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四 车四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三明判中自二。
三明诸门粗妙者为二一就能所判粗妙二约诸门判粗妙。
列章竟。
○次释初章中二先分别能所粗妙次问答释疑初文二先略立能所。
能所为四句门名能通理是所通。
○次以两种四句分别前教次味前四句者列。
自有能通粗所通亦粗能通妙所通粗能通粗所通妙能通妙所通亦妙。
○释。
三藏四门扶事浅近故能通为粗但诠偏真所通亦粗通教四门大乘体法如实巧度能通为妙三乘偏证所通为粗别教四门教道方便能通为粗诠入圆真所通为妙圆教四门证道实说能通为妙即事而圆所通亦妙也。
若以理为言则一粗一妙诠理之教巧拙不同故使通妙理之教别教仍粗。
○次四句者皆约味判判彼部中能所粗妙。
又自有带粗能所生酥教是也不带粗能所乳教是也自有带粗所不带粗能熟酥教是也自有带粗能不带粗所圆接通接别是也涅槃中诸门亦是也。
不带粗能所是乳者为成四句一往语耳故此句中但云无有真谛能所故云也仍有别教能通之粗自有带粗所不带粗能者且云般若本是融门二乘寄此而入真谛虽有但真所通之粗而无诠真能通三藏此亦约部大分为言若随二乘当分所见非无能诠即空粗教自有带粗能等者能通从于通教中来故名为粗所通即是别圆中道故名为妙涅槃中诸门亦是者涅槃部中前之三教能通之门名之为粗并不住真及以教道俱入三德故所通妙。
○次释疑中先问。
问经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为粗故称一小为妙故称一小。
○次答中三先通明其意次何者下历教解释三今拓下明用门之意。
答此义当通用不可局在一门。
何者如三藏四门赴机异说故言四同是佛教故言一门门方便异故言四同向涅槃故言一所通从能通故言四能通会所通故言一文字中无菩提是约教论狭小譬如隘路不受二人并行即约行论狭小教行两门取真难契即约理论狭小(云云)通教亦如是逗缘别说故为四同是佛教故言一观法不同故有四俱向无生故为一所随于能故为四能随于所故为一通教即事而真文字中有菩提善恶俱观皆不可得即是并行不约此义论狭小但教观取真理难当故名理为狭小(云云)别教四门亦如是为四机说故有四同是佛教故言一入实观异故言四俱向一实故言一所随于能故言四能会于所故言一不即生死是涅槃教狭小不即烦恼是菩提故行狭小教行取理难当名理论狭小圆教四门亦如是逗四种机故言四皆是佛说故言一入实观异故言四四观向实故言一将门名理故言四以理应门故言一此教即生死是涅槃教不狭小烦恼即菩提行不狭小而此教观取理难当名理为狭小若依经文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者正语教行之门取理不当故言狭小也。
一一教中皆作三对四一不同及判门意所言三者即教行理通别之相具如第二卷初当分通别即其义也皆以四故名别一故名通今以此之通别判于狭小若藏别两教教行理三皆悉是狭若通圆两教教行不狭而教行取理不当故名理为狭是则四教皆以教主及所诠理名之为一以所被机及能诠教名之为四是故经言一门者一是四家之门故云一门言依经文者依今经即是以圆教行取理难当。
今拓开一句处处不同岂可定执守一文耶若得此意粗妙自明(云云)。
三明用门意中言拓开等者今开圆经一句而作四解遍一代教故云处处则识前之三教教行理三狭小复粗后之一教教行理三狭小俱妙作此释者意云四门是教十观是行皆通至极恐人不了狭小之言谓一向粗故须此简若约五味意亦可知。
○次约诸门中二先约教次约味先约教中四教不同一一教皆有教行二判教谓四教行谓门中十观教又二义一约门二约悉初三藏中三先且通论无复粗妙。
二约诸门判粗妙者先明三藏四门皆是能通执着四门俱皆壅碍成坏粗妙更无优劣此则不可偏判。
以教门俱妙从能通故若执皆粗从计情故此就当教为语。
○次别论者从若从法为语去互相形比则有前粗后妙。
