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五 禄五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四正论今意又二先借光宅义以显今妙次正释初文为三先标次释三结。
四正论今意为二先略用彼名显于妙义。
○释中二先释次初约下判初文自四初约十界释中二先释次结初释中二先因次果先因中二先释次融通。
因具三义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
初释中三体位用也于一念中一法摄九故名广一念中九无非佛法故名高十法无非三谛并有破三惑现三身之用。
(△次融通)。
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非各异亦非横亦非一故称妙也。
次融通中意者前广义似于横次高义似于纵用中似独具三故须合前二义共成一意只是三谛一心有体位用耳。
(△次果)。
果体具三义者体遍一切处名体广久已成佛久远久远名位高从本垂迹过现未来三世益物名用长。
次果三义中言体遍者本法身也即本地已成法身也非但高广等殊指本迹二门因果永异。
○是为下结。
是为因果六义异于余经是故称妙。
可知。
○次约五味以判粗妙者二先列五味次又醍醐下重辨同异。
又乳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一种因果狭下短则一粗一妙(云云)酪经唯一种因果狭下短但粗无妙生酥经三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三粗一妙熟酥经二种因果狭下短一种因果广高长则二粗一妙醍醐经一种因果广高长但妙无粗。
初文者因果二门并约迹说故得乳中亦有一妙因果余味例然故下结云与醍醐妙同。
(△次重辨同异)。
又醍醐经妙因妙果与诸经妙因妙果不异故称为妙也。
○次约观心委明十境十乘。
复次观心释若观己心不具众生心佛心者是体狭具者是体广若己心不等佛心是位下若等佛心是位高若己心众生心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短即空即假即中者是用长。
若论观境则不如止观委悉若以体位用三而判粗妙则此文显要如其体等不广高长不名为妙非今经观若得此意法华三昧于兹现矣一经枢键于兹立矣一代教旨于兹攒矣佛出世意于兹办矣十法成观之精髓矣十不思议之导首矣是则前约十界五味二释咸入其中后约六即是观心之位故前二义假兹方立是故行者常观一念介尔起心以具一切心故等于佛心以等佛心故六皆名即成究竟即已能巧设五味思之思之。
○次约六即释。
复次于一法界通达十法界六即位者亦是体广亦是位高亦是用长。
亦是体广者具十界故亦是位高者皆佛界故亦是用长者皆究竟故同在一念故皆云亦。
(△次判)。
初约十法界是显理一次约五味是约教一次约观心是约行一次约六即是约人一。
次初约下判前四释义同四一何者今经体具十法界如云实相如是相等由此经用有前四味由观此经成于妙行始终六即四一义显是故四释成今四一况广高长遍于四释所以今教具足有于体广等三皆成四一方知光宅绝此气分。
(△三结)。
略示妙义竟广说者先法次妙。
次略示下结前广说下生后释云先法次妙亦是后文标也。
(△次正释)。
○次释中二先举南岳分三次今师顺南岳意广解初文中二初标列。
南岳师举三种谓众生法佛法心法。
○次释释中自三初众生法妙中六先明妙有所凭次又经下引今经相似之文以验众生法成妙也三引大经证众生法位粗而行妙初学大乘位居肉眼从行而说故云佛眼四殃掘下举果以劝修妙行五引大品二文明行妙之相六此即下结。
如经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若众生无佛知见何所论开当知佛之知见蕴在众生也。
初文可解。
又经但以父母所生眼即肉眼彻见内外弥楼山即天眼洞见诸色而无染着即慧眼见色无错谬即法眼虽未得无漏而其眼根清净若此一眼具诸眼用即佛眼此是今经明众生法妙之文也。
次文者既云父母所生即是众生清净若此故即名妙。
(△三引大经证众生法位粗而行妙)。
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耳鼻五根例亦如是。
