夫僧是无分别心,有分别心不及无分别心,布施时若无受施的人相,则无分别拣择心。 菩萨布施,不住于人相,人相无限量,上供四圣,下济六道。 布施时,若着所施的物相,物有大小,福亦有大小,故福有限量,有限量是有为法,无为法无限量。 菩萨布施,不住物相,物相便无限量,布施物周遍法界,福德亦周遍法界。 菩萨不住相布施,内不见有布施的我相,外不见有布施的物相,亦不见有受施的人相,三轮体空,是为无相布施。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为何要以无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是无为法,无为法无相,无相即无大无小,既无大小,故福德不可思量。住相布施是有为法,有为法有相,相有大小,故福德可以思量。 是故世尊拈花示众,迦叶微笑,一花虽小,但一朵花可以供养法界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东方虚空无有大小,故不可思量。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不得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名为大。众生心性有限量,例如恶性不含善性,刚性与柔性不能并住,此乃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则无有限量,善恶均能觉,非动非静,觉动觉静,故名为大。 虚空中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我人众生寿者,若有四相,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菩萨行施,不住于相,无所希求,其所获福德,如十方虚空,不可较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请问世尊:‘云何应住?’佛言:‘应如是住。’—— 无住而住,就是住于菩提心,布施无住,布施的功德便住于菩提心,持戒无住,持戒的功德便住于菩提心,忍辱无住,忍辱的功德,住于菩提心,禅定无住,禅定的功德,住于菩提心,菩萨修六道万行,一一离相,无相的功德,住于无相的菩提,故云‘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色身有相,法身无相,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非父母所生,无有形相,亦非青黄赤白,肉眼所不能见,惟有慧眼乃能见之。 凡夫但见三十二相的色身如来,不见无相的法身如来,法身身等虚空,是故佛问须菩提,能否以身相得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知道,凡夫但见有相的色身如来,认为色身是有,著有见,不见无相的法身如来,故言不能以身相,得见法身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再解释:‘世尊所说的色身如来是应身,应身有身有相,法身无身无相,若能见身即非身,相即非相,即见法身如来。’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般若是佛的境界,由众生到佛的境界,其实是不隔的,迷即众生,悟时是佛,何谓不隔?波浪即水,不是离开波浪才有水,即波浪而见有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从波浪体会水不难,但着了波浪,则永远只见生灭无常的波浪,见不到不生不灭,一体的水性,所以众生悟佛道,说难不难,故谓不隔。 金刚经处处教我们离相——度众生不见有众生相可度、布施不见有布施相、离相即可见法身如来,不是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以三十二相见法身如来则不用修行,舍卫国九亿人,有三亿人见佛闻法,三亿人见佛而不闻法,三亿人不见佛不闻法,业障深重所致,佛法的确难闻。 既闻了佛法,为什么还未开悟呢?问问自己可有种善根,未种要种,种了之后可有增长,增长了可有成熟,若善根成熟,一闻佛法即悟道,若善根未成熟,或未增长,甚或未种善根,那你以什么来悟呢? 上来说得很清楚,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错,诸相非相是如来,但你何曾见到诸相非相,人家赞叹你便欢喜,开罪了你便发脾气,什至发梦时也还不知梦是非相,知道梦是非相就好了,但是任何一个人在梦中不知是梦,不知梦是非相,等到醒来时,才知梦是非相。人生如大梦,有谁知道自己现在发梦,知道现在发梦,就见到非相的法身如来,但现在不知道自己造梦,便着相见生死,所以虚云老