若从法为语有则附俗入道则拙空则傍真入道则巧故释论云为钝根人说生空为利根说法空即其义也亦有亦无门望前为巧望后是拙非有非无门则是巧也大论云半有半无者名为钝人是约四门法判粗妙也。
言为钝根说生空等者此是三藏生法二空具如止观第六记准理二门俱得二空一往从便有门附俗为生空空门附真为法空二空名同意义永异是故生空义归于有法空方乃义顺于空。
○三今约下从行所宜以判粗妙。
今约根性便宜若宜有门有门成三门坏若宜无门无门成三门坏乃至第四门亦如是。
(△次约悉)。
若就一门皆得四悉檀者皆名为成失四悉檀者皆名为坏还就一门赴欲为得乖情为失当宜为得不当宜为失治病为得不治病为失见第一义为得不见第一义为失传有成坏约此得论粗妙也。
次约四悉中四悉文相可见一门既尔余门亦然。
○次约十观中初三藏者若门中有观为妙无观为粗。
又约十观判粗妙者观因缘境正为得境邪僻为失发真正心为得不尔为失安心得所为得安心不调为失破法遍为得不遍为失知通塞为得不知通塞为失乃至顺道法爱不生为得顺道法爱生为失若一门十法成就则此门为妙余门为粗若余门十法成就此门不成就则此为粗余门为妙(云云)。
○次通教通论无通无塞。
通四门粗妙者通理唯一一不可说有何形比粗妙可论。
○次别论有通有塞。
就赴机说门不无优劣判四门深浅如三藏中说又约一一门若说会四悉檀机名之为妙若乖四机名之为粗若于一一门十观修行句句得所名之为妙句句失所名之为粗粗故四边火所烧不得入清凉池异此者名之为妙也。
有通有塞即四门四悉十观具如三藏中。
○次别中亦应明通不论通塞但是文略故云若论法相既有若论之言即是置通从别别中亦有约四门教及以根性并十观法。
别四门粗妙者若论法相有门附事故为粗空门傍理故为妙空门单理故为粗亦空亦有门两通故为妙亦空亦有两存故为粗非空非有门两舍故为妙若约根缘则不如是有门称欲故为妙三门不称欲故为粗有门是宜故为妙三门非宜故为粗有门对恶故为妙三门非对故为粗有门见第一义故为妙三门不见第一义故为粗余三门亦如是。
○十观中二初约十观。
又识有门真善妙色之境者名镇头迦不识境故名迦罗迦正发心故名镇头迦不正发心名迦罗迦安心定慧名镇头迦不安二法名迦罗迦破诸法遍名镇头迦破法不遍名迦罗迦善识通塞名镇头迦不识通塞名迦罗迦修三十七品名镇头迦不修道品名迦罗迦善解对治名镇头迦不善对治名迦罗迦善知次位名镇头迦不识次位名迦罗迦安忍不动名镇头迦不能安忍名迦罗迦无顺道爱名镇头迦顺道爱起名迦罗迦。
○次迦罗迦果则有九分下判。
迦罗迦果则有九分镇头迦果才有一分若十观成就则十分镇头十观皆妙若九分迦罗迦罗则粗一分镇头镇头则妙叠华千斤不如真金一两故约此判粗妙也有门既尔余三门亦如是。
镇头迦罗者大经文意以林譬寺以果譬僧以采者譬请僧之人明僧相相似真伪难分今借譬十乘邪正须判第六云善男子如迦罗林其树众多林中唯有一树名镇头迦二果相似不可分别其果熟时有一女人皆悉拾取镇头迦果唯有一分迦罗迦果乃有九分女人不识将来诣市凡愚不识买迦罗迦啖已命终有智人辈问是女人汝于何处得是果来女人答言于彼林中得是果来诸人闻已即言彼方多有无量迦罗迦树唯有一株镇头迦树诸人知已笑而舍去下文合譬以畜八不净者为迦罗迦以清净众为镇头迦今以十观合于十分若十分善巧则十分镇头若从偏小及外道中得是观法则十分迦罗若用三教方便观法则节级递判迦罗镇头(云云)是则教主如林观法如果采果女人如弘教者诣市譬于说法之堂买果之人譬听法众愚人受教不穷教主智者审问邪正自分命终即譬失于正谛。
○次明圆教中三初明圆门融妙次明四悉机异三此就下更结圆门判粗妙意。
圆教四门者则皆妙无粗何者有门为法界摄一切法不可思议即是一切法况复三门空门即是法界摄一切法况复三门余二亦如是法相平等无复优劣。
初文者具如止观第五圆无生门后及第六四门料简中圆四门相。
(△次明四悉机异)。
○次文者先徴起若依圆门四尚非四岂况更有门中四悉根性不融耶但由物情各殊故使门中四缘各异于中为五先明赴机四异。
若尔则无四门之异但因顺根机赴缘四说如四指指一月月一指四。
○次何者下释异所由。
