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整部观经、整个净土法门,乃至一代佛教的总

发布时间:2019-11-08 09:47:21作者:楞严经常识网
(五)「要弘废立」之文 好!下面,第五条文: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在《观经疏》结尾的地方(《善导大师全集》三百一十七页)。 《观经》最后,释迦牟尼佛总结付嘱阿难说: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第五条文便是对付嘱文的解释。 既然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毫无疑问,这也是对第十八愿的一种解释。 这一条文,文字很短,可是却非常重要,它是善导大师整部《观经疏》的总结论,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总结论,甚至也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总结论。 这是最重要的释义,也给我们最重要的启发。《观经疏》总结论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义理很广泛,一般人很难看得明白,很难把握要点。但即使其它所有的文字都不明白,只要能把握这一句话,可以说《观经疏》全部都看懂了,都掌握了,因为这句话是总结论。 结论,就好像考题的最后正确答案。 考题是:罪恶凡夫,怎样往生弥陀净土? 答案是: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结尾的地方,给出了这个答案;这之前,都是为了得出答案的推算步骤。 善导大师把题目做出来,把答案告诉我们,我们只要接受就好;至于推算步骤,能了解也行,不了解也没关系。好像我们正在危险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出来,有人来为我们探路,各个方向、各条路口都查遍了,最后来告诉我们说:「哪里哪里不通,哪里哪里险阻,只有哪里可以通行。 」我们只要听他的话,顺着往前走就好。 既然是《观经疏》的总结论,也就是净土法门的总结论。净土法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外乎「凡夫怎样往生弥陀净土」。善导大师正是通过《观经疏》,建立了整个净土法门。 既然是净土法门的总结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代佛教的总结论。佛教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外乎「了生死,成佛道」,一旦往生弥陀净土,生死不了而了,佛道自然而成。净土法门正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 下面我们来看文。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从上以来。是指这部经从一开头,直到这句付嘱文,之间所有的内容。 什么叫付嘱文呢?付嘱,就是总结交待。释迦牟尼佛讲一部经,快要结束时往往会做一个总结,交待给弟子,什么是重点,应当如何去落实。这

\

就称为付嘱文。像《观经》流通分:「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观经》付嘱文,付嘱持名。 「定散两门」:从上以来那么多的经文,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定散两门──定善门、散善门。定善就是十三定观,散善就是三福九品。九品细分,前六品说三福──行福、戒福、世福,回向求生;后三品说念佛──三福无份的恶人,念佛往生。「门」是通往的意思,本来定善、散善都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与往生极乐不相关,但回向定散二善,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定散二善就成为通往极乐的门径,所以说「定散两门」。 「之益」:定散两门之益,就是指定善、散善的修行,可以用来回愿求生极乐,有这样的利益。 「虽说」:善导大师用了「虽」这个字,很有味道。「虽」是转折,虽然有这样的利益,但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这定散两门之内。这定散两门之益,虽然也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但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并不在这里,释迦牟尼佛并不付嘱定散两门给阿难。更大的利益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的是什么?就是后面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望佛本愿 「望佛本愿」:「望」,是往远处看,人站在这里,眼睛却向着远远的地方看。 望哪里?望向阿弥陀佛的本愿。 是谁望阿弥陀佛的本愿?释迦牟尼佛!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除了佛,众生看不到阿弥陀佛的本愿。众生没有这个眼,必须借着佛眼,明信佛智,才能看到。 释迦牟尼佛跟我们站在一起,站在凡夫执着定散二善的立场,随顺我们的根机、习性,说我们喜欢听的、听得懂的话。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所修的一点定散二善,舍不得定散二善,认为这是最宝贵的,释迦牟尼佛就说:「也可以。修此定散二善,回向求生极乐。」但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并不在这里,释迦牟尼佛的眼睛早就跨过定散二善,看向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 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在《观经》结尾流通的时候才望佛本愿,而是从一开始就望佛本愿:心怀弥陀本愿,来到王宫;心怀弥陀本愿,光