第三文者既云肉眼故名众生名为佛眼故即是妙。
(△四举果以劝修妙行)。
殃掘云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意根亦如是。
四引殃掘经具如止观第七记。
(△五引大品二文明行妙之相)。
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净故又云一切法趣眼是趣不过眼尚不可得何况有趣有非趣乃至一切法趣意亦如是。
五引大品二文中初言六自在王者凡夫为六所使不名为王亦非自在纯行染污又非清净今六根得理理无过上故名为王遍一切处故名自在自性无染不为惑拘故云清净别在行成通具六即又云一切法趣等者即是六根皆具三谛故妙趣义具如止观第二记具引本文委释当知诸经并有众生妙文但部兼带不受妙名耳。
○六此即下结。
此即诸经明众生法妙也。
可知。
○次佛法妙者先释次如是下结。
佛法妙者如经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佛法不出权实是法甚深妙难见难可了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实智妙也及佛诸余法亦无能测者即佛权智妙也。
释中意者摄前四味并是今经权智所摄而与实理相即故妙。
(△次结)。
如是二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是名佛法妙。
(△三心法妙)。
心法妙者如安乐行中修摄其心观一切法不动不退又一念随喜等普贤观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又心纯是法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破心微尘出大千经卷是名心法妙也。
次心法妙意者大论云众生心性犹如利刀唯用割泥泥无所成刀日就损理体常妙众生自粗初引安乐行中既云观一切法不为生死所动不为烦恼所退以烦恼生死是法界故又一念心随喜等者即观行位初只于贪瞋一念心起体即权实诸皆例然随顺三谛故云随喜是故随喜名心法妙普贤观意者心体即理故云自空谁执罪福故云无主应遍十界以明罪福在一念心方成妙观观心无心等者能缘之心既无所缘之法安在能所不二故云纯是以心体本妙故可于心行而求解脱破心微尘如止观第三记。
○次明大师依南岳意更广分别于中为三初标次释三问下略料简。
今依三法更广分别。
○释中二初略明得名所依。
若广众生法一往通论诸因果及一切法若广佛法此则据果若广心法此则据因。
言若广众生法一往通论诸因果及一切法等者然众生义通故云通论若其通论义非究竟故云一往一往虽通二往则局不通于佛及唯在因佛法及心不云一往者佛法定在于果心法定在于因故此三法得名各别何者如众生身中佛法心法犹通因果况众生名通通凡通圣若佛身中众生心法亦定在果心法之中佛法众生法此二在因若尔何故经云三无差别答理体无差差约事用此义广明具如止观十法成乘中说即是心法及众生法彼佛法界亦兼于果而不专于果彼文寄果明理性故也。
○次正广释中自三初广众生中文又自标二谓列数次释。
众生法为二先列法数次解法相。
○初列数中二初通论诸经增数次正约今经初通诸经者此中释法唯立三门释妙则本迹各十且如下文通释妙数中云本迹三中一一各十十中复各待绝不同故有一百二十重妙当知诸经所列法数一往且从增数而说据其道理须论四教四教之中皆有迹中三十粗法三十妙法更约五味以论粗妙兼但对带依此等法而生增数始从一法乃至百千不出心佛众生法故增数之相略如止观第六记故宜乐不同令增减异于中又二初略至三。
数者经论或明一法摄一切法谓心是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或明二法摄一切法所谓名色一切世间中但有名与色或明三法摄一切法谓命识暖。
○次广例百千。
如是等增数乃至百千。
○次明今经又为四先依经列数次南岳下释十如名三次判下判权实料简四皆称下释法界名。
今经用十法摄一切法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初如文。
○次释如名中二初出南岳次腾己见。
南岳师读此文皆云如故呼为十如也。
今一家相承皆云如者犹依南岳通云十如。
(△次腾己见)。
