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三 侈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明定圣行中三标列释。
定圣行者略为三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
○释中三释判开释中自三初释世禅又自为二初列。
世禅复二一根本味禅隐没有垢无记二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
○次释释中初根本味中先总释次别释初文二先释总名次释通体初又三初释名。
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
○次大品下引证。
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悉在禅中。
○三若能下功能。
若能深观根本出生胜妙上定故称根本也。
若能深观根本等者此已明开权之始见禅实相乃名深观此本菩萨圣行得作此说无观慧者尚无念处况生妙定。
○次隐没下释通体。
隐没者闇证无观慧也有垢者地地生爱味也无记者境界不分明也。
通论禅体无念处观故地地须忻猒故所证不分明故。
(△次别释)。
○次正释中二先标三品次初修下释。
此有三品谓禅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门禅也。
初文言禅也等也者禅谓四禅等谓四等即四无量空即四空。
初修方便当善简风喘明识正息安徐记数莫令增减若数微细善解转缘调停得所当证前方便法或粗细住皆有持身法起进得欲界定或未到定八触发动五支成就是发初禅大论云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如人大热闷入冷池则乐(云云)若欲进上离下者凡夫依六行观佛弟子多修八圣种行者于初禅觉观支中猒离觉观以初禅为苦粗障二法动乱定心故苦从二法生喜乐故粗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禅异此名胜妙出总而言之一知过不受着二诃责三析破得离初禅是修二禅相善巧攀猒则内外皎然与喜俱发四支成就故论云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内心清净故定生得喜乐(云云)二禅中既离觉观不得作方便出定时修习猒下进上亦有六行如弃初禅方法(云云)尔时泯然不依内外与乐俱发五支成就故论云由爱故有苦失喜则生忧离苦乐身安舍念及方便(云云)欲猒下进上亦有六行如前(云云)善修故心豁开明出入息断与舍俱发空明寂静四支成就若能知乐患见不动大安忧喜先已除苦乐今亦断(云云)。
此中明禅乃是菩萨定圣行法故须明修不同止观但辨发得略明相者示发不迷今文修相亦具在修证中始从根本乃至无漏又今定圣行亦不须辨理定之相谓非漏非无漏等义在慧圣行故故今出世亦且辨观练熏修初数息依婆沙其相具如止观第七记言转缘者依细心中转粗入细粗细住前之方便也六行者猒下苦粗障攀上胜妙出忻三猒三各随用一展转皆以自地为下猒自地故名为猒下八圣种者具如止观第六记二法动乱者觉观二法也一知过不受二诃责者知觉观是妨乱之法故云知过既知过已应求胜定如何以此二法为妙是为诃责即以四句捡之名为破析若修根本亦不须识三假四句但灭坏觉观亦名破析内外皎然者内谓定法外谓欲身一识处者既离觉观得入二禅与内净相应即以内净为一识处不依内外者内谓内净外谓觉观若能知乐患者知第三禅乐过患也见不动大安者得第四禅也忧喜先已除者喜在第二得第三时已离忧喜故云先除苦乐今亦断者乐在第三今得第四则离第三。
○次修四等言四无量四法平等于中二先标修意。
行人既内证四禅欲外修福德应学四等此有通修别修。
○次释释中三先明处所。
通修者大论云是慈在色界四禅中间得修此语则通别修者初禅有觉观分别修悲则易喜支修喜易乐支修慈易一心支修舍易复次初禅修悲易二禅修喜易三禅修慈易四禅修舍易此则修四无量定之处所也。
○次辨修相。
复次修时缘前人离苦得乐欢喜平等之相而入定。
○三发时下隐没等。