\

台显现十方国土;心怀弥陀本愿而微笑。这些在善导大师的《观经疏》里面都有详细生动的解释。可以说释迦牟尼佛说十三定观每一观、九品往生每一品,都是「望佛本愿」而说,到最后付嘱的时候,和盘托出,再也没有遮拦,而让我们心中明明朗朗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口说定散二善,而心望弥陀本愿呢?他有什么意图?下面说: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就是要让我们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被弥陀本愿所救。 从上以来,释迦牟尼佛一边随众生的根机,宣说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一边心里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目的就是要牵引众生执着定散二善的眼睛,随着佛的眼睛看向弥陀本愿;一旦看到弥陀本愿,就定格在弥陀本愿,落实下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好像以手指月,目的是要让我们顺着手指看到月亮,并不是停留在手指上。一旦看到月亮,手指就收回来了。「定散二善」就是指月的手指,「一向专称」才是所指的月亮。一向专称──舍定舍散 专修念佛的人,他没有靠定善往生的心,也没有靠散善往生的心──就是念佛!也不存在是定心还是散心的问题。他已经舍掉了这些观念,他就是念佛。定心也是念佛,散心还是念佛,定心念佛也往生,散心念佛也往生,反正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与定心、散心无关,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这就叫「一向专称」。一向专称──舍信舍疑 本来净土法门特别强调信心,讲信心是破除我们的疑惑。因为信和疑是相对而存在的,一旦我们真正落实在专念弥陀名号上,所有的信啦、疑啦,这些都不再作为心中的观念,所以「舍信舍疑」。 初次接触一桩事情的时候,我们对它不了解,产生误解,产生疑惑,这个过程需要破疑生信;一旦这桩事情作为事实被我们认定下来,就谈不上信、谈不上疑。疑都谈不上,还谈什么信呢?信都谈不上,还谈什么疑呢? 比如我们跟别人从初次打交道到熟识也是一样的。只见过一两次面,再见面时,「到底是不是这个人?从面貌形象看起来,似乎像,似乎不像……」我们的心就在那里疑惑。然后有些证据说明啦,比如一张照片啦,哎,你相信了:「某某人,就是他了!」一旦认识了他,「噢!对呀,这就是老张嘛!」认识老张之后,你还会说:「老张啊,我相信你确实就是老张。我相信,我不怀疑,你真是老张!」那么你讲这句话,说明你还在怀疑他不是老张,你都知道他是老张了,你就直接喊他:「老张,你来。」 我们已经舍信舍疑了,不谈什么信疑了,已经是作为一个事实,「如是如是」而已。你还在讲信啦、讲疑啦,就好像在那里还提着一个东西,心上还有一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 舍掉信,舍掉疑,就这样念佛,「如实修行相应」,一向专称就是如实修行相应。 这个,请大家体会。一向专称──舍一切心 不仅如此,所有的善啦、恶啦,净啦、秽啦,所有这一切缠绕我们的是非分别观念,也通通都不存在。念佛就是念佛,念佛很单纯。不顾及心中的一切,唯一口称名号,就是一向专称。一向专称──净土门的落脚点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开的法药。好像信仰医生,就落实在服用医生开的药。我们净土门的落脚点,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落实在「一向专称。」 讲定散二善也好,讲信心也好,目的是引导我们进入一向专称。已经能够一向专称、愿生净土,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再跟他谈什么信啦、疑啦,没有必要。讲那些就太远了。 在现实往生人的事例当中,我们也经常发现:其实很多老太太,她也听不懂很多道理,念佛,也谈不上怎样的欢喜,也不存在什么功夫不功夫。她只知道:「我在这个世界活了这一把年纪,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了,我下一辈子不愿意再来了。听说有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很慈悲,念他的名号就能去往生,那我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天天念,就这回事。」这样的人,可以讲是净土门的上上根机。她很实在,很妥贴,她没有夸张自己,她也没有「我念佛,心不清净能不能往生?」的问题,念佛往生是阿弥陀佛说的,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跟我们的心净不净怎么扯得上关系呢?