○次大师意者为六初章安述所依标数次一云下释出读相三分别下融通大意四唯佛下称叹五是十下明法功能六若依下明读文所以。
天台师云依义读文凡有三转。
初如文。
(△次释出读相)。
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若作相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
次读相中约假虽有逦迤之言但是约空论假。
○三融通中二先出文意。
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得意为言空即假中。
○次约如下正明融通又二初融三谛。
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
○次非一下复疏也。
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
两义相成方名实相。
(△四称叹)。
唯佛与佛究竟此法。
(△五明法功能)。
是十法摄一切法。
四五可解。
(△六明读文所以)。
若依义便作三意分别若依读便当依偈文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云云)。
第六意者偈文既以性相为句故今读者大分依之。
○三判权实中二先出古师次明今解初文二师各先出次破。
次判权实者光宅以前五如是为权属凡夫次四如是为实属圣人后一如是总结权实引偈证云如是大果报大故知是实种种性相故知是权。
初师初文可见。
○次今恐下破破中先约法。
今恐不尔大义有三大多胜若取大为实者亦应取多取胜种种之名岂非多义。
○次若言下约人。
若言权属凡夫凡夫何意无实若实属圣人圣人何意无权如此抑没义不可依。
言凡夫何意无实等者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众生有实而生五道以现其身则圣人有权观音妙音三十三身并是圣人有权之文也如此抑没等者抑凡无实没圣无权。
○次破地师亦二先出。
又北地师以前五为权后五为实。
○次破。
此皆人情耳。
破中大意可见不能委细但总云人情而已不应圣理故也。
(△次明今解)。
今明权实者以十如是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
次明今文正解者但明一心具足十界若且约界判则九界为权佛界为实一一界中又各具十尚权实相即何况具耶一心既尔诸心例然是故不同旧人所见是知旧人不知以如约界界界互有而但约如以分权实。
(△四释法界名)。
○四释十法界名约三谛者具如止观第五记如无别体全依于界前释本末等已约三谛即是十界皆三谛竟今重明者按十法界三字解义使十界中三谛分明则令如中三谛复显彼此相成令知不异故止观中不思议境一念三千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是故立此不思议名释中文又为四初标数。
皆称法界者其意有三。
○次十数下释。
十数皆依法界法界外更无复法能所合称故言十法界也二此十种法分齐不同因果隔别凡圣有异故加之以界也三此十皆即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地狱是趣不过当体即理更无所依故名法界乃至佛法界亦复如是。
○三若十数依下判对。
若十数依法界者能依从所依即入空界也十界界隔者即假界也十数皆法界者即中界也。
○四欲令下以文融通。
欲令易解如此分别得意为言空即假中无一二三如前(云云)。
初列法数竟。
(△次释)。
○次此一法下正解法相于中为五初重举千如次束为五差三判五差权实四然此下叹五差权实五次解下正广解十如。
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束为五差一恶二善三二乘四菩萨五佛。
初二如文。
判为二法前四是权法后一是实法细论各具权实且依两义。
三判中言细论各具权实且依两义者相即如向所说且依九界为权佛界为实若不然者谓佛尚亦不说况复下地故且依显说。
(△四叹五差权实)。
○四称叹中为八先约人叹境故云诸佛次以此下约行叹境故云发智三故文云下重举境智深广四其智下叹智令妙以显妙境欲明智契故重举境若境为智门即正叹境也五方便下总以二境通叹经文六如来下总明如来能照二境七殃掘下引证佛智八当知下结归称叹。