和尚说:‘拜佛若能见到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有人问赵州老人:‘请问和尚,何谓佛?’‘殿里底。’‘那是泥塑木像,我不问这个佛,我问法身佛。’‘殿里底!’ 法身佛未曾离开有相佛,若见诸相非相,便见法身如来,倘若离开诸相,那里还有法身呢?离了众生,那里还有人成佛呢?成佛是众生成,没有众生,谁来成佛?离了波浪,那里有水?惟有离了波浪的相,便能见清净的水体,所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此乃金刚经正信之文。 须菩提知道世尊所说的是大乘法,小乘的罗汉也不易解,更何况未出轮回的众生,所以问,可有众生,得闻‘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章句,亲见法身如来,而生实信。世尊又谓布施无相,那一个人见到布施无相,而能相信无相的妙行呢?须菩提意谓,众生一定要见到三轮体空,才能生实信。 修行用功,若能够见到诸相非相,即见法身如来,能够见到法身如来,就算在任何艰苦的情形下,也不会退心,若只有泛泛而信,而未见法身,遇境逢缘,被五欲六尘之境所转,便生退心。 从前我认识一位
居士,很诚心修行,甚至如来的舍利,也给他求得,后来年老时,他开始有点糊涂,我再次见他时,他说自己身体不好,要食狗肉,我很替他可惜,从前他的致诚心,可以求得释迦佛的舍利,现在年老时,反而食狗肉,可知道他未曾有一个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为何他可以得到舍利?那是他的一念诚心所感,但未见法身如来,所以未生实信,只是泛泛而相信。例如朝普陀山,不是每一个人朝普陀山回来之后,一定会转好的,有些人依然故我,皆由未曾有一个实信。实信真实,真实地相信
佛教,是为正信。 见到法身如来,法身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菩提,既然得见菩提,又怎么不会相信,又怎么会生退心呢?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如来说法,若无人相信,如来是空说。如来言不虚发,如来金口出言,不会空说,如来说‘若见诸相非相’,须菩提以为在法会中无人相信,其实除了须菩提相信外,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会相信,焉能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所以世尊谓须菩提:‘莫作是说。’ 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如来灭后,亦有人相信,信什么?信‘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般若妙法。 ‘后五百岁’者,如来灭后,有五个五百岁,第一个五百岁,解脱坚固,其中有龙树菩萨,优波鞠多尊者,度无量人,依如来的遗教,得解脱之果。 第二个五百年,禅定坚固,佛弟子虽未得解脱之果,有修四禅八定、有修念佛三昧、有修数息观、有修空观等,皆得禅定三昧,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佛法开始流入中国,常时有鸠摩罗什法师、道安法师等,一个寺门中,最少住上五百位和尚,道安法师讲经时,最少有一万人听法,是为多闻坚固,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四个五百年,寺庙坚固,在六祖菩萨时代,恰巧是佛灭后二千年,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到处是佛堂,是为寺庙坚固,办道场求福,在此五百岁中,亦有人相信般若。 第五个五百年,斗诤坚固,各立门户,学者无所适从,但仍有人相信般若。 在最后的五百年中,有努力求福求慧者,严持如来清净戒,由清净戒得见如来无相戒。 例如杀生,杀了一条鱼、一只鸡,是有相,不杀生即无杀,无杀即是无相,戒是无相,功德亦是无相,如是不盗、不淫、不妄,亦是无相。 ‘修福’者,福有三种:布施、持戒、禅定,文中指的是修禅定的福;佛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佛弟子持无相戒,修无相定,依此章句,能生信心,信心清净,得见法身如来,知道法身才是真实,故云‘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心生净信者。 ‘诸相’我已见到,但是还未见到‘非相’,皆由自己的善根还未成熟,所以要多种善根,如何种善根呢? 地藏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地藏菩萨,即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不令退失。 所以若不在佛法中种善根,就是以恒河沙七宝布施,也只得人天的果报,是有漏的因,生死的果,决不能成佛。所谓修行者,就是栽培自己的善根,闻了佛法便有善根,要好好的栽培。 善根是于佛法中来,悟与不悟,看你可有善根,早悟或迟悟,也得看你善根成熟还是未成熟。 种善根者,如地藏经所说,于诸佛所而种善根,故云‘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善根成熟,方可解般若。此外,诵经、念佛、拜佛、参禅,也是种善根,应该勇猛精进,念念佛、念念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是指长远心,以长远心修行,直至善根成熟,一闻法,便大彻大悟。 马祖二十年不开口,二十年种善根,南泉祖师得法后,三十年不下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九年种善根,是谓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善根成熟,就是闻法开悟之时,所以种善根须有长远心,善根由种子而增长,因增长而成熟,善根成熟,闻法即悟。 