发时内得喜乐平等之法外见前人离苦得乐或内得外不见或外见内不得分别邪正(云云)。
广明在修证及阿毗昙如止观第九略记。
○次四空处为五先标修意。
行人欲出色笼修四空定。
○次灭色下略出定体。
灭色存心心心相依故名四空。
○三方便者下明修相。
方便者须诃色是苦本饥渴寒热色为苦聚赞空为净妙离诸逼迫过一切色与空定相应不苦不乐倍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心无分散。
○四复次下明所离相。
复次得空定故出过色界故名过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种种诸色不得起故名灭有对相已得空定决定能舍色法不忆恋故名不念种种色相(云云)。
○五指广。
诃下攀上皆有方便委在禅门(云云)。
○根本净禅有三者问止观中明根本净禅何故无六妙门答此六妙门非发得相是故彼无言三根者明此三法所被之人非关发得正明修相故今明之如欲界散地属慧性故上界诸禅属定地故自下升上皆能发者名定慧等于中三先结前总标次列三释。
根本味禅竟根本净禅不隐没无垢有记与上相违。
初文中云相违者谓暗证不暗证等三相违故也。
(△次列)。
此又三品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等也。
(△三释)。
○次释中初释六妙为四初释名次对余二以明行相三若广下功能四正释。
涅槃是妙此六能通故言六妙门。
初如文。
○次行相中二初标。
此三法为三根性。
○次释释中二先便宜次略指对治。
慧性多为说六妙门此一一门于欲界中即能发无漏若定性多为说十六特胜故下地不发无漏上地禅满乃能得悟定慧性等为说通明通明观慧深细从下至上皆能发无漏。
慧能断惑故能发无漏若定性多遍修诸定方能断惑。
此是随机之说若作对治则复别途(云云)。
次若作对治复别途者具如禅门。
(△三功能)。
若广明修习则摄一切诸禅今但次第相生一辙竖意。
若广明修习等者大小偏圆皆习此定但方便各别期心不同次第亦别故一一禅摄一切禅今但次第故没诸意。
○四正释中为二初总释次别释初文三初略举数次引证三示相。
修此六门修证合论则有十二法。
初如文。
佛言游止三四出生十二。
次引证中言游止三四出生十二者三四谓十二门禅出生十二谓六妙门修证各六加功为修任运为证今文存略但云游止等若婆沙中能缘念出入息有六事不同初数有五一者满数谓从一至十二者减数谓从三至一三者增数谓从一至三四者聚数谓出入各六五者净数谓出入各五问先数何息答先数入息以人生时息初入故随者观入至咽至脐乃至脚指心皆随至止者入至咽出至鼻心亦随止观者不但观风息等亦观四大差别之相乃至都观五阴五相也转者还也转此息观起念处观乃至世第一也净者苦法忍去论次文有料简问云属何性等答云属慧性依于欲身通三禅三未至大论二十一云以有漏禅治欲如以毒治毒不获已而用之今用亦尔。
(△三示相)。
即此修数证数乃至修净证净。
○次别释中二先释次佛坐下引证初文自六但释四文余二略无具在修证言释四者应为四文随止复略初释中先修。
修数者行人初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
○次证。
与数相应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自住数息微心细是名证数若患数粗当放数修随乃至净亦各如是。
随止可见。
○次释观中三初通标次料简三释。
然观有三义一慧观观真二得解观即假想观三实观。
通言观者文中标三通摄一切不出此三此是通标。
○今此门意不须假想是故次简故云初实后慧。
此中初用实观后用慧观。
○次修实下释中二先修次证初修中二初释次功能释中二先总。
修实观者于定心中以心眼谛观此身细微入出息相如空中风。
○次皮肉下别别中即为四文初不净次复观下苦次又观下无常次复观下无我。
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内外不净甚可猒恶复观定中喜乐等受悉有破坏之相是苦非乐又观定中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可着处复观定中善恶等法悉属因缘皆无自性。
