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佛骨舍利与中国佛教之缘

发布时间:2019-10-07 09:44:24作者:楞严经常识网

文物工作者正在检视已经出土、内里盛放着圣物的大铁函。资料图片

    南京作为吴、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由于帝后王公崇奉释教、兴立塔寺,很早就成了东南名区,佛教遗迹数不胜数。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曾抒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慨。

\

  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而南京最早的寺庙就与舍利有关。三国时吴赤乌年间,康僧会入境,身为胡人的他,容貌服饰不与华同。有司进奏,吴主孙权召见命试灵验,他说:“佛陀灭度已逾千载,遗骨舍利神矅无方,过去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就是为了传扬佛陀的遗教。”孙权不信,许诺如能得舍利就造塔。康僧会在大内立坛结静,经过三七二十一天终于在铜瓶中祈得一枚感应舍利,这枚舍利让力士放在铁砧上用力搥打依然坚固无损。于是孙权信服地为舍利立塔,并为康僧会造建初寺,命名当地为佛陀里。感应之说,终属渺茫,而康僧会作为三教兼通的高僧则其译经、撰著俱在,他祖籍康居后世居天竺,谙熟阿育王造塔供养舍利的故事。舍利极有可能是他为了在江左弘法而故意带来说服统治者的。

  相传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跋提河边双林树下涅槃灭度,弟子在荼毗(即火化)后发现一块头顶骨舍利、两块肩胛骨舍利、四颗牙齿舍利、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这些舍利被摩揭陀国等八个古天竺国王分回造塔安葬。数百年后,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一除迈索尔地区外的印度全境。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杀业过重,他为高僧优婆毯多感召,从此深感悔悟,大兴佛法。他将过去分葬在八个塔中的佛陀真身舍利几乎全部发出,重新分成八万四千份,并造了八万四千塔分送各地供奉。传说中阿育王“一日夜于天下造佛骨宝塔八万四千,皆从地出”近于神话,他所造的塔应不是砖瓦木石的外塔,而是便于携带、用以安放舍利的小型宝塔。

  大唐那些舍利的事

  据唐代释道世所撰《法苑珠林》记载,中土有十九座塔是当年阿育王所造的“八万四千之一塔”,其中第二塔即是“东晋金陵长干寺塔”。长干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一说吴赤乌三年)初立于长干里,隋炀帝坐镇淮海当晋王时,因西京造日严寺没有舍利,曾发长干寺塔,将舍利取入长安。但当时江南大德五十余人都说,日严寺取去的舍利并非阿育王造塔的佛真身舍利。后来日严寺废,崇义寺的道宣和尚为了验证舍利的归宿发塔,得到三枚如白黍米状的舍利和黄色的爪、数十根白发,虽然没见到佛陀的螺发,而爪又没有佛爪的赤铜色与倍于常人大小的特点,他还是携回寺里西南塔下埋葬。当年梁武帝在大同三年曾经改造阿育王寺(即旧长干里长干寺)塔,发出旧塔下的舍利及佛发、爪观看。先前刘萨诃游行礼塔,到了丹阳登越城四望,见长干里有异气,就到过去阿育王塔的位置集合众人开掘,在一丈深的地方发现了三块六尺长的石碑,其中一块碑有铁函、银函及金函一共三重,盛放三颗舍利及发、爪各一枚,当时就立塔掩埋,而梁武帝发的旧塔就是这一座。之后梁武帝在阿育王寺设了无碍法喜食和无碍法会,迎舍利回宫供养。次年,梁武帝又在阿育王寺设无碍大会,竖了两座佛塔,各用金瓶套着玉瓶装舍利、发、爪于七宝塔中,又用石函盛塔分置于两座塔下,王侯妃嫔也将施舍的珍宝充积其中。而隋炀帝取去长安的舍利、发、爪很可能就是梁武帝曾经掘出供养的,然而,道世又说南来的僧人传言,在梁武帝时这些发爪已经有人怀疑了。道世认为,长干寺的佛骨可能大部分被移到了长安,且仍有部分保存在长干寺,而道宣发掘得那些未必是这一批。换言之,南京曾有过佛真身舍利与发、爪舍利,但因历史原因部分辗转流入关陇,从此各自下落不明。

  舍利对于佛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意义非比寻常。没有舍利就没有塔,而塔才是初期寺庙的中心,礼佛的方式就是绕塔,与今日先殿后塔的寺庙规制大不相同。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全文

  • 楞严经注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