何者此由众生世世习此四门因以成性昔四门中推理欲翻无明即成慧根性昔四门中修善欲翻恶业即成福德根性福慧因缘感今名色触受各于本习而起爱取是为十法成圆性众生。
○三欲乐下明机感之相。
欲乐不同宜治有异佛智明鉴照机无差。
○四以世界下正明赴机。
以世界悉檀赴四性欲说此四门以为人悉檀生四善以对治悉檀治其四执以第一义悉檀令四人见理无此四缘佛不说法。
○五缘既下结成妙门。
缘既不一略言其四皆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门相圆融四门皆妙。
(△三更结圆门判粗妙意)。
○三更结判中二初总标。
此就教门更判粗妙。
○次释释中二先明释判意。
何者若不得四悉檀意诸论诤竞谁能融通。
○次正判又二初明地论教道多诤次与别门辨诤轻重。
如地论有南北二道加复摄大乘兴各自谓真互相排斥令堕负处若不得意四门俱失。
初文云如地论有南北二道者陈梁已前弘地论师二处不同相州北道计阿??耶以为依持相州南道计于真如以为依持此二论师俱禀天亲而所计各异同于水火加复摄大乘兴亦计??耶以助北道又摄大乘前后二译亦如地论二计不同旧译即立庵摩罗识唐三藏译但立第八。
○次文者二先举圆门唯通无塞。
但圆门融净教尚虚玄销释经论何竞不息若欲入道何门不通悟理之时岂应存四修行之时岂应有塞。
○次但四下正对辨轻重又二初标。
但四塞有轻重。
○次释则别重圆轻。
别教门隔悟者无乖未悟成诤其执大重譬如钝马痛手乃去。
○轻中又三初正明轻相次明益相三引论。
圆门虚玄未悟之时其执则轻譬如快马见鞭影即去。
初文云如快马见鞭影者如止观第五记。
○次益相。
如此轻执若未得第一义益不失三悉檀利。
如文。
○三引论中二先引论。
故论云是四悉檀皆实不虚。
○次释释中三先明皆实各各实故。
何者世界故实乃至见第一故实虽俱是实实有深浅。
当位益故实有浅深故虚。
(△次明俱虚)。
亦俱是虚何者如有门说世界悉檀于乐欲是实于余则虚有门生善为实于余则虚有门破恶为实于余则虚有门见第一义为实于余则虚乃至三门亦如是有门三悉檀于世界故实于第一义则虚一悉檀于第一义故实于世界则虚。
次亦俱虚者相望成虚非无当位对前乃成亦虚亦实。
○三实故下判。
实故为妙虚故为粗广作(云云)。
实故为妙者当位虽妙望第一义故三悉皆虚是故圆中须此一判。
○次约五味中二初通明五味次别判涅槃初文二先约法以明五味。
若以此粗妙约五味者乳教有八门四粗四妙所通俱妙也酪教四门为粗理亦是粗生酥则十六门十二门是粗四门是妙两所通为粗两所通为妙熟酥有十二门八门是粗四门是妙一理为粗一理为妙法华四门为妙一理亦妙。
○次诸下约人及重辨利钝两根菩萨。
诸声闻人前来门理俱粗至此法华门理融妙菩萨不定或于方等般若门理融妙极钝者同二乘也。
○次别判涅槃中二初正判涅槃次法华下更与法华辨异初文四初略判诸门权实次何者下明用权门意与前诸教诸门对辨三引事为证四故知下举一喻一法正出部意。
涅槃有十六门十二门粗四门为妙所通俱妙。
何者前来诸门粗妙各通犹存权理涅槃不尔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是诸众生皆有佛性无复权理但一妙理而更存粗门为妙理方便皆明入实。
前二如文。
如梵志问云因无常故果云何常佛反质答(云云)。
三引事中云如梵志问云者涅槃三十五陈如品阇提首那此外道宗于迦罗计因中有果即是因与果一来至佛所难佛云因无常故果亦无常佛反质答汝因是常而果无常何妨我因无常而果是常今引此文以证因门无常而得常果故大经意通以三教而为因门悉归常果。
(△四举一喻一法正出部意)。
故知如百川总海诸门会实实理要急是故须融接引钝根存粗方便。
(△次更与法华辨异)。
法华折伏破权门理如金沙大河无复回曲涅槃摄受更许权门各为因缘存废有异然金沙百川归海不别(云云)。
(△四示开显科在前卷二十三纸)。
○四开粗中二先问起。
四开粗门显妙门者问中论先明摩诃衍门后明二乘门今何意先明小门后明大门。