初言内外者且约三十六物分之具如止观第九记下三悉是观于定心皆苦无常等。
○次功能中二先别明破四倒。
如是观时能破四倒。
○次不得下总明除我。
不得人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观。
虽四不同皆为除我故总别明之。
○次如是下证相者二先释相次是名下结释中亦二先正释次心生下功能初释中亦四即四念成也初心眼下不净成。
如是修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身内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
○次众苦逼迫苦观成。
众苦逼迫。
○刹那变易无常观成。
刹那变易。
○一切下无我观成。
一切诸法悉见无自性。
○次功能中亦二先总。
心生悲喜无所依倚。
○次得下别相成故与修中前后互列。
得四念处破四颠倒。
是名与观相应不能具记(云云)。
佛坐树下内思安般一数二随等正是此禅。
○特胜通明在法界次第委释亦如止观第九记于中又为三初释名。
十六特胜者释名(云云)。
○次得名。
此从因缘得名。
○三正释释中二先竖次横竖中二初正释次观弃舍时下功能初释中自为十六一一皆有修证不复别论。
修相者知息入知息出者此代数息调息绵细一心随息入时知从鼻至脐出时知从脐至鼻随照不乱知风喘气为粗知息为细入粗即调令细如守门人知入知出恶遮好进涩滑轻重冷暖久近难易皆知知息为命所依一息不还即便命尽觉息与命危脆无常不生爱慢知息非我即不生见若知息长短对欲界定知息遍身对未到地除诸身行对初禅觉观支受喜对喜支受乐对乐支受诸心行对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禅心作摄即二禅一心支心作解脱即三禅乐观无常即四禅不动观出散即空处观离欲即识处观灭即对无所有处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
(△次功能)。
观弃舍时即便获得三乘涅槃。
(△次横)。
若横论观慧即对四念处(云云)。
○次通明中二先正释次指广初又二先修次证修中二先正明次如是下功能初修中二先总举三事。
通明禅者行者观息色心三事无分别。
○次谛观下别观三事初文观息次息本下观身三观身下观心此中不复观四念处故但观三。
谛观出入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来无所经去无履涉如空中风性无所有。
初观息如文。
息本依身身本不有先世妄想招今四大围于虚空假名为身头等六分三十六物四微一一非身。
次观身中云四微者是所造四大谓色香味触是四细色共为报身故名为微为地等四之所造故声非报法不恒有故是故不论。
○三观心。
观身由心心由缘起生灭迅速不见住处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
如文。
○次功能。
如是观息色心不得三性别异既不得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此是修相。
如文。
○次证中二先正证次能具下功能初中初文心证次文身息证。
证者内证真谛空如观解。
初文中云内证真谛空如观解者如前六妙门中第四观门所解离四颠倒。
次第通达此身色息分明亦知世间天文地理与身相应。
知天文地理等如止观第九略记。
(△次功能)。
能具三界禅定能知非想有细烦恼破惑发真得三乘涅槃。
○次指广。
委在禅门。
如文。
○次明出世禅先结前。
世间禅竟。
○次释释中三初标名数。
二明出世间禅者即有四种。
○次列。
谓观练熏修。
○三释释中自四今又为三初正释四相次明此四观练熏修于八背等一切诸禅三大经下结地功能初文自为四别初明观禅又二初自列四门以结名。
观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通称观禅。
九想等四通名为观四皆观于不净境故。
○次行人下正释先释九想于中四先明观意次必须下劝修三随所下能所对辨四此九下明功能。
行人为破淫火。
初如文。
(△次劝修)。
必须增想纯熟。