应以何身得度,观音菩萨即现何身而说法度之,为什么观音菩萨不现身向我们说法呢?因为我们的善根未熟,若善根未成熟,就是观音菩萨向我们现身说法,我们也不能开悟。诸佛如来出现世间,都是在众生善根成熟之时,是故释迦世尊初转法轮之时,五比丘证阿罗汉果,百万诸天证无生法忍。 闻是章句,一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念念生净信是由最初第一念而生,在最初一念清净信心中,见到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才是真实。因此,‘一念生净信’,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傅大士云:‘信心生一念,诸佛尽能知,修因于此日,得果未来时,三大经多劫,六度久安施,薰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从‘念信心而修因,以十信为因,进而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得佛果,故云得果未来时。 由一念信心而修佛因至成佛果,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罗蜜,把八识田中有漏的种子薰成无漏,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普照十方世界,所以信心生一念,是成佛之因,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见法身后,生死已了,虽然还未成佛,但是已经长别三界轮回苦海。 修行不难,天天的念佛诵经坐禅,但是难在一念生净信,我们不但未曾有一念生净信,反而念念妄想昏沉,未曾有一念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上文我曾经引用涅槃经中两句
法语:‘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发心及究竟成佛,等一无异,惟是二者之中,先心最难,即是一念生净信者。果从因生,不是因从果生,一念生净信是佛因,佛因较难,但只要有一念净信的佛因,将来自然有成佛的佛果,所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的功德很大,有谁知道呢?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一念净信的功德,乃至菩萨、声闻、缘觉,也不知道,惟有如来知道,此文中‘如来’,是指十方如来,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佛。‘如来悉知’,‘悉’,乃‘尽’的意思,佛心尽知,佛眼尽见。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见佛法身,一念生净信,就是见性,任何功德都不及见佛性的功德大。 ‘是诸众生’者,虽云见性,但还是众生,因为第一念见,又不知何时何日,于第二、第三念再见,不过第一念见了之后,信心成就,永不退转;‘得如是无量福德’,佛性内有无量福德,所以见佛性的福德亦无量。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五蕴和合为我,从五蕴起执,有我相,空五蕴即见法身,法身无相,所以见法身后,不再有我相。 四大和合为人相,命终时,地归地、水归水、火归火、风归风,四大分散,何来有人相?所以见法身后,不后再有人相。 法身无生,无生则无灭,生灭的妄相心灭,众生相亦灭,故无复众生相。 既不执身为我,便没有长短寿之分别,所以无复寿者相,是故悟道之人,生死来去自由,能够坐脱立亡。 无法相者,悟道之人,离名绝相,不再执着三藏十二部诸法的名相,但亦不执着谓无三藏十二部的名相,故云‘亦无非法相’,若言无三藏十二部,便是谤法。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是诸众生’,指未悟道之人,众生未悟道,未生一念净信以前,若见相,便立即取相,相就是境,都是虚妄,若取相,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是谓无明。 有些人执法相,法相者,三藏十二部诸法的名相,其实法相是让我们依着来修行,不是要我们去取着,言我能解名相,其实所解的是名相,能解的是谁?是妄想。所谓‘名相妄想,真智如如。’名与相是二法,解名相的是妄想,妄想灭,得真智,名相灭,见如如之理,若取名相,心内便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假如不取诸法的名相,却去取诸法的非相,认为不须依三藏十二部的经典修行,你教他念佛,他说不须要念佛,你教他持戒,他说不须要持戒,你教他拜佛、坐禅,他说不须要拜佛、坐禅,名为取非法相,亦名为谤经,所谓‘离经一字,是为魔说’,亦着了我人众生寿者。 其实佛说法是无定的,众生着空,如来说有,以有破空,但不可执有,故云‘不应取法’;众生若著有,如来便说空,以空破有,但亦不可执空,故云‘不应取非法。’ 