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发布时间:2024-01-18 13:31:39作者:常识

  梦

  生命无他,只是一场梦。

  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梦的神秘性。从原始到现在,人类不断的尝试透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阐释梦的起因,仍然无法找到答案──什么是梦?

  英国诗人W.吴得儿次认为:「我们生活在梦中,当我们清醒时,生命结束了,梦也结束了。」「我们的『生』,只不过在睡眠中,忘记了一切。灵魂是我们的星宿,依我们而生。它来自远方,会在其他地方殒落。」

  在一个传统佛教故事里,这么记载:有一位天人,在与同伴游戏的当儿,感到疲倦便找个地方打盹,他就这样去世了。他转世到人间,成为一个女性。结婚生子,活到很老才去世。去世后,他又转生天界,一切就好像在做梦,他醒觉时,同伴的游戏刚刚结束。这故事也向我们显示了人间与天界不同的时间概念。

  佛教如何看待「梦」呢?佛教和其他的传统概念一样,不认为自己拥有解梦的能力。很多解梦者,为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解梦,从而赚取大笔的金钱。

  根据佛教的看法,梦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的程序,一种在睡眠中思维不受意识操纵的活动。我们的睡眠经过五个程序:

  一、产生睡意。

  二、浅睡眠。

  三、深睡眠。

  四、浅睡眠。

  五、觉醒。

  在《弥林达问经》(Milinda Pànha,古译:弥兰王问经)里,那噶瑟纳(又称龙军)尊者(Nagasena)为梦做了六种解释。其中三种是因为器官受到呼吸、胆汁分泌失调(暴躁)和痰堵塞了气管的影响。第四种是受到超自然力的影响。第五种是过去经验的影响。第六种是为了将来而造成的烦恼所影响。那噶瑟纳尊者有次序的解释了梦的产生,在心猿意马的情况下入睡,怎么不会做梦呢?其他都是次要的。

  梦是一种心识在无意识活动中而产生的现象。每个人都会做梦,可是往往无法记起自己的梦境。佛教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让我们详细的分析前面所提到的六种解释。

\

  一、梦境所产生的一切景物,早已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他们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意识,只要是因为忧虑。当我们睡眠时,感官活动虽然暂停,可是意识还在活动,为我们呈现了「梦境」。梦境与精神有关,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预言。梦是人类在休息时,心识的反射作用。

  二、第二种梦境也是非意识状态的。是因为内外的刺激,在人们休息时,被心识呈现出来。内部因素是由于身体的干扰,如:入睡吃得太饱。外在的刺激是由于自然现象,如:气候、风、寒冷、雨、树叶的声音等等。潜意识对外在刺激的反应而呈现种种景象──梦境。意识理智的处理这些现象,以致不干扰人的睡眠。这一类的梦境无关紧要,也不需要任何解释。

  三、带预测性的梦是重要的。它向做梦的人预先提示了将要发生的事,这种梦很少发生。佛教认为,除了我们能够看见和感触到的以外,还有其他的天人和精灵是我们无法察觉得。他们可能是我们至亲的人死后轮回转世的,他们维持了以往与我们的关系。他们也会庇护我们,因此,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他们就会以梦来提示我们。

  当某些重大的事故将要发生时,他们就会透过梦境向我们警告。这类的梦可以让我们预知危厄和喜事的发生。这些信息要好好的掌握,并以智慧加以分析。不幸的是很多人将这一点和第一和第二项梦境相混淆,浪费了大量金钱在解梦和向灵媒谘询。佛陀告诫出家人,不可以佛教的名誉从事算命、解梦、占卜等活动。

  四、我们的心识,是过去一切业力的积累。有时候,业力现前时,我们在休息中的意识,会显现某些景象来提醒我们。这些即将发生的事,必定是一件重大的事,因此才会有如此清晰的梦境。这类梦境很少发生,只发生在某些特殊的人身。当我们临终时,某些业力也会同样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梦也可以将两个生活在不同空间的人,以他们强烈的意识相互沟通。当一个人想要与另外个人沟通时,他只要集中精神,以强烈的意识发出信息就可以了,当一个人处于心识非常平静的状态,在梦境中就能接受他人的信息。通常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一瞬间,这是因为人们一般意识的动力并非那么强大。

  六、所有人类都是做梦者,他们把梦视为「常」,其实梦是「无常」的。他们还未发现年老将取代年青、丑陋将取代美貌、疾病将取代健康、死亡将取代生命。在这梦幻的世界里,把无常的一切当作真实。在睡眠中做梦只不过是梦境中的梦境。唯一清醒者就是佛陀与阿拉汉。

  佛陀与阿拉汉不会做梦。前三项梦境不会产生,是因为他们的心识,只获得永恒的平静。第四项的梦境也不会发生在他们身,是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贪欲,没有触发梦境的因素。佛陀是一位大觉者,他放松自己身体的方式与我们的睡眠不同,因此,他不会做梦。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如:德国的歌德说,他最大的创作灵感是来自梦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睡眠中,意识与其他五识完全断绝关系,因此能产生清楚的意识,来启发他们最高程度的创造力。诗人吴德兀次认为,好的诗作是来自最平静的灵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