次文者从一至九故云增想。
(△三能所对辨)。
○三能所中又二初略明能所次破六下广明能所初文二初文能治次能除下所治亦是略明功能。
随所观时与定相应想定持心心无分散能除世间贪爱。
○次广明中亦二初明所治次能修下明能治初文三初标数次有人下释名相三此六下过患。
破六种欲有人着赤白黄黑等色或著相貌端严或着威仪姿态或着语言娇媚或着细滑肌体或着可意之人此六欲渊沉没行者。
言六欲者如止观第六记。
○次能治中二初通标。
能修九想除此六贼。
○次死想下别对。
死想破威仪言语两欲胀想坏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脓烂想破色欲骨想烧想破细滑欲九想通除所著人欲又啖想散想除着意人。
○四功能中二初明治惑功能次虽是下明入大功能。
此九既除于欲亦薄瞋痴九十八使山动。
初文中九十八使如止观第五记。
○次文二法譬。
虽是不净初门能成大事。
法中云初门者九想居背舍胜处等初故云初门能成大事者菩萨圣人求大涅槃。
如海中尸依之得度(云云)。
○次八背舍中二初释名。
八背舍名(云云)背净洁五欲舍离着心故名背舍。
○次正明修。
修者行人持戒清净??大誓愿欲成大事端身正心谛观足大指想如大豆黑胀[尔*皮]起此想成时更进如狸豆大更如一指大更如鸡卵大次二指三四五指次观趺底踵踝膝?臗悉见膀胀次观右脚亦如是复当想大小便道腰脊腹背胸胁悉见肿胀又观右胛臂肘腕掌五指又头??等从足至头从头至足循身观察唯见肿胀心生猒恶复当观坏脓烂大小便道虫脓流出臭剧死狗己身既尔观所爱人亦复如是内破见我外破贪爱久住观察除世贪爱次除却皮肉谛观白骨见骨色相异谓青黄白鸽如是骨相亦复无我得此观时名欲界定次观骨青时见此大地东西南北悉皆青相黄白鸽色亦复如是此是未到之相又观骨人眉间出光光中见佛是初背舍成相如是次第乃至八背舍发相具如禅门(云云)。
如禅门止观。
(△三八胜处)。
八胜处者初两胜处位在初禅三四两胜处位在二禅后四胜处位在四禅三禅乐多心钝故不立也前背舍缘中多少不得自在是故胜处更深细观察少多好丑悉使胜知胜见如快马能破阵亦能自制其马(云云)。
(△四十一切处)。
十一切处者以八色两心更相淡入广普遍满转变无碍具如禅门(云云)。
次胜处一切处并如禅门非此可具。
○次练禅者为三初立名次上来下立意三阿毗昙下辨异。
练禅者即九次第定也。
初如文。
上来虽得八禅入则有间今欲纯熟令从初浅极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间秽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无漏练于有漏除诸间穬故名练禅亦是均调诸禅令定慧齐平无间也。
次文云上来虽得八禅者根本味禅为一根本净禅中有三谓妙门特胜通明观禅有四谓九想背舍胜处一切处此四并前故成八禅此八有间故更修九次第定令八无间上来八中唯至背舍方始具于九地自余七门摄在背舍故练背舍则诸地无间故云令九次第无间。
(△三辨异)。
阿毗昙明熏练但言以无漏熏四禅今以无漏通练八地即是次第入无间三昧也。
○次熏禅中三初立名。
熏禅者即师子奋迅三昧也。
○次前是下辨异立相。
前是次第无间入今亦是次第无间入亦能次第无间出。
○三除粗下功能有二法二譬初一法譬除垢功能次一法譬自在功能除诸间尘得自在故。
除粗间及法爱味尘犹如师子能却能进奋诸尘土行者入出此法能遍熏诸禅悉令通利转变自在如熏皮熟随意作物。
○次明修禅者又二初立名。
修禅者超越三昧也。
○次辨相。
近远超入近远超出近远超住是禅功德最深故名顶禅于诸法门自在出入(云云)。
(△次明此四复练熏修于八背等一切诸禅)。
○次九次第定善入熏练背舍等者即以法华下方菩萨善入出等释此中意于中三法譬合。
又九次第定善入八背舍奋迅善出八背舍超越善住八背舍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意也。