○次答出开意又三初明同异谓须开不须开次谓开下正明开三若门下结妙初文又二初与中论对辨须否次与前后诸教对辨须否。
答中论为时人见成病先以大荡后示入真之门今经无复见病但住草庵须开方便门示圆实相故先列小门次明大门开破适时各有其美。
然中论意以衍门为正以小教为傍今取彼论被小之文故云先以大荡后示小门若应入大者前门已入应入小者且遣着心至后二品方可入理故知中论前二十五品荡于一切大小者着故大乘人前被荡已即时入理小待后门故知机别今经见心鹿苑久破但破执小指小即是故法华中先叙昔门次开方便名大方便名之大门故法华名开方便门中论破执诸见病故云各有其美。
○次与诸教对辨。
若法华后教不俟更开法华前教或门理已入妙者更何所开或门理虽妙而人未妙门理妙者亦不须开若门若理若人未妙者今当开。
言法华后教者即涅槃也禀方便教咸知真实何须更开若法华前方等般若等若门理已开谓诸菩萨若未开其人谓般若中二乘也若门理人俱未开者即方等中二乘及诸凡夫未预诸会者也。
○次正开中三谓凡夫二乘菩萨也初开凡夫为四初开爱见生死之法。
谓开一切爱见烦恼即是菩提故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开一切生死即是涅槃故云世间相常住。
○次人。
开一切凡人即是妙人故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三教。
开一切爱见言教即是佛法故云若说俗间经书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四理。
开一切众生即是妙理故云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悟入等亦复如是。
○次开声闻亦四谓法教行理。
开一切小乘法即是妙法故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开一切声闻教故云佛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然佛实以大乘而见教化开一切声闻行即是妙行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一切声闻理即是妙理故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问教法何别答教谓能诠之教法谓所诠行法行谓所行之行。
○三开菩萨中二先总。
开诸菩萨未被妙者今皆得圆故云菩萨闻是法疑网悉已除。
○次别别中三种菩萨也。
别教有一种菩萨三藏亦一种菩萨通教一种菩萨未决了者今皆开显。
○次结妙。
若门若理无不入妙是名开权显实决粗令妙也(云云)。
如文。
○五为诸经体文自开五今经对他通名为诸。
第五实相为诸经作体更为五一今经之体种种异名二诸经体种种异名三傍正料简四此彼料简五粗妙开粗显妙。
列竟。
○次释初释为此经体者今经体一但一部之内诸名不同应知诸名同诠实相故须明之于中二先引一部诸名次如是等下释会诸名名异体一。
一此经体名前后同异者序品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又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方便品广说中云诸佛一大事因缘开佛知见无上道实相印等譬喻中以大车譬一大乘信解中名付家业药草中名一切智地最实事化城中名宝所授记中名系珠法师中名秘密藏宝塔中名平等大慧安乐行中名实相寿量中名非如非异神力品中秘要之藏妙音中名普现色身三昧观音中名普门劝发中名殖众德本。
引例如文。
如是等异名不同其义亦异理极真实以实为相故名实相灵知寂照名佛知见三世诸佛唯用此自行化他故言大事因缘虚通名道正定诸法名实相印运载名乘成办佛事名家业一切所依故名智地诸法之元故名宝所圆妙难思故言宝珠无所积聚而含众法名秘藏秘要通达无碍名平等大慧遮于二边名非如非异妙色自在故言普现三昧入实之由故名普门诸法由生故言德本如是名义差别体即实相已如上说(云云)。