上来‘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一念相应,见到法身如来,见到自己本来面目,其福德犹如虚空,从此无四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从性起修,直至成佛。未曾有一念生净信者,那么,就要小心,修行第一个条件,切莫取任何相,取相便迷性,若见相而不取相,离相便见性。 何谓取相?取相即取法,法者,一切法,简而言之,不离一个‘有’字,‘有’莫取,‘非有’亦莫取。修行时,不是见‘有’便见‘无’,见有之时,不取有相,过了‘有’关,见无之时,不取无相,过了‘无’关,要透过‘有’、‘无’二关,才能悟道。 例如坐禅时,妄想来,不取妄想,妄想便灭去,灭了之后,昏沉又来,昏沉又是一个相,不取昏沉相,昏沉便灭去,灭了之后,妄想相又来,如是妄想及昏沉相间而现,若离妄想及昏沉,便能得定,‘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即是‘有’,非法,即是‘无’,以‘有’、‘无’概括一切,所以法及非法,皆不应取。 昔日赵州门下,有一学人,向赵州老人告假,到南方参学去,赵州老人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路逢人,不可错举。’那位学人即时醒悟过来,不再去参学。 到南方参学不外是想见性,见性之路,依法华经说,有五百由旬,依赵州老人说,是三千里路逢人,但未见以前,在三千里路程内可能见到佛,所以有佛处不得住。有佛既不住,无佛又如何?无佛处急走过,离有佛无佛两边,就是行于中道,就是般若,所以云三千里路逢人,不可错说。 ‘以是义故’,以不取二边的中道义故,‘如来常说’,如来于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对谁说呢?对比丘说,因为比丘求了生死,在家二众未必求了生死,故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的法,都能度人离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到了彼岸后,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要舍,何况世间法,更要舍。 其实舍法即是舍心,法舍至极点,心亦舍,心与法相连,法尽,心亦尽,法绝,心亦绝,所以舍法就是舍心,若还有一法在,即是未肯舍心,例如要保护黄金,不是有一法保护黄金,是你的心要保护黄金,若肯舍黄金,你的心亦舍掉,是故舍法即舍心,舍心即舍法,心法俱舍,心空法尽,即到彼岸。到了彼岸,船要舍,心亦要舍,法穷心尽,即见如来;修行无别法,惟‘舍’而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道,只有一个,悟,亦无两个,众生悟道,与佛无异,如何能悟道呢?先要认识清楚何为道?道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一切法,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道是无相,若想求道,一定要达无相的境界,方能与道相合,若著有相,任汝无量劫修行,以有相求觅无相的道,如何能求到呢?所以一定要舍离有相,修无相行。 无相即无为,有相即有为,以无相的心,求无相的道,能求的(心)是无相,所求的(道)亦是无相,无相与无相合为一体,便悟道。有与空是合不来,一定要以空,才能与空相合,空与空相合,便成一体;再举一例,若想与水和合,一定要用水,水与水合,便合为一体,若用泥,泥与水是合不来,一定是水合水,空合空。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句句无为,未曾以有为法系缚众生,所谓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无漏法度众生:戒是无相,定是寂灭,慧是无住,以此戒定慧,才能出苦海,所以应修无为法。例如念佛,念至无念而念,才算有点进步,但还有‘我’在,有我仍是有为法,要念至无我念佛,才是无为,才能悟无生忍,若还有我相在,有我便有生,那又如何可以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呢?所以念佛是从有念而念、无念而念、再进一步无我而念,即念佛时无我相,无我相,心即空,以无相念佛的心,才可以求无相的道。 此段文是说得菩提道,得道时没有能得所得,如空与空合时,没有能合所合,既无能合所合,则无能得所得,但亦不能说无得,彼空与此空相合不能说无合,得道时就是这个境界,得时无能得所得,是为无得而得,是真真得无上道,此文的大意就在此。 须菩提闻说修行至法极心尽时,便到彼岸,心内便起疑问:‘既无心又无法,到彼岸时得个什么菩提法?若是无心,谁人得法?如来是得法才说法,有得才有说,无得又以何说法?究竟如来有没有得法?若有得才说法,不应要我们舍法,若无得无说,才可以叫我们舍,究竟如来有没有得菩提?’ 佛知须菩提有此疑,故问须菩提:‘如来有否得菩提?’ 如来得菩提,不是从外而得,如水合水,如空合空,无能合所合,如来得菩提,菩提无相,如来亦无相,无相与无相合,名为得菩提。 何以如来无相?如来心空寂,能所心灭,故得菩提,凡夫能所心未灭——‘能’是知,‘所’是妄想——例如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心内‘想’什么,便是有能有所,既有能所便有相,有相又如何得无相的菩提?