此中意者以诸禅中唯八背舍诸地具足何者根本味禅但至非想九想但见欲界依正胜处但在第三背舍一切处但在第三四五背舍唯背舍禅过非想处至灭受想故知若练背舍则兼余禅始从初禅终至灭受想定次第而入故云善入奋迅善出者定法转深出入自在复从初禅不假方便即入二禅如是乃至灭受想定复从灭定从上向下逆次而出还至初禅其实出入从胜为名故云善出超越善住者以心常住上下诸地故能超越逆顺今从胜说故云善住是故经中地涌菩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即此禅也入一一禅名一三昧故云百千此观等四名及相状并在大品大论。
譬如画师五彩相淡出无量色如世间果但以四大出一切五阴。
譬如画师如世间果等者由练熏修使背舍深细犹如淡彩由观练等大小诸乘一切万行从禅而生故如四大。
(△三合)。
定法亦尔但以观练熏修出生一切神通变化无种不备。
(△三结地功能)。
○三大经下结地名以显功能于中四初引经结名次地能下明地功能三一一禅中下结归四是故下结得名。
大经云菩萨住禅得堪忍地地能持能生。
初二如文。
(△三结归)。
○第三文二初总标。
一一禅中皆有慈悲誓愿道品六度诸行无不具足。
○次何者下释释中二先明观禅具法次例练等亦然初观禅中二先明具三种念处次又不净下明具四念处。
何者若于戒定中明观慧即共念处单论观是性念处通取戒定等境智文字等是缘念处。
初文者且指观禅以之为定及作法戒名之为戒以得念处复得观禅并作法戒故名为共若究竟论共必得灭定及无漏道方乃受名今此为以义立禅中诸法故对观禅等以立共名缘中云境等者诸戒各有所对持犯等境分别智解故名为智戒定之教名为文字。
○次明此中具四念处于中二初略立念处。
又不净观破净颠倒是身念处观诸禅中心受苦乐三世内外受不可得破乐颠倒是受念处观诸禅心以有心故造作善恶无心则无作者破我颠倒是法念处观心生灭前后际断破常颠倒是心念处。
○次复次下明念处具法此之念处非关报阴故一一文皆着禅心之言于中二初明横具观练熏修次问诸禅下明竖具道品初文又二初正明具四。
复次八背舍观四念处九次第定练四念处奋迅熏四念处超越修四念处。
○次二乘下斥小立名结成地相。
二乘为自灭度修此五禅成四枯念处不名堪忍地菩萨为化众生深观念处慈悲誓愿荷负众生成四荣念处是摩诃衍名堪忍地也。
言五禅者世根本禅及观等四故知菩萨以大悲愿熏根本禅亦成四荣况复熏等耶。
○三问下料简。
问无色无身云何具四念处。
问如文。
○答中又三初引二论明有无次引证三结难初又二初正引论文次举况。
答毗昙云无色有道共戒戒是无作色以无漏缘通故此戒色随无漏至无色也成论人云色是无教法不至无色舍利弗毗昙云无色有色。
初言无漏缘通者通九地也既通九地岂隔无色。
○当知下引小况大。
当知小乘明义即有两意。
小乘尚云无色有色故知始自根本诸位乃至观练等四无不具四念处。
(△次引证)。
○次引大经证无色有色。
大经云无色界色非诸声闻所知。
(△三结难)。
○第三结。
若尔四念处通无色亦复何妨。
如文。
○次明念处竖具道品中二初问。
问诸禅中但得明念处尚无正勤云何具道品。
○次答答中二先明念处具次以暖等例初文二先略立。
答约位为言念处无后品修行为义念处具道品也。
○次引论示相又二先示。
大论云初修善有漏五阴于有为法中得正忆念即念处智慧也四种精进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为根根增长名为力分别道用名为七觉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
○次初善下以下位况上。
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须见道方有八正。
○次例暖等。
若念处既具三十七品者暖顶等例然。
可知。
○次例练等三中二初略例。
观禅既尔练熏修等亦然。
○次然菩萨下明例诸禅具诸法意中二先誓愿次明行相初誓愿中二先明誓境菩萨为此境故故以誓愿而熏诸禅使具诸法。
然菩萨于一一禅中随所入法门慈悲众生如父母得食不忘其子。
○次愍伤下正明起誓于中三先悲。
愍伤痴闇不从内自求乐从他外求耽荒五欲求苦得怖失忧诸欲无乐为此起悲。
○次慈。
夫欲患如是何能去之得禅定乐则不为所欺是故起慈。
○三有四下结。
有四弘誓也。
(△次明行相)。
○次又诸禅下具六度行又二初正明行。
