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四重二谛之二谛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3-12-07 12:19:59作者:常识

佛陀在教法时,为了能让众生更好的去了解法,去修法,提出了四重二谛的模式。 四重二谛中含有高深的智慧和道理,师兄在了解时要认真,同时也要用心去领悟二谛的含义,这样会有许多收获。只是四重二谛之二谛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重二谛之二谛的含义

在中国佛法里面,提及二谛的教和理,一般被留意的是三论宗,其中以吉藏大师的四重二谛最为代表,再多一点的是天台宗的七重二谛。法相宗的四重二谛,比较少的人会注意到。在二谛的诠释方式上,三论、中观等以否定性的遮破式,而法相唯识却采取暂许性的肯定式。

法相宗的窥基大师综合《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所说四种世俗及《成唯识论》所说四种胜义的义理,依世俗、胜义二谛有无、事理、浅深、诠旨等义的分别,将二谛义进一步开演为法相宗的“四重二谛”,并提供了唯识学的修学方法次第及观修内容。下面我们就简略看看此世俗与胜义分别之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之二谛的含义

世俗谛四重是:一、世间世俗谛,二、道理世俗谛,三、证得世俗谛,四、胜义世俗谛。

一、世间世俗谛,是说瓶衣、车乘、舍宅、军众等,我、有情等。此等假法,只是迷情上所生的妄相,堕在虚伪之中,所以叫作世间;世人都说是实有,依俗情安立名字,所以叫作世俗。只有假名,无其实体,所以也叫作有名无实谛。

二、道理世俗谛,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依主观、客观诸法的义理把它汇类而区别作蕴、处、界等,所以叫作道理;事相差别易知,所以叫作世俗。也叫作随事差别谛。

三、证得世俗谛,是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等,佛以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苦等四谛,阐明迷、悟、染净的因果差别,令行人依此趣入而证得圣果,所以叫作证得。有因果的相状可知,所以叫作世俗。也叫作方便安立谛。

四、胜义世俗谛,是说二空真如(即人空与法空所显真如),这是圣者的智慧自内所证,为欲随顺引生这种智解,依世俗安立,所以叫作胜义世俗。又二空真如不是作为解脱的方便而施设的法门,所以也叫作假名非安立谛。

四重二谛之二谛的含义

胜义谛四重是:一、世间胜义谛,二、道理胜义谛,三、证得胜义谛,四、胜义胜义谛。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也叫作真谛,胜义有境界和道理两种意义。前三种胜义,依境界义立,即殊特胜妙的智慧的对境,亦即由殊胜的智慧认识真理的境界。第四种胜义是废诠谈旨的一真法界,是依道理立义。

一、世间胜义谛,即道理世俗谛,亦即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所以叫作世间;是圣者后得智所知,超越世间世俗谛,有体有用,不同于那只有名无体无用的假法,所以叫作胜义。也叫作体用显现谛。

二、道理胜义谛,即证得世俗谛,亦即苦集灭道四谛,这是依知(知苦)、断(断集)、证(证灭)、修(修道)因果差别等义而安立的,所以叫作道理;是殊胜无漏智的境界,超越前二重世俗谛。也叫作因果差别谛。

三、证得胜义谛,即胜义世俗谛,亦即二空真如,依诠门显了二空真如理,所以叫作证得;凡愚不能够测知,超越前三重世俗谛。也叫作依门显实谛。

四、胜义胜义谛,即一真法界。前面的二空真如,还是由言诠说明的,所以说依门显实。这里的胜义胜义谛,即指真如,真如体是超绝言诠的不可安立法,是圣者无分别智自内所证,超越前四重世俗谛,所以重复叫作胜义胜义谛。也叫作废诠谈旨谛。

一切法从本质来说,即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在表现上、现象上却可以有千差万别、不同设施。正是因为诸法的本质都是“空相”,所以能够展现不同的万象。法相宗与法性宗对二谛不同方式的阐释,可以适用不同的学人,进而都将其引入佛之知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