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论佛教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论佛教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暨论实体自性与特性自性林国良  中观应成派将外道、小乘的有部和经部、大乘的唯识宗和中观自续派,都称为“实事师”,说他们遵循的是“假必依实”的原...
论佛教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的反思

  近百年来,中国佛教徒在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中涌现了一批卓越的领袖和风云人物。太虚大师高举“人间佛教”旗帜,力图把片面关注“死人”、长于“送死” ...
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的反思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

  内容提要:探讨佛教的现代意义及未来发展,首先必须区分其精神内容的佛教文化和凝固为一种宗教形态的文化佛教。前者是佛教义学的表现,后者是佛门实践的完成。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佛教与二十一世纪

永明延寿与僧伽教育

  一、永明延寿生平简介  延寿俗姓王,字冲元,号抱一子,钱塘人。出生于唐哀帝天佑元年(904),入寂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寿七十二。生有异才,长而叹曰:“大丈夫不可...
永明延寿与僧伽教育

论天台判教的三条标准

  论天台判教的三条标准  沈海燕(作者系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天台智者大师诠释《法华经》的目的,旨在将佛陀整个说教看成一个前后连贯的体系,其判释各种教相即是对一代...
论天台判教的三条标准

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中国佛教在经过了宋明之后千余年的衰微后,而在现代中国呈现了复兴的气象。佛教改革、佛学研究以及佛教文化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佛教界在太虚和尚改革佛教的号召下,内铸佛...
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

  佛学研究网西安讯6月1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应邀担任“慈辉佛教文化论坛”第三十七讲主讲嘉宾,为大家作题为《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的讲座。讲...
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

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

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学思想——《法门惠恭大德之碑》考释  关于法门寺,当代学者康寄遥在《陕西佛寺纪略》中言:“西安附近各祖宝塔,对于法门寺塔,犹如众星之...
唐初三阶教大德惠恭行历及其佛

北魏佛教的历史剖面——读《魏

北魏佛教的历史剖面——读《魏书·释老志》业露华  一、魏收和《魏书·释老志》  《魏书》是北魏——北齐时人魏收所作。魏收(公元506—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伯阳人(今河北...
北魏佛教的历史剖面——读《魏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刘先和  随着佛教的恢复与发展,佛学、佛教中的许多义理、术语也广为传播,“禅”这一词就是传播中较为普见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在众多的影视...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
  • 首页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242
  • 尾页
  • 共 324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