又诸禅中修六度者众生缚着世间生活业务不能暂舍菩萨弃之一心入禅是名檀若不持戒禅定不发又入禅时杂念不起任运无恶是尸拘捡身口捍劳忍苦制外尘不着抑内入不起是为忍初中后夜系念相续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间念不生是名精进一心在定不乱不味名为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深识邪伪名般若。
○次一切下结归。
一切众行皆于禅中具足一一禅中能生诸功德慈悲荷负。
○四结得名。
是故得名堪忍之地。
如文。
○三出世上上禅中四初立名次地持下指地持三自性下略释初自性一禅四此九下略况结。
三出世间上上禅者即九种大禅如地持所释今不具论。
初二如文。
自性禅者即是观心实性名为上定一切诸法颇有不由心者心摄一切如如意珠。
第三中言自性者自性居初是故文中略举初一彼文六度一一皆九名字并同如云自性施等。
此九大禅皆是法界一切趣禅造境即真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二乘尚不知其名况证其定。
○次前根本下判又二先约法次约心。
前根本旧禅如乳练禅如酪熏禅如生酥修禅如熟酥九大禅如醍醐醍醐为妙也。
初文可知。
复次根本禅爱味心中修即成乳自度心中修即成酪慈悲心中修即成生酥慈悲次第心中修即成熟酥实相心中修即成醍醐余四味亦如是若不以实相心修皆名为粗。
次文言根本爱味心中修等者前四约次第法以判五味此中若约人判五味可然如何九种大禅得以爱味心中修等耶答名同义异如六度名本在于大名下之义亦遍世间及界内外巧拙不同六中禅度岂局于大故使九禅爱味心修便成有漏虽用九意不能利他即成自度故知非但令法体不同亦乃由心而有差别以此差别是故从心更判五味。
○次开中三初正明开。
若开粗显妙者阿那波那即是摩诃衍法界实相摄持诸法离此之外更无别妙。
○次故知下结示。
故知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皆在四禅。
○三四禅中下举况结。
四禅中见实相名禅波罗蜜何况余定耶此即绝待妙义定圣行竟。
○次明慧圣行中二先标列。
慧圣行者谓四种四谛慧(云云)。
○次释释中但释四种四谛不复判开者前之两行并在外凡虽辨浅深初心立信须明浓淡以标远志今慧圣行始从初住终至初地行自亲证故不劳判况历位竖深义同四教已当于判初地证同义当于开是故此行不复辨开若欲判之住前如乳生灭等四如后四味所言开者至初地时地前诸行皆入初地萨婆若海变为无缘一切法相具如后辨今此四四谛虽并在别教既约生灭等四竖判一教别教菩萨即此自行而用化他故十行中横辨此四全为利物所以四相各附彼教而为相状故初用生灭教慈悲六度在道谛中明次无生无量中慈悲六度在灭谛后明次无作中于四谛后略言无缘慈悲及明摄诸度及离怖畏得二十五三昧又复四中皆以苦集二谛并苦前集后道灭并以道前灭后所以尔者生灭等四智虽巧拙莫不发足皆知苦断集先广习道法后取涅槃故与常仪所列稍异生灭菩萨既不断惑故道谛中具诸愿行无生无量并断惑已方乃赴难无作既在初地已证以愿满故且略不论真如分满分具诸行是故于此但明广摄若通论愿始并在戒圣行初此中分进分论故尔今初明生灭四谛自为四文不同。
生灭四谛慧者还观九想背舍依正两报膀胀烂坏不净之色是逼迫相现相三苦相是苦谛慧。
初苦谛者苦体常作逼恼迫窄之事不自在故三苦八苦广如大经圣行中明皆可见故是显了法故云现相三界皆苦不出此三故云三苦三苦如止观第七记。
以不起迷着依正作恩爱奴运动身口起三品十恶业感三途等生生长相转相二十五有相又知世间因果不净过患深愧猒耻终不杀他活己夺彼润身耽湎不净隐曲求直离合怨亲间构荣辱内謟外佞引纳无度纵毒伤道邪僻失真不为不净作十恶业惭愧羞鄙行三品十善感三善道生亦是生长相转相二十五有相是名集谛慧。
以不起迷着依正者此中恐剩不字此集谛慧中先明三恶由迷依正次明三善由达世间因果过故不行十恶及以十善善之与恶俱是生长之相故知剩不字终不下至邪僻失真明十善业道以一终不字冠下诸句终不杀他活己不杀也终不夺彼润身不盗也终不耽湎不净不淫也终不隐曲求直不妄也终不离合至荣辱不两舌也谓离亲合怨间荣构辱终不内谄外佞不绮语也阙不恶口以两舌兼之终不引纳无度不贪也终不纵毒伤道不瞋也终不邪僻失真不邪见也生长等相者以由集故复至来世故名为长由集轮回故名为转遍起有因故云二十五有相。
