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定是烦恼很多、非常自私的人;对一个非常自私的人,要他没有烦恼是很难的。
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放大、放宽,个人是极其渺小的,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从时间上说,跟漫长的历史相关,跟整个世界,乃至无尽的宇宙、所有的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息息相关。例如中东发生战争,伊拉克入侵、占领科威特,看起来不过是小小的一个地方发生了战争,但是整个世界都受到影响。
因此,若从宇宙看个人,便无法自大,若从个人看宇宙,便不能不负责任。我曾听到有人说:「我这样微小的一个人,在天地间看起来像芝麻般大,做好做坏,无关紧要。」像这种念头是不可以有的。
佛经里记载著一个故事:有一座山林失火了,火势蔓延整座山,这时候有一只鸟,很慈悲地想着:「经过这一场大火的延烧,山上所有的动物、众生都会被烧死,实在很可怜!」因此 它想去救火,它飞到大海里把身上的羽毛打湿,沾著水再飞回山林,把水抖下去救火。用羽毛沾水救山林的大火,比起「杯水车薪」,还要无济于事。可是它化不可能为可能,它一次次地飞,终于感动了帝释天。
天神说:「这只鸟真伟大!有这么大的慈悲心!这些众生本来都将死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救火,这只鸟最后一定会死掉,为了要救这只鸟,山林的火一定要熄掉。」
结果,雷声大作,浓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森林的大火一下子就被浇熄了。天神救了这只鸟,这只鸟也救了整片山林。这只鸟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行菩萨道时的一个阶段,是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他很慈悲,一心为救众生,所以最后能够完成佛果。
我们学佛的人应该要有这种信心,要尽其可能地做利他的事,要一点、半点地做好事,力量大就多做,力量小就少做,不要以为人微言轻,或抱持与其少做不如不做的念头,好事就是好事,不应有大小之分。点点滴滴地做,就会做出大事来。而且别忘了,一个人做好事,还能影响他人做好事,当下没有,未来一定会有。
有钱有力的人当然可以像天神一样,下一场倾盆大雨去救整座山的火,没钱少力的人也可以学那只鸟救整座山。山上的众生尚未成佛,那只鸟却最先成佛;释迦牟尼佛没有想到自己的问题,只是想到如何去帮助众生?如何使众生脱离苦海?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因此利人就是利己,利了人才能真正可靠的利己,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当你把家里的人照顾好、安顿好之后,每一次回家,还有人会跟你吵架吗?家和万事兴,自己也得到幸福,这不等于是利己吗?如果你是个自私鬼,把家里儿女的零用钱拿去买酒喝、太太的买菜钱拿去赌博,回家时,家里的人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呢?所以若想真正利己,最好先利人。利人一定更能够利己,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