过犹不及 可是,我们总也能遇到一些人,要嘛过,要嘛不及。 或者担心自己功夫差、功德小、心不清净,虽然念佛,怕不能往生。这是过于紧张,信心不及。 有的则把念佛搁在一边,在那里夸张自己的感受啦、体验啦、心情啦,心中还以为这样一定往生。这又过于狂慢,念佛不及。 过犹不及,都靠不住。常称佛名,不疑往生,才是中道。预知时至 昨天也有莲友来问(这个问题蛮好的),她问:「一向专称的人是不是都能够预知时至?」「我也专心念佛了,那我临终之前是不是一定知道什么时候往生呢?」 这个,不一定的。能够提前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知道自己要走了、走得自在,这都是念佛有一定的功夫,或者是他的心很能放得下。如果说每天世间的事情还是烦烦恼恼、缠缠绕绕,念佛也念不到几句、几百句、几千句,那要临终能够预知时至、自在、走得好,可能只有碰运气了,不敢讲你一定能走得好;当然我也不敢讲你一定走得不好,可能是碰运气了。什么运气?就是宿善──宿世善根。看往生传记,凡是走得好的人,他一定是沉下心来默默地念佛,一门心思念佛,他也不存在说「我要达到什么样的功夫」,他就是沉下心来一心念佛,一心求往生。 我给大家讲一个现实的例子,这是倓虚大师讲的: 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冬,在青岛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家庭妇女,姓张,年纪也不大,大概三十来岁,丈夫在码头上拉车,是一个很贫苦的人家,靠卖苦力过日子。妻子信佛念佛,有一天清早起来,她忽然对丈夫讲:「某某人啊,从今以后,你好好带着两个娃过日子,我今天要往生佛国了。」她丈夫平时为生活奔忙,对佛法不了解,一听她这么说,便没好气地说:「算了吧!我们家穷,你还嫌不够受吗?还来扯这一套。」意思是「我们家是什么人家,你还讲这个天方夜谭的话?还要到佛国去?」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地拉着车去码头了。这样呢,她还是那个心情,然后把两个小孩叫过来:「两个娃,你们从今以后好好跟着你爸过日子,不要淘气。」她的两个孩子,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五、六岁,哪能听得懂?听不懂,又出去玩去了。到中午,两个小孩就要回来吃饭了,一回来吃饭,喊妈妈,她坐在那个地方也不动,一推也不动,二喊也不动,看来看去,两个小孩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就吓哭了,跑出去了。邻居就过来了,一看她,端坐那里往生了。她丈夫回来,也只有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一场。因为家里穷,买棺材都困难,还是知情的佛友凑钱入葬。 你看这个妇女,在家要拉扯两个孩子,要料理家务──我们好多人讲:「我念佛,没有地方啊,没有时间啊。」你就在心里默默地念,不要大张旗鼓,好像自己还没怎么念佛,就已经把招牌打出去了(我看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要请你当了),天底下都知道你是个修行人了。然后还呵斥这个、呵斥那个,指责这个、指责那个,你不是自己闹矛盾、找烦恼吗?这个妇女就有智慧,她从来不讲,她丈夫都不知道。她自己念佛,谁能干扰她(人家知道你了,就能干扰你;人家不知道你,就不能干扰你)?她就默默念佛。她也有家庭,也有事务,她就是把心沉下来,在这个世间过一天,还是过家庭的日子,她也没有说家务不好好做,还是做。你看,丈夫出去拉车,所有家务不还是她做吗?她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在一向念佛,所以她才能够走得这样自在。我们各位如果想走得自在,向她学习。边疑边念佛 法然上人有一句话,非常微妙:「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边疑边念佛,即得往生。」 有人问法然上人说:「我念佛,但想来总多多少少还有怀疑心,能往生吗?」(道理虽然明白,念佛肯定往生,心里面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是有点疑惑心。这个就是凡夫的烦恼。「疑」是我们的根本烦恼之一。)有这样一个人,他来这样问。法然上人就直接跟他讲:「没关系,边疑边念佛,你即得往生。」你虽然有怀疑,但你只要不放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你肯定往生。 这个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他这个疑没有障碍他的行持,应该说他内心里边还是相信。这时候的疑是一种烦恼,凡夫众生嘛,「这么容易的法门,这样就能往生吗?」想到佛的慈悲,觉得应该能往生;想到自己的罪过,又好像不敢相信一样。拔河 一个人内心里究竟是信是疑?各占多少成份?我们没有一把尺子,量不出来,甚至他自己也说不明白。但我们只要看他外表的行为,就知道他的内心。 为什么说外表的行为是内心状况的反应呢?这个是很显然的。比如说我们要到火车站,路线不熟悉,我们往那里走,走,走,边走就边在那里怀疑了:「哎呀?」东边看看,西边看看,「哎呀?是不是去火车站的路啊?上一次怎么走,我也不太记得了。」这个时候,怀疑的因素在增加,他的脚步开始放慢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他就站在那里不动了。「哎!我得看看。」这个时候,信和疑达到平衡了,就像拔河,你往这边拉,他往那边拉。