然此权实不可思议乃是三世诸佛二智之境。
以此为境何法不[(冰-水+〡)*ㄆ]此境发智何智不发。
故文云诸法诸法者是所照境广也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者明能照智深穷边尽底也。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者叹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叹智与境相称也。
前四可见。
○五总叹经中二先叹次如是下结。
方便品长行略说此法后开示悟入广说此法火宅譬喻此法信解领解此法长者付子此法药草述成此法化城引入此法。
初文中具约三周所言方便品略说等者品初长行略叹广叹权实二智次重颂中二十一行颂前二智于中前二十行重颂广略二叹末后一行略开权显实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后开示悟入广约五佛开权显实望后二周仍成略说言长者付子此法者付彼般若彼般若中虽未开权依彼法体不出权实。
如是等种种秪名十如权实法耳。
总结可知。
(△六总明如来能照二境)。
如来洞达究十法底尽十法边明识众生种非种芽未芽熟不熟可度脱不可度脱如实知之无有错谬。
六明如来能照中云如来洞达究十法底等者于一一界一一法善知法相自行化他诸法具足名为尽边无非实相名为究底种芽等者皆以二法为种熟脱故也闻法为种发心为芽在贤如熟入圣如脱于十方界十界众生无不了知横竖种脱。
(△七引证佛智)。
殃掘摩罗虽是恶人实相性熟即时得度四禅比丘虽是善人恶性相熟即不堪度。
七引证中且举善恶二人余皆仿此言殃掘虽是恶人善性相熟等者殃掘经中如来说偈问殃掘偈答佛命善来成阿罗汉即地狱人成声闻界若依大乘得无生忍即成佛界四禅比丘谓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狱且略举此以为事端他皆例也。
○八当知下结中二初结众生是妙。
当知众生之法不可思议虽实而权虽权而实实权相即不相妨碍。
○次不可下诫劝。
不可以牛羊眼观视众生不可以凡夫心评量众生智如如来乃能评量何以故众生法妙故。
言不可以牛羊眼等者普超经下卷佛授阇王记已因告舍利弗人人相见莫相平相所以不当相平相者人根难见唯有如来能平相人贤者舍利弗及大众会惊喜踊跃而说斯言从今日始尽其形寿不观他人不敢说人某趣地狱某当灭度所以者何群生之行不可思议。
○五正广解中文自为二。
次解十如是法初通解后别解。
○初通中二初广释十如。
通解者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名为相性以据内自分不改名为性主质名为体功能为力构造为作习因为因助因为缘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云云)。
○次若作下广以三谛释究竟等以显十如又为二先寄释等。
若作如义初后皆空为等若作性相义初后相在为等若作中义初后皆实相为等。
○次今不下正出实理释究竟又二先释。
今不依此等三法具足为究竟等。
○次夫究竟下重释。
夫究竟者中乃究竟即是实相为等也。
从胜立名方名究竟所以本末究竟皆空假中者如于梦中修因得果梦事宛然即假也求梦不可得即空也梦之心性即中也此之三法不前后不合散。
○次别解者为二初文复合五差为四。
次别解者取气类相似合为四番初四趣次人天次二乘次菩萨佛也。
以菩萨与佛菩提器同故复合之。
○次初明下解释释中为三初正解次复次下开权三复次百界下以诸教偈结初依四文为四先解四趣十如自为十恶相者文为二先法次譬。
初明四趣十法如是相者即是恶相表堕不如意处。
初法中不如意处即是后报相表于报故云也。
○次譬中二谓譬合。
譬人未祸否色已彰相师览别能记凶衰。
○合中恶相下合否色。
恶相若起远表泥黎。
报不即受故云远表泥黎者此翻不如意此处咸苦无适意法故云也亦云地狱新译云捺落迦翻苦具等(云云)四恶之业感报不同今且从重说故云也。
○凡夫下合相师。
凡夫不知二乘仿佛知菩萨知不深佛知尽边。
若不举相师则不预知有相师有分与究竟故举凡夫用世相法亦有分知况二乘菩萨唯佛究竟。
○如善下重譬佛。
