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
[译文] 残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出典] 《礼记》
注:
1、【《礼记·檀弓下》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礼记·檀弓下》注释】
侧:一侧
夫子:先生,指孔子
子:你
壹:的确
重:多重(chóng)
然:是这样的
舅:指“公公”
焉:于此
去:离开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记住
子路:孔子的学生
昔:以前
使:派遣
式:同“轼”,扶手
过:经过
子:儿子
附注:(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 (4)而:乃。 (5)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6)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7)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志):记住。
3、【《礼记·檀弓下》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4、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让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夫复何言?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 ,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5、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要,孔子提出了减少劳役、降低税收的建议。鲁哀公不赞成,认为这样的话国家就会因减少收入而陷于穷困。对此,孔子借用《诗经》中君民如父子的诗句开导鲁哀公,认为如果百姓富足的话,国家就不会贫困。把富民视为执政目的和富国的基础,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难得的政治理念。
6、鲁哀公时采用十分抽二的税率,在年成不好的时候国家用度不够,向有若征询解决办法。有若建议采取“彻”即十分抽一的税率,鲁哀公十分奇怪:十分抽二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有若于是谈了百姓足则君足,百姓不足则君也不会富有的辩证关系。这一认识,特别是关于灾年减税的建议,既是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经济利益冲突的调和,也是历史上首次提出的重视税源培养的卓越观点。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也是普遍适用的。税率的确定,当然要考虑国家机器运行的需要,但同时也要顾及纳税人的承受力,保护和调动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创造财富的动力都来自税后的净收入和可支配财力。如果税赋过重,就无异于竭泽而渔,不仅会使纳税人失去创造财富的热情,也会因无力扩大再生产而导致经济衰退。
孔子以厚施薄敛的仁政主张反对苛政,不仅有利于平民百姓,也有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老子·德经》说:“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这与孔子和儒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孔子认为,“富而无骄易,贪而无怨难。”当社会的贫困阶层不断增多而又得不到有效救助时,就会民怨沸腾,使当政者失去执政的社会基础。《大学》的作者秉持孔子的看法,提出了“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认识,并支持和赞赏“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的结论。这一结论所蕴涵的政治意义,是很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