一个力量说:「前面肯定是火车站,往前面走!」往那里引导;一个思想在想:「哎呀,可能不是!」在那里拉锯,拉到平衡了,站在那里不动了。再看看,「噢,应该错了。」这个时候,他就回头了。他只要一回头,这个时候,他的疑心──或者说认为不是火车站这个观念已经超过了他认为是的这点心,他就往后退。如果他还要往前走,还一直在往前走,说明在他心中认定前面是火车站的这个想法比较强,他才还一直往前走。对不对? 我们一个念佛的人,他想:「念佛能不能往生呢?」一个想法是:「念佛一定能往生!」往那儿拉;一个想法:「哎呀,恐怕不一定啊!」往后退。不管是拉是退,他如果还在专修念佛,说明他心中还是认定念佛能往生,这个心愿是强的,才能够把他的心拉着去念佛。如果有一天,改换法门了,不念佛了,这就知道他已经退下来了,已经从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下来了。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人,话说得不知有多感动:「阿弥陀佛好慈悲啊,我感动得哭了一个晚上。」我听到都为他欢喜。可是下次我再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念佛了,甚至跑去信其它教去了。 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愿意相信一个人嘴上说的,但还要看他的行持。你说他当初感动的话纯粹是假的、是故意装出来的吗?那倒也不是。这是一种凡夫的情绪,我们的情绪都是生灭的,欢喜也好,感动也好,是一时的机缘凑合;这个机缘不存在了,就没有了,消失了。所以,这个不是正因,真正的正因是阿弥陀佛的誓愿,他赌誓我们说:「你念佛必然往生!」哎!我就念佛,信顺弥陀。这样,必得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所解释的根本思想,都是把我们从定散二善的杂行,或者信疑不清的迷云当中,把我们抓回来,让我们紧紧地安住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顺彼佛愿,决定往生」这么一个行持上,让我们不会落空,每一个脚步都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要弘废立 这一条文也叫「要弘废立之文」:废要门,立弘愿。 要门,就是「定散两门」;弘愿,就是「一向专称」。虽说定散两门,但本意不在定散两门,本意唯在一向专称。所以称为「要弘废立」。 《观经》中,释迦牟尼佛开说了三种往生净土的门径: 一、定善门──十三定观回向。 二、散善门──三福散善回向。 三、念佛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可是到最后,释迦牟尼佛只将「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付嘱给阿难,只给我们留了念佛一门。这就好像虽然拿出三样东西,但只给我们一样东西,另两样只是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又收起来,不给我们了。为什么只给这一样?因为这是最好的;为什么不给那两样?因为不是最好的。那又为什么要把那两样拿出来给我们看?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两样是好东西,把它拿来比较,更显得给我们的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定散两门做比较,也就显示不出念佛的殊胜了。 定散两门虽然也有利益,但是利益有限;念佛一门有大利益,真正利益无限。 定散两门有三种限:不普及、不直接、不究竟。 一、不普及。定散二善,有人修得起,有人修不起;修得起的人少,修不起的人多。不像念佛,人人都能念,人人念了,人人往生。 二、不直接。先修定散二善,再来回向求生,这就拐了弯了;不像念佛,是直达车,不拐弯。又好比坐船,专修念佛的人,直接就上阿弥陀佛大愿船;修定散二善的人,不直接坐阿弥陀佛的大船,而是坐在自己善行的小船上,用回向的绳子勾住阿弥陀佛的大船,拖着往前走。 三、不究竟。凡夫所修定散二善,力量太薄弱,往生困难;即使往生,也只是在极乐边地。因为他不相信念佛就能往生,他怀疑弥陀佛名;怀疑弥陀佛名,就是怀疑弥陀佛智。《无量寿经》说:「疑惑佛智,生彼边地。」不像念佛,明信佛智,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究竟圆满,直入「极乐无为涅槃界」,而且往生非常容易。小结 好!小结一下。根据这条文,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一、第十八愿,是释迦牟尼佛讲述《观经》一部的主轴,是整部《观经》从头至尾贯穿不变的宗旨,是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成佛度众生的本怀。 二、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三、第十八愿,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超过一切定散二善。 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整部《观经》、整个净土法门,乃至一代佛教的总结论。摘自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两种释义方法:对文增减、总显其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