如善相师洞见始终故言如是相也。
洞者鉴幽也始终者只是相报耳又地狱相报如迦叶等千人出家先本事火皮肤皴裂净饭王曰是诸人等虽复出家不足光显我之太子乃令千释种出家入道此千释种出城之时提婆达多瞿伽离其马仆其冠脱众人皆云是二人者必于佛法无大利益此亦地狱之前相也此世间相者尚亦似知未现之相况极圣乎如善相师具如止观孙刘曹等第五记。
○恶性者约理则本有之法不可改故如木等者明以性为因假于外缘不同今此明染中之恶即修恶也具如止观第五记不思议境初然十如十界皆有修性此中但以修为性耳于中为二初正释次譬功能。
如是性者黑自分性也纯习黑恶难可改变。
初如文。
○次文又二先顺譬次反譬初又二先譬。
如木有火遇缘即发。
○次大经下合于中先引教。
大经云有漏之法以有生性故生能生之。
○次合。
此恶有四趣生性故缘能发之。
○若泥木下反以不可生为譬以显可生亦先譬。
若泥木像虽有外相内无生性生不能生。
○次合。
恶性不尔。
合中但云不尔即略合也。
○故言下结。
故言如是性。
○体中二谓释结。
如是体者揽彼摧折粗恶色心以为体质也复次此世先已摧心来世摧色又此世华报亦摧色心来世果报亦摧色心。
初释中文出三释各有其意。
故以被摧色心为体也。
○次明力中四先法次举譬引事三合后结。
如是力者恶功用也。
初如文。
○次文先引譬。
譬如片物虽未被用指拟所任言其有用。
○次引事。
大经云作舍取木不取缕线作布取缕不取泥木。
云大经云作舍取木不取缕线等者涅槃二十三云欲造墙壁则取泥土不取彩色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作衣取缕不取泥木作舍取泥木不取缕线彼叙外人而执定计今借因缘助成义边各有力用能生之性当知力者功能为义亦是堪任。
○地狱下以三趣合仍略修罗故知一一并以四趣言之。
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饿鬼吞铜啖铁之用畜生强者伏弱鱼鳞相咀牵车挽重。
○皆是下结。
皆是恶力用也。
○次明作中二法譬。
如是作者构造经营运动三业建创诸恶名之为作。
○譬中譬合。
大经第八云譬如世间为恶行者名为半人既行恶行名地狱作也。
譬云为恶行者名为半人者大经第八云譬如世间为恶行者名为半人为善行者名为满人经文本譬半满二教今借譬义不用于法文且引地狱故诸恶之言义兼四趣。
○次明因中二初正释。
如是因者恶习因也。
(△次功能)。
自种相生习续不断以习发故为恶易成故名如是因。
次功能中云自种相生习续不断者自分因也俱舍名为同??因具如止观第八业境中。
○次缘中三法譬结法中二先正释。
如是缘者缘助也。
○次所谓下功能。
所谓诸恶我我所所有具度皆能助成习业。
(△次譬)。
如水能润种。
言如水能润等者习因如种助因如润单有习因未能成报故加缘润堪受后果是故报因名之为缘。
○三故用下结。
故用报因为缘也。
○次明果中二先略释。
如是果者习果也。
○次如多下相状。
如多欲人受地狱身见苦具谓为欲境便起染爱谓此为习果也。
○次明报中亦二先略释。
如是报者报果也。
○次相状。
如多欲人在地狱中趣欲境时即受铜柱铁床之苦故名如是报也。
○次明本末中为三谓标释结。
本末究竟等者即有三义。
○释中三即三观。
本空末亦空故言等。
初空观中相本报末始终俱空此四趣十如本无性故乃至四中一一具十此四既空四中之十安得不空。
○次又恶下明假等中三正释引事结。
又恶果报在本相性中此末与本等本相性在恶果报中此本与末等。
初文者初相后报更互可识故四中之十相表皆然。
○次若先无后下引事。
若先无后事相师不应预记若后无先事相师不应追记。
言追记者追退也却记往事也亦云随记故书云虽悔可追及也。
○言当知下结。
当知初后相在此假事论等。
○三中实下释中道等。
中实理心与佛果不异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约理论等。
此四趣及十界之十无非实相言约理者中名附理故云约理究论此三无不是理也。
(△三结)。
以是义故故言本末究竟等三义具足故言等也。
○次人天中为二先与四趣辨异。
次辨人天界十法者但就善乐为语异于四趣。
○次正释。
相表清升性是白法体是安乐色心力是堪任善器作是造止行二善因是白业缘是善我我所所有具度果是任运酬善心生报是自然受乐等者如前说(云云)。
