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说错一个字,和尚五百世转世为野狐身
百丈怀海禅师每天上法堂,总有一个老人夹杂在众门人中听法。有一天,百丈怀海禅师说法结束后,众门人都退出了法堂,只有老人未走。
百丈怀海禅师问:“你是何人?”老人回答说:“我不是人,而是在过去迦叶佛时,曾住在此山,因有一学人问:‘出家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然后500世来我一直是野狐身,今天请大师为我开示,让我脱离野狐身。”
听到这里,百丈怀海禅师有些惊讶,但马上恢复了平静,对老人说:“你问吧。”
老人问:“出家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受因果规律支配)吗?”
百丈怀海禅师回答说:“不昧因果。”
老人听后大悟,急忙施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住在山后。请求依亡僧还身。”百丈怀海禅师立即召集众僧,饭后送亡憎。众门人纷纷议论,大家都是好好的,又没有死人,为什么饭后要送亡僧?到底谁死了,众皆茫然。饭后,百丈怀海禅师带领众门人来到山后岩下,以拄杖挑出一只死野狐,并依佛门法规火葬……
这则公案是借托一老人500世前,由于错答因果问题,遭致堕野狐身,后经百丈怀海启发,明白了不迷于因果的道理,方得还人身的故事。
宋代宏智正觉禅师对这则公案颂道: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
呵!呵!呵!会也么?若是尔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共间唱哩啰。
后来,元代万松行秀禅师对此颂注释道:立修证分因果,一尺水一丈波,堕在五百生野狐精魅,积翠庵下二僧纵有超群的辩才,检讨起来,未免撞入言语文字的窠臼。宏智正觉禅师此句有两字(指“葛藤”,即言语文字)不妥,不如说“依前撞入野狐窠”。“呵!呵!呵!”这是点明百丈怀海禅师的悟处;坦露自己的胸襟说:“会也么”(懂了么)但问宏智正觉禅师领会了么?“若是尔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幸好有一阴地,何劳不为人?“哆哆和和”,即是婴儿说话不真的样子。石室善道禅师说:“涅槃十六行中,婴儿行为最。哆哆和和时,喻学道人离分别取舍心。与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请问,是什么曲调?万籁有心闻不得,孤岩无耳却知音。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对这则公案评道:“不落因果,为什么堕入野狐身?不昧因果,为什么脱离野狐身?如果从中参究明白,便知道百丈怀海禅师贏得风流余韵五百世。
同时,禅师颂道:
不落不昧,两采一赛;不昧不落,千错万错!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