观依正不净破净颠倒观诸受即三苦破乐颠倒观诸行和合破我颠倒观诸心生灭破常颠倒别相总相善巧正勤如意根力觉道向涅槃门慈悲誓愿六度诸行等即大乘相亦是戒定慧相亦是能除相是名道谛慧。
倒不起则业不起业不起即因不起因不起故果不起是名寂灭相亦二十五有灭相亦名除相是为生灭四谛慧。
道灭谛慧中俱云除相者除是灭家之相苦集是所除道是能除灭是除已故无能字从所灭为名故云除相。
○次无生中文二先四谛次愿行初四谛中自四并有标结文相易知从此下不复分出一一并有法譬等可见。
无生四谛慧者观不净色色性自空非色灭空如镜中像无有真实洞达五受阴空无所有解苦无苦而有真谛是苦谛慧。
知集由心心如幻化所起之集亦如幻化一切爱见与虚空等是名集谛慧。
道本治集所治既如幻化能治亦如幻化是名道谛慧。
法若有生亦可有灭法本不生今则不灭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是名灭谛慧。
灭中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之如幻如化者大论第五十先引经云诸天子心念应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须菩提知诸天子心念语言如幻人听法我应用如是人听无听无闻无知无证须菩提云我如幻化乃至知者见者如幻如化历一切法乃至佛亦如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论释云一切众生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闻是二事如幻惊疑谓须菩提错说为听者误是故更问须菩提须菩提言以二法皆从妄法生故法属因缘无有定实须菩提作是念假令有法过胜涅槃能令如幻何况涅槃涅槃是一切法灭是故无有法过涅槃者问若无有法过涅槃者何以说若有法过涅槃亦如幻化耶答凡譬喻法或以实事或以假设如佛说言若令树木解我语者我亦说令得须陀洹但树木无解语者佛为解语人引此喻耳又须菩提欲引般若之力大故故云设有法过涅槃者以智慧力亦能破之故云如幻。
(△次愿行)。
虽知五阴众生如虚空而誓度如空之众生虽知集无所有而断诸妄想如与空共斗虽知道不二相而勤于空中种树虽无众生得灭度者而灭度无量众生约此即事而真论道品六度等(云云)是名无生四谛慧。
弘誓约道中云如空中种树者大论引经云舍利弗白佛是诸菩萨所说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诸菩萨乃至得闻其名得大利益何况闻其所说世尊如人种树不依于地而欲令得其根茎枝叶成其华实是难可得诸行性相亦复如是不住一切法而住生死不住如空住生死如种今文亦尔虽知道无能治所治能度所度而常修道以治苦集以利众生能所俱空而治而度俱如幻化故无所得是故菩萨以幻法门破彼幻惑以幻大悲利幻含识自他功毕于幻涅槃得无所得。
○次无量中二先四谛次弘誓先四谛中三先与小对辨次此慧下正释三二乘下对斥二乘以显真正初文二先引经次若是下释经意初文者先迦叶难次佛答。
无量四谛慧者大经云佛说四谛若摄法尽则不应言所不说者如十方土摄法不尽应有五谛。
难中云所不说者如十方土者如止观第七记。
佛言四谛摄尽无第五谛但苦有无量相集灭道等皆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
若是空者空尚无空云何无量当知出假分别之慧也。
(△次正释)。
○次四谛。
此慧遍知十法界假实差别名苦谛慧遍知五住烦恼不同名集谛慧遍解半满正助等行名道谛慧解半满十六门诸灭门不同是灭谛慧。
如文。
(△三对斥二乘以显真正)。
二乘但服四谛药治见思病自出生死于分别则闲菩萨作大医王须解诊种种脉识种种病精种种药得种种差。
显正中脉是苦病是集药是道差是灭又言诊脉者总举治病之方识病如止观中知病精药如止观中识药得差如止观中授药。
(△次弘誓)。
约此起种种慈悲行种种行诸度道品成种种众生净种种佛土广说如止观(云云)是名无量四谛慧。
次弘誓等诸行中成种种众生净种种佛土如止观第二记总而言之无量四谛慧具如从空入假破法遍。
○次无作中但言苦集即道灭者发心之来谁不为断烦恼生死广集佛法求无上道但此教意达道灭体于生死烦恼之中故云众生心行中求此则实知真断妙修理证故知竖行住行犹迷回向薄知初地少证即其意也于中二初正释四谛慧次如此下明观成具行愿等初文二先总立。