释中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因必克果之相也委以四趣意例之可识。
○次明二乘中二先总明所依。
次辨二乘法界十法者约真无漏。
○次正释释中二先正释次广料简有报无报。
相表涅槃性是非白非黑法体是五分法身力能动能出堪任道器作是精进勤策因是无漏正智缘是行行助道果是四果二乘既不生是故无报。
初文中云体即五分法身者无作戒为戒身无漏净禅为定身无漏慧为慧身二种解脱为解脱身一者有为解脱谓无漏智相应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无余也又尽智为解脱身无生智为解脱知见身二乘既不生则无后报者中含二十七具如止观第五记。
○何故下辨报有无又为三初徴起次正释三三果下疑。
何故发真是果而不论报。
初文中意者凡果必克报何故二乘已受果名而不论报。
(△次正释)。
无漏法起酬于习因得是习果无漏损生非牵生法故无后报。
次无漏下释意者果名仍通报名则别是故凡夫有果则定有报若二乘之人亦通名果而不得论报以彼教中不说二乘有生处故习因在相似位习果在见道已后三果皆以方便胜进而为习因断六断九若复断尽而为习果言无漏损生等者且据小乘中不说生处名为损生然但无漏无于分段可即令无变易生耶故且依小教立无报也。
(△三释疑)。
三果有报者残思未断或七生或一往来或色界生非无漏报也是故唯九不十。
三三果下释疑中先释疑三果者前三果人并得无漏何故犹有七生一生及上界生耶释云由残思力非无漏力残思为漏缘而受生也。
○次大乘下释大小不同疑又二先释次引证。
若依大乘此无漏犹名有漏。
初文者然大乘中说二乘有生者由有界外无明漏故。
大经云福德庄严者有为有漏是声闻僧既非无漏不损别惑犹受变易之生则无漏为因无明为缘生变易土即有报也。
大经下引证中云有为有漏是声闻僧者大经第五文若福慧相对空假二观俱属福德况复二乘是故二乘属福德庄严又望大乘犹是苦集名为有漏则无漏为因者仍本为名故名无漏为因生方便土若生实报则不以小乘无漏为因余如文说两教二乘观行小异大体可知故不别出至菩萨中方分三别以断伏不同故。
○次明菩萨佛中以菩萨十如中报义当佛果前性相等即是佛因故今初释菩萨报亦但名菩萨者以菩萨中得八相佛复通权实权非佛界之因实方招于佛报是故须分三教菩萨属菩萨界圆教菩萨即属佛界前标虽以佛与菩萨合为一类今释还开初释三菩萨中二先标次释。
次明菩萨佛界十法者此更细开有三种菩萨(云云)。
标中云细开有三菩萨者即三藏等三菩萨也下文自具不预列名故注云云。
○次释中二先正释次夫下辨界外二土伏断不同初文自为三例前通释及类四趣相状可知故不委悉。
若六度菩萨约福德论相性体力善业为因烦恼为缘三十四心断结为果佛则无报菩萨即具十也。
初三藏约福德论性相等者以事六度为相以人天善为性以三十二相为体生灭四弘为力事六度行为作余如文佛同二乘灰断故也菩萨犹有正使故报在三界。
若通教菩萨约无漏论相性六地之前残思受报六地思尽不受后身誓扶习生非实业报故唯九无十。
次通教以有余无余为相无漏慧为性胜应色心为体无生四弘为力无生六度为作无漏习因为因生灭助道为缘断余残习为果佛亦无报虽观少胜同皆未得法身故也是故灭后亦归灰断六地已下断疑与前二乘义同唯不断习不同支佛以留此习润余生故既生三界非漏所牵故不名报。
若别教菩萨约修中道行次第观而论十法此人虽断通惑自知有生则具十法(云云)。
别菩萨十法者行既次第从假入空同前二教但不得无报为异耳故云此人虽断通惑自知有生若从空出假以恒沙佛法为相定入生死为性变易色心为体无量四弘为力无量六度为作真无漏慧为因助假观为缘假观成为果变易为报若入中道即以三因为相性体无作四弘为力无作六度为作因缘如止观第五文无上菩提为果大涅槃为报。
○次辨二土不同中云夫生变易土三种不同者于中二先标。
夫生变易则三种不同。
○次释释中自分三类不同。
一全未断别惑生变易者即是三藏二乘及通教三乘是也类如分段博地凡夫不伏见思者(云云)。
未断别惑义当入空准例说者别教十住应在其中以此五人无伏别惑义及以发心所期不同故自为一类并别十住及圆七信乃成七人而不论者在下第二义及佛界中明。
二伏别惑生变易者即是别教三十心人习于中道伏而未断类如分段小乘方便道也(云云)。
次伏者言伏别惑者即是回向兼于十行十住十行义当出假此即尘沙无明共为别惑纵断尘沙但伏无明亦只名伏故别三十人同名为伏据理应摄圆教八信已上而不论者亦在下圆教中明。