如来亦不过修行用功,至能所心灭,心空,心空即无相,无相的智慧就是无相的菩提,所以能所心灭,便是菩提,那么如来得个什么? 水流入大海,何曾得大海,水就是大海,大海就是水,无能得所得,如来得菩提是无为法,无为法无两个——得、不得。 菩提不能说有得,有得就是妄想,又不可说无得,无得亦是妄想,妄想不空,不能得菩提,妄想空,就是菩提,若妄想已空,更不能说得与不得,这就是不二法门,故云‘如来得阿耨菩提耶?’ 其实此段文所讲的,是菩提无得之文,免得众生依真起妄。依真,妄亦起,真若不立,妄亦不生,闻说真,便依真起妄,所以得菩提是无得,不令众生依真起妄。 这部是般若经,般若是大火聚,一点也不能执,古人云:‘太末虫,处处能着,独不能着火焰之上;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般若上。’般若不能被攀缘,从前依生死起执着,起烦恼作业,现在岂能依般若起惑作业? 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总不能将梦中事指示于人,是故得菩提是无得而得,不可执、不可着、不可取,若取菩提,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则现前。 烦恼是沿真而有,金刚经中,处处指出依真起妄,亦剖析得最透彻,所以真尚不立,何况是妄,真妄两亡,就是到家之日,因此得菩提,是无得而得。 如来有所说法耶。 如来说法的目的,是去除众生烦恼,若有众生烦恼尽,那么如来无所说,若众生烦恼未空,如来便要说法治众生烦恼病,所以不能谓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菩提即是觉,觉有,有灭,有灭即非有;觉无,无灭,无灭即非无;如是觉生非生、觉灭非灭、觉一乘非一乘、觉三乘非三乘,是故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定法,众生便执着菩提是有,取有,四相亦跟着生起;若云菩提是无,众生便取着无,四相亦跟着生起,取有取无,执大执小,都是依真起妄,所以菩提是无定,不可执、不可着、不可取,故云‘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有定法又是什么呢?就是无为法,若有定法,定于恶着恶,定于善,着善,定于有,执有,定于无,着无,定于小乘,执小乘,定于大乘,执大乘,无定,则无执,故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菩提只是一个假名,如来说种种法逗众生种种机,对业障重的众生教以念佛观,对散乱的众生教以数息观,多欲的众生教以不净观,愚痴的众生教以因缘觊,嗔恚众生教以慈悲观,是故如来无有定法可说,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说法,小乘人听到的是小乘法,大乘人听到的是大乘法,所以佛初转法轮时,五比丘证阿罗汉果——是小乘法;八万诸天证无生法忍——是大乘法。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如来得菩提是无为法——无得而得;如来说法,也是无为——无说而说,所以如来所说的法,皆不可取。 取,即心取,如来所说的法,过凡心境界,心行处灭,才可领会,心行未尽,不能领会。凡心的境界是有为,有生死,有生灭,无为的境界才是涅槃,所以凡夫以妄想心不能取如来的法,若果念佛念至心灭,当下即能领会,或是持咒至心空,亦能领会,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不可以思量心、分别心,取如来的法,思量分别心尽,便能领会如来的法,若思量分别心未尽,你还未能领会如来的法,故云‘皆不可取’。 心如何才灭?念佛念至心法两亡,就是心行处灭。 如来所说的法既不可以妄心取,那么可以口说吗?亦不可以口宣说,如来所说的法,超过凡夫言语界,不能用凡夫言语表达出来,是为不可说,惟有语言道断,才可以明白如来的法,语言未断之时,就是用多劫的时间,也讲不出来。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一乘之法,不可以指示,更不可以言辞表达出来,法华经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诸法的寂灭相,不可以用言语宣说出来。 既不可以说,那么就不说吗?又不是不说,语言道断,就是说法,古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里用功夫,若以纸上谈佛法,笔尖点干洞庭湖。’ 法眼祖师未悟道以前,很喜欢研究肇论,曾到处参学,有一次,因雪阻,在罗汉琛禅师处挂单,琛禅师与他谈肇论,禅师说:‘肇论云,天地与我同根,请问上座与山河大地,是同是别?’法眼说:‘别!’琛禅师竖起两个指头,法眼改说:‘同!’琛禅师又竖起两个指头。 两个指头,不能说同,又不能说异,两个指头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同,两个指头同一掌出,所以又不能说别;意思是,山河大地与我,不可以说同,又不可以说别。