无作四谛慧者解惑因缘而成四也。
○次大经下释释中又三先释解惑因缘次若是下释成四种三大经下释无作初文二先释次相即初文二先迷次解。
大经云宝珠在体谓呼失去忧愁啼哭但见其体及疮不见宝珠及镜唯有忧悲无复欢喜此迷道灭而起苦集。
初文者即苦集言宝珠在体等者涅槃第八如来性品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捔力触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命医欲治医善方药知疮因珠入其珠入皮即便停住医问力士额珠何在力士惊答额珠无耶将非幻化即便啼哭医慰力士不应愁苦因斗入体今在皮中影现于外斗时毒盛不觉珠入力士不信反怪医欺医令执镜乃自见珠斗疮如集入体如苦镜喻于道珠喻于灭唯有忧悲如但有三苦无复欢喜如无圆解若解疮体即是珠体者即知苦集即是法性以不知故唯有苦集。
(△次解)。
若解疮体即是宝珠则喜不哭因灭无明即得炽然三菩提灯此解悟因缘即是道灭。
○道灭下相即。
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
可知迷解在人体恒相即。
(△次释成四种)。
○次释四者体既相即虽复名四体实非四故言四非四也圆融四谛只是一实于中二初正明四谛体即次四既非四无量下融通地前。
若尔则四非四。
初如文。
(△次融通地前)。
○次文者又二先融次结成三谛。
四既非四无量亦非无量无量既非无量则假非假假非假故则空非空。
初文者收地前诸行无量亦非无量何但无量亦非无量则住中空亦非空。
○次何但下结成三谛先结次引证。
何但即空非空亦即假非假双亡正入即寂照双流。
初文者揽前二谛非二谛故成中道双亡双照即结成三谛也双非即亡空亡假故名为寂正入只是入中故名为照而亡而照故曰双流不同通教但空偏假立双流名与而言之四教俱有双流之位而行相各别。
○次引大品文者先引次寂灭下释经意。
大品云一切种智即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
初文者即是三智显前亡照经文初总标一切种智即寂灭相从种种下论文释也名一切种智者结。
寂灭相即是双遮双亡行类相貌皆知即是双流双照无心亡照任运寂知故名不可思议即无作四谛慧。
次从寂灭相下今文释经意也遮流约智用亡照约智体从无心下转释智体智体成就不须作意亡照而常任运而寂而知寂即是亡知即是照依次第义即在初地不次第义应明六即。
(△三释无)。
大经云无苦无谛有实无集道灭无谛有实实即中道如来虚空佛性。
大经云下释无作中言无苦无谛是实者涅槃十二云真实之法即是如来虚空佛性文殊问言若如是者如来虚空及与佛性有何差别佛言有苦有谛有实(乃至道亦如是)善男子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空佛性亦尔)苦秪是俗谛秪是真实秪是中今从胜说但云是实诸法皆尔是名无作故经又云复次善男子言真实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即是真实真实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真实故知虚空佛性秪是中道异名耳四谛俱实故名无作。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三
音释
辙
(直列切车辙也)。
筋
(举欣切骨络也)。
脆
(此芮切物易断也)。
态
(他代切情态也)。
媚
(明秘切妩媚也)。
胀
(知亮切)。
瘀
(依据切气血壅也)。
[尔*皮]
(吉典切与??同皮起也)。
踵
(之陇切足跟也)。
踝
(胡凡切腿两旁▆内外踝)。
(时兖切与腨同)。
?
(部礼切股也)。
臗
(棓官切??上曰臗)。
胛
(古狎切肩胛也)。
腕
(乌贯切臂腕也)。
??
(户感切腮??也)。
滓
(壮止切淀也)。
穬
(古猛切)。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