释会意者序中正名实相方便即以大事所为为体佛知见等所见等为体印取所譬为体所付取不共般若中究竟种智所知为体药草中取智所依地为体化城授记并取所喻中一理宝塔中大慧所照秘藏秘要准例可知妙音中取三昧所依观音取所通劝发中取众德之本。
○次诸经体中先问列疑。
二诸经之体种种异名者问释论云无实相印是魔所说今谈实相可用为体余经不尔应是魔说。
○次答中三先斥。
答不然。
○次诸经下正释。
诸经异名或真善妙色或毕竟空或如来藏或中道等种种异名不可具载皆是实相别称悉是正印各称第一由实印故也。
○三结。
若失此意则非佛法故言众经体同也。
○三傍正中二初约教次约味初教中三初通辨傍正次引文三正约四教初文二先通标。
三傍正料简者众经半满小大之殊体有傍正。
○次正即下分别分别中先论别相次明相带。
正即实相傍即偏真。
初文中言实相者圆也傍偏真者藏也。
偏真或时含实相实相或时带偏真而通称实相。
次文中言偏含实者通也实带偏者别也。
(△次引文)。
故中论云实相三人共得共得者即偏真也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空即傍也智者见空及与不空不空即正也此经云我等昔日同入法性法性即傍也今日安住实智中实智中即正也。
次中论下引文者中论证通大经证藏及别圆此经下证藏圆相对。
○三小乘下正约教。
小乘三法印此傍也通教带傍明正也别圆但明于正不复论傍。
如文。
○次约味中二先约体。
若约五味乳唯论正酪唯论傍生酥熟酥傍正相兼带醍醐唯正。
○次又正下约诸名二先标列。
又正实相多诸名字约名字中复论傍正胜鬘自性清净为正余名为傍华严以法身为正般若以一切种智为正涅槃以佛性为正此经以实相一乘为正余名为傍。
○次此则下结体。
此则非傍非正论傍正傍正悉是经体(云云)。
○四彼此中二先结前生后。
四就彼此料简上约别圆二法异名料简今更通就小大四句料简。
○次正料简又二先列四句。
或名义体与此经同或名义体与此经异或名义与此经同而体异或名义与此经异而体同。
○次三藏下释释中二先教次味。
三藏中若名体为实相者此名义与此经同而体异若不名为实相者此名义体与此经异唯论两句无有两句通教名实相为体者此名义同而体异若不作此名则名义体俱异若通门远通中道者则名义体同名义异而体同别教望圆经四句如一法异名中分别(云云)。
初教中初三藏中名字去声无两同句也。
○次约味。
历五味者乳教两种名义同两种名义异而体同酪教如前(云云)生酥熟酥中如前(云云)涅槃中四种名义异名义同而皆体同一佛性则无差别(云云)。
乳教中云两种者别圆名义体同别圆名义异而体同酪如前者唯有两异句也二酥言如前者如前约教类例可知故云如前此中已有两种如华严一种如三藏准更须如前通教通近同三藏通远如别教两酥多少例余可见涅槃中藏通不应更立偏体故四教名义虽异其体皆同。
○五粗妙中二先判次开初文二先简绝待体次明所待粗。
五粗妙者正实相中傍正异名者此乃异名异义其体本同此无粗妙。
初如文。
○次文者二先教次味初教中二初但傍下四教也。
但傍为粗傍含正正带傍一往亦为粗但正为妙也。
可知。
○次藏通下更判。
藏通名同义同而体别一向是粗别名义或同或异教门异为粗体同为妙名义同名义异而体同为妙。
两教一向为粗且从通近别有粗有妙言名义同者即三种俱同也文略体字。
(△次法)。
历五味中粗妙可知也。
○次开中三初总标意次或开傍教下正约教等论开三一切下结。
开粗者即开于傍也。
初如文。
○次文二初兼开教等。
或开傍教即正教佛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然佛实以大乘而见教化或开傍行即正行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或开傍人即正人客作人一日之价即长者子也。