第二天,雪停了,法眼向琛禅师告假,禅师送他到门外,说:‘佛法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对么?’‘对!’琛禅师指着门外一块大石说:‘那一块石,究竟是在你心内,抑或是在你心外?’法眼说:‘在我心内。’琛禅师说:‘行者,何苦把石头放在心内!’法眼哑口无言,立即放下衣包,依止琛禅师。 法眼用三十天讲言说道理,琛禅师不认可,说:‘佛法不是这个。’法眼云:‘某甲辞穷理极。’琛禅师说:‘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法眼当下开悟。 辞穷就是语言道断,理极,就是心行处灭。修行至心尽言绝之时,才能够明白佛法,心行未尽,未解佛法,更不会说法,所以云如来所说的法,不可以心取,更不可以口说。 语言道断就是不可说,心行处灭就是不可取,那又是什么呢?就是非法、非非法。 如来所说的法,不是有(非法),又不是无(非非法),黄檗禅师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观,法本不无,莫作有观。’法不是有、不是无、不是亦有亦无、不是非有非无,离四句,绝百非,就能见到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亦即无为法,无为法不可以说有——有生死;更不可以说无——无生死。无为法内既无生死,何来有生死灭?有为法有烦恼可断,无为法中,既无烦恼,何来断烦恼? 一切三贤十圣,皆证无为法:从有为——有烦恼可断,入无为——烦恼空,无烦恼可断,便是无为。 小乘以初果、二果、三果为贤,四果阿罗汉为圣,大乘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位,十地菩萨为十圣位。虽云无烦恼,亦有贤圣之差别,犹如大海,大海是一,但是大海有浅有深,是故有差别;无为法是一,但亦有贤圣之差别: 初果见惑烦恼空,阿罗汉果是见思烦恼空,菩萨不但见思烦恼空,所知障亦空;小乘以我空得无为,大乘以我、法二空得无为。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有能施的我,所施的七宝,有受施的众生,是有相布施,属有为法,故佛问须菩提:‘其福多否?’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为什么呢? 何以
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有为的布施有相,有相则必有处所,其处所落在人天路上,既在人天路上,此布施福德,即非福德之性,而是福德之相。 何谓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虽以恒河沙七宝布施,有能施所施,未得三轮体空,依然落生死,故名即非福德性。 福德性是无相,在诸法来说,就是布施的性,是禅定、持戒、忍辱的性,称为福德性,性是无相,例如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惟是佛性无相,色身有相,众生受人身,佛性不是人,众生生天,佛性不是天,众生入地狱,佛性不是地狱,所以佛性无相,在众生来说,名为佛性,在诸法来说,称为法性、福德性,在佛来说,名为法身。 大千世界七宝是相,相有多有少,所以布施亦有多有少,例如山河大地有相,故有大有小。 性是无相,周遍法界,犹如虚空,无相、无有边际、不可量、无大无小。 福德相不是福德的性,是故如来说有相布施的福德多,是有可量故。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信力为受,念力为持;假如有人受持整部金刚经,或受持一章,乃至只受持四句偈,其福德性亦相等,若以虚空为例,万丈虚空亦是虚空,一尺的虚空也是虚空。受持整部金刚经固然是般若,受持一四句偈也是般若。 又例如饮一口大海水,只这一口亦是大海水,所以受持四句偈之人,亦见福德性。 金刚经中有十六处讲四句偈,但不指明是那四句,依弥勒菩萨言:‘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不离身就是指不离法身,意谓若见法身,便是受持四句偈,若不见法身,便是迷了四句偈,四句偈乃法身妙理在其中。什么是一四句偈见法身呢?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便是见色身。 以四句偈自悟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自己见性,又令他人见性,见性的福最为殊胜,一切福不及见性的福,所以说其福胜以七宝布施的福。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无为法无住,不住生死涅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不住,有住则有相,无住则无相,无相即无生,无生即无灭,豁然空寂,就是解脱的佛性,就是佛,佛是觉,觉即观照,观照即般若智慧。 受持一四句偈,见佛性之时就是佛,所以诸佛是从般若出。又,见佛性即是菩提法,所以法也是从般若出,若佛若法,都是从般若出,故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般若无形相、无佛相、无佛名,惟是佛从般若出,故佛即非佛;般若内亦无诸法的名相,但从般若而出生一切法相,所以佛法即非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