三者断别惑生变易者如初地初住断惑是也类如初果虽断见谛犹有七生彼亦如是若未断伏生者用方便行真无漏为因无明为缘若伏断者顺道法爱为因无明为缘生变易土(云云)。
三断别惑者义当入中故别教菩萨虽有次弟三观若作十法从胜为名多从假中据理秪云初地已上何用兼论初住位耶又初住亦应在下文佛界中明故知不合在此而今文中通云初地初住仍有少殊思之可见以证道同故且合论之应须细简次第不次第意约下释究竟等作之是故二土通明变易据于伏断以判生处若断伏者重辨二土因缘不同言若断伏者用顺道法爱为因者从断说故初地初住证一分中道法性以无明未尽有中道法爱以之为因言云云者不断伏者则有五人不同若断伏者则有二土位行不同细分比说故云云云。
○次佛界相性体为三轨者理性三轨也由观理性以至究竟于中为二先标。
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
○次释释中十法又二初释十法次广料简报。
净名云一切众生皆菩提相不可复得此即缘因为佛相性以据内者智愿犹在不失智即了因为佛性自性清净心即是正因为佛体此即三轨也(云云)力者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名为力作者四弘誓愿要期也因即智慧庄严也缘即福德庄严也果即一念相应大觉朗然无上菩提为习果也报即大般涅槃果果断德禅定三昧一切具足是报果也。
初释十法不同者初三以对三轨余七成就三轨若据引净名以众生为菩提相岂得以闻法种子为了因耶不失之名虽通修种语其本性即取烦恼即菩提也故知此是本有性德后七只是修德三法若因若果如是释者可不异前故知即指圆教为佛界也是故前明生方便土应论圆信故也力中亦合云发三菩提弘誓之心具如止观第一卷四弘中简约无作四谛以誓自要期心极果因缘云是二庄严者据显说智应亦具三照本有三福亦具三助智严本果文可见也。
○次释本末中初总举。
本末等者即相性三谛与究竟三谛不异故言等也。
(△次别释)。
空谛等者元初众生如乃至佛如皆等也。
次空谛下别释中空等者凡圣皆如也等者空等也大论八十云菩萨以何力故能令佛与畜生等耶答菩萨以般若之力故于一切法中修毕竟空故于一切法无所分别如畜生法阴界入和合故名为畜生佛亦如是善法和合假名为佛若人怜愍众生得无量福若着心于佛起恶因缘得无量罪故于一切法毕竟空故不心轻畜生不着心贵佛复次诸实相中无相于无相中不分别是佛是畜生若分别即是取是故等观复次菩萨有二种法门一者毕竟空法门二者分别法门入空法门则等观一切无复分别若入分别法门二乘尚不及佛况畜生耶故今文中约不分别边众生至佛皆悉如也如即空也。
俗谛等者众生未发心佛记当作佛佛既已成佛说佛本生事即是初后相在假等也。
次俗等中佛记众生当作佛此是生与佛等佛说本生事此是佛与生等生与佛等此是初在于后佛与生等此是后在于初故云相在。
中等者凡圣皆实相也。
中等可知。
○次广料简报中二先正释次何者下以诸所表释成初又为二先标佛地。
就佛界亦九亦十。
○次释释中先明下地定十次明佛地不定初文者于中二初正明下地有报。
通途为语从地地皆有万行福德为因无明为缘习果报果分得十法无不具足此经云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于今日得其果报又云久修业所得大经云我今所献食愿得无上报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
遍在诸位故云通途所言分者以下后文释报究竟在佛故下地为分以报名通故故下地定十此中所引诸文皆通云报唯大经文云无上报既其初后皆云分得当知无上之言亦是望下。
○次摄大乘下释下地有报所以先引论次何者下释有生灭初文中言就佛界亦九亦十者通途为语从初地去皆属佛界地地有报故定具十故引此经大经仁王摄论并论初住已上文也故下文从何者下释云无明分尽等也。
摄大乘云因缘生死有后生死皆是分论果报果报即是生灭。
摄大乘云因缘生死等者如止观第七记既云生死只是生灭。
(△次释有生灭)。
○次何者下释中又二初正释次引大论证初正释中二重者前约智断为生灭。
何者无明分尽是故论灭真明转盛是故言生。
○次又残下全约惑边以论生灭。
又残无明在是故言生一分惑除是故言灭。
○次引大论中有喻有合。
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
喻中耘如灭种如生。