○次正开体又三初正开。
或开傍体即正体。
○次引证。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后见此贫人示以所系珠。
○三示开方法。
深观傍理即正理也。
(△三结)。
一切皆妙无粗可待即经之正意也。
○六为诸行体中列章。
第六诸行体此为四一诸行同异二依经修行三粗妙四开粗。
○解释初释同异中二先总标。
行同异者夫禀教立行不出信法。
○次钝者下行相又二先立二行义通。
钝者因闻得解从解立行故名信行利者自推得解从解立行故名法行。
○次正以二行历教又二先历四教次重约圆初历四教又二先明行相次结行意意须相藉初又二先竖次横竖谓从浅至深皆以理为其体横谓初心具修诸行亦约当教所诠为体。
二行通四教三藏信法以傍实相为体通教信法以傍含正为体别教信法以正为体圆信法亦用正为体。
若横论行即是诸波罗蜜慈悲喜舍等当教论体。
(△次结行意意须相藉)。
若横竖诸行有体则本立而道生若体有行体则藉行而显也。
○次重明圆横竖行者又二先明横竖行次结成车体初又二先竖。
重明圆竖行五品六根以相似正为体初住至等觉皆用真正为体。
○次横横中二初正明横体。
横行者如大品云一切法皆是摩诃衍以不可得不可得故即正实相也。
○次此文下广引文证。
此文云不得诸法若有若无等赐诸子各一大车即其义也儒童见然灯佛得无生忍行有真体金刚般若云无住相布施如人有目见种种色亦其义也。
不得是体有无是横大车是体本习是横各一是体诸行是横无生是体施等是横无住是体。
(△次结成车体)。
竖行有体其车则高横行有体其车即广高广大运行步平正其疾如风(云云)。
○次依经修行中三先立迟速二行。
二依经修行者前信法两行意通时宽或经劫数譬如长围若依诸经别明行法克日制时喻如苦攻。
○次若随下明行须体。
若随事行行行则无体若随理行行令此空慧与行相应能破无量障道罪能得无生忍者此行有体。
○三诸经下正示行相中四先列四行名。
诸经别行乃多略言其四谓常行行常坐行半行半坐行非行非坐行。
○次诸行下正示体。
诸行各有事相方法勤身苦?悉用实相正观为体。
○三念念下示行相。
念念无间清净如空具论观意如止观中说。
○四然小乘下历教分别又二先教次味初文先三藏中二先辨同异。
然小乘戒藏不许忏重修多罗藏使犯重人念佛身佛身者念空也。
○次正明行有体。
亦备有常行等方法而以偏空为体。
○次三教及约味。
通教亦明常行等方法而用即空为体别行历别圆行虚融而俱用正实相为体。
以此四行历五味论方法之体义推可知。
可知。
○三判粗妙中亦二谓教及味。
三粗妙者藏通信法真似横竖诸行以傍实相为体体行俱粗别信法真似横竖诸行虽依别门用正实相为体因无常故而果是常行粗体妙圆信法真似横竖依圆门正体体行俱妙。
○味中又二先通约五味。
历五味明粗妙可知(云云)。
○次依诸经下明味中诸部修行分别故云可解。
依诸经方法常行等行以傍为体体行俱粗以正为体则行粗体妙体行俱妙例前可知历五味亦可解(云云)。
○四开中二先开三藏及藏中行。
四开粗者开三藏信法两行亦是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得近无上道闻即信行思惟即法行皆近无上道者即大乘无相行近于真也开横行者低头举手歌咏散心皆已成佛道。
○次以二教况又二先况。
三藏最浅尚被开即妙况通别等可以意得。
○次重述小善。
开依小乘常行等方法者小小微善无一不成佛可以意得(云云)。
既四行俱通四教所行当知不以行能表理但应立观照理导行方可令行至正境中故知无理无益苦行若无行者理必不显故教行理三相藉而显互相光饰相导相成凡诸行人不可不达此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四
音释
拓
(他各切音托)。
隘
(乌懈切矮去声)。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