万行资成如种智慧破惑如耘增道损生意在于此四十一地皆有十法也。
合可见又增道损生亦如生灭生故感报也。
(△次明佛地不定)。
若就妙觉亦九亦十何者中道智慧乃是损生生既未尽故有诸地生灭不同妙觉损生义足最后那得论报故云唯佛一人居净土三十生尽等大觉无后有生死烦恼尽故智德已圆无复习果不受后身故无报果又约现生后论九论十(云云)若按涅槃经文愿得无上报者即明佛界报无上也佛报既言无上佛相性等九法悉皆无上。
次从若就去别约妙觉位亦九亦十者损生义足是故唯九约现生后既有现报亦可为十如大璎珞慧眼菩萨问文殊具如止观第五记三十生尽等大觉者有本云四十生尽四十一生尽等并误也言三十者仁王经中一一地中分为三品即以一品为一生仁王经中不立等觉故三十生尽即入妙觉他不见之便以四十位或四十一位为四十生等又约现生后论九论十者有现报故名为有报无生后故亦言无报始自初入变易土中受法性身既并无复隔生之义故无生后二种报也故涅槃中纯陀品云我今所献食愿得无上报是则报中无上不过于佛(次以诸所表释成)。
○何者下并四复次作所表释佛报无上复引贤圣集释五文意复约五味判贤圣集意故至法华方名无上称欢之意良有以也。
(○○文分五假初约五住惑次约生死涅槃次约善恶业次约中论四句次约具不具)。
何者六道相性全表五住二乘相性表破四住全表无明菩萨相性表次第破五住佛相性表一切种智净若虚空不为五住所染故佛十法最为无上(云云)复次六趣相表生死苦二乘相表涅槃乐佛界相表非生死非涅槃中道常乐我净故言佛界最是无上复次四道表恶人天表善二乘表无漏善菩萨佛表非漏非无漏善故佛界最为无上复次六道表诸有因缘生法二乘表即空菩萨表即假佛表即空即假即中故佛界最为无上复次四趣但表恶不能表善人天相但表善亦不能表恶二乘但表无漏不兼善恶佛相兼表一切相若解佛相即遍解一切相是故佛界最为无上。
(△三引贤圣集释五文意)。
故贤圣集云地狱中阴但见地狱不能知上趣若天中阴能知天及下其相表之不名正遍知佛相表正遍知也佛智既遍知诸相而经教应遍说之。
贤圣集意者亦如俱舍云下无升见上例知二乘下智不了上智非正遍知。
(△三约五味判贤圣集意)。
若用此法历五味教者乳教说菩萨界佛界两性相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入中乃是无上而带一方便未全无上酪教但明二乘相性得入析空等尚不明入即空等况复余耶故非无上生酥明四种相性或入析空等或入即空等或入即假等或入即中等唯佛相性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带三方便故非无上熟酥明三种相性或入即空或入即假或入即中唯佛性相得入即空即假即中而带二方便故非无上此法华经明九种性相皆入即空即假即中汝实我子我实汝父一色一味纯是佛法更无余法故知佛界最为无上。
约五味中初约乳云或入即假或入即中者依中论偈泛用即名其实华严二教未即机缘未合故着或言部中虽有无上之教为带别故部非无上酪唯析空故无或言生熟二酥言即言或例乳可知唯至法华体方是即涅槃解即而行不即。
(△次开权)。
复次余经所明九性相不得入佛性相即空即假即中者此经皆开方便普令得入又按其相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不论引入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此法华经最为无上意在此也。
复次下开权者至法华经复有二种入妙不同引入及按位入故也言又按其性相不论引入者如从伏位来入伏位名为按位从伏惑位入断惑位名为引入今不论引入当位即妙妙体称本无隔异故。
(△三以诸教偈结)。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五
音释
掘
(其月切)。
逦迤
(逦辇尔切迤移尔切逦迤因循也)。
分齐
(分扶问切齐才诣切分齐限量也)。
仿佛
(仿妃两切彿敷勿切仿佛犹依俙也)。
啖
(徒滥切食也)。
咀
(在吕切)。
挽
(武远切引也)。
构
(居候切架也)。
创
(楚亮切始造也)。
纤芥
(纤思廉切芥居拜切纤芥细微也)。
键
(巨偃切户钥曰键)。
矛盾
(矛莫浮切勾兵也盾食尹切干橹之属)。
皴
(七伦切皮细起也)。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