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学与阿含道[问答篇]
╱杨郁文 主答
杨敏雄:何谓三结断?
杨郁文:三结是指身见结、凝结、戒禁取结。所谓“身见”是指我见、我所见,透过五蕴产生的我、我所见,像认为“肉体是我”.或是认为“肉体是我所”,而认为肉体是我所又分为肉体虽然是我所,而我在其中,或色在我中,如此引申,就产生四种我、我所见,色、受、想、行、识,四乘五得二十,就一共产生二十种我、我所见,就是Sakkayaditthi一一有身见,简称身见。而须陀洹果因为透过缘起、四圣谛的把握,终于肯定没有分别的我、我所。分别产生的我、我所见,透过理智马上反其道而行,我、我所见都袪除了。这种分别的我、我所见就是常、一、绝对、自在,这些概念下的我,以及相应于这个我的外界的我所,这是我们要袪除的,这种身见是“见”所断,不是“修”所断,只要有正见就可以断除。
其次是“凝结”,断凝结就是于法无疑,于佛所说的法,不是所有的一切法,而是苦集灭道、缘起法,已经开法眼,于法无疑,他晓得透过缘起所产生的法终归于灭,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开法眼了,就是见缘起,现观苦集灭道。再来就是“戒禁取结断”,所谓戒禁取结是指不能得到涅槃的修行方法以为可行而在遵守,而成禁取结断是不会用错误的解脱方法来修行。须陀洹果位的人成就这样,反过来说,有这三种能力的人亦能自己肯定自己证三结断而入流——进入圣人的行列。
黄中豪:刚刚说到“开法眼”就是透过缘起到诸有为法终归于灭,请解说一下。
杨郁文:凡是由条件维持的东西,只要条件维持着,东西就不减,反之,维持它的条件一有爱,东西就变,甚至于原来可以看到的都没有了,那就是肯定因果而已,由缘而生起,最后亦由缘而灭,此有故彼有,也可以肯定到此无故彼无。
黄中豪:如何分辨嗔是属于欲界或色界?
杨郁文:我们不需如此精细的分。现在身处欲界,透过六根对六境所产生的不可意境,由不可意境而有苦受,而产生嗔心,于欲界的生活所产生的嗔都是欲界的嗔。
蒋月凤:请问何谓法次法向?
杨郁文:法次法,就是法随法,按照缘起来看,一切事物的演变都有次第性,随着时间上缘起条件的安排,按照步骤把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一具备,简单以表为例:表有很多零件,表匠按照顺序把表装好,顺序或方位装错了,表就不成为表了,这叫法次法,修道或处理事情都一样,甚至佛陀说法,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有其次第,就是法次法说。
黄中豪:请问三十七道品的次第?
杨郁文: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如五根的信进念定慧,这是一定的秩序,有初步的信,然后透过佛法的修行方法,努力修行,提升正念正如的力量,如此更加深其定力,精神集中到某一程度开发智慧,所以,初学佛法的人应以信进念定慧为修行的次第,但是当你达到某一程度的智慧时,你会加强另一番的信心,然后又是另一番信进念定慧的轮转,信根是四不坏净,进根是匹正勤,念根是匹念处,定根是匹禅那或四神足,慧根就是四圣谛。
道的整体性好比你的年龄跟你的身体状况成正比,你的身体、牙齿、五脏六肺、四肢五官的这些活动是互动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道,是苦集灭道的道,是八正道的道。
黄天赐:如何深入阿含经?如何得到原始佛法真正的法益?也就是说不从修行方面或信仰方面去得到解脱,而是从阿含经里的道理去得到真正的开脱,从智慧的这方面去求得阿含的法益?还有,它跟唯识有没有关系?
杨郁文:你问好多主题,我就记得的一一回答,不记得没回答的,你再问。第一、阿含是根本佛法,其他后期的佛法都是透过阿含而代代有大德顺应当时的人而从佛法表现佛法的精神,使当时的人更容易接受佛法,所以不同的时代,佛法有不同的演变,以中论为例,中论以八不缘起为中心,两八不缘起亦为佛法的根本,两八不缘起的内容都在阿含,所以真正读过阿含及中论的人都会有一个结论,印顺法师说过: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概论。这种概论可以说是龙树菩萨消化阿含经以及一部份阿毗昙及早期的佛法,但智慧不够的人看中论会越感困扰,倒不如看阿含。第二、单靠慧根要求解脱是不可能的,因为信进念定慧都要具备,所谓的慧解脱阿罗汉,不是说他没有信进念定,而只是说他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慧根特别增长,所以没有独一的慧根,因为慧根是从信进念定过来。第三、阿含跟唯识没有关连,有一些唯识所强调的是经验之谈,是修禅那的人于内心反省的问题,说出来对于那些没有修禅那或内心反省不够的人并没有什么受用。不过,如果研究过现代心理学的人,我倒建议他透过唯识来认识佛法,但如果就此停留在唯识的阶段,我认为还不够,还要超越。
黄天赐:我的困惑是,我学佛法不是要求解脱或从修行土来了解,而是直接针对阿含经本身所蕴藏的智慧,如何从这些道理去了解而得到智慧的喜悦,像我这样不求解脱而只想得到阿含的智慧,可以吗?
杨郁文:我认为不可以。
黄天赐:那我再请问:贪是什么?
杨郁文:贪,简单的说,是可意境的追求。
黄中豪:可不可以讲一下什么是涅槃?
杨郁文:什么叫涅槃,梵文是Nirvana,巴利文是Nibbana它的字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Ni是离、吹,Va是气,是次熄之意,吹熄贪嗔痴三火为涅槃,杂阿含经有一个涅槃的定义,这个定义如果没有听到或者看到,那就太可惜了,就是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水尽,一切烦恼永尽,意思是说,所有的贪欲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男的贪欲都没有了,不只现在没有,而是永远没有,而嗔恚、愚痴都永远没有,这叫涅槃,也就是熄灭贪嗔痴,这个定义与杂阿含经所要求的所谓无为、涅槃都是这一个定义,不是什么都没有,佛陀在菩提树下就般涅槃了,不是人灭才是般涅槃,而是全部的烦恼都没有了。这些烦恼都没有的时候,肉体不会消失,精神也不会化为乌有,只有大明,没有无明,我们说无明行,是指无明的行而。有无明、有行;没有无明、没有行,那是指没有了无明的行,没有无明的行还有行──明的行,所以有一些人误会涅槃是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什么都没有,还有明啊!所以,吹熄为涅槃的定义。第二、Nir是脱出,vana是稠林,有如登山迷路,东西南北分不清,形容还有贪嗔痴无明这些众生活动的空间,实际就是在稠林里面。而涅槃者走出稠林,佛陀说:我出稠林苦。离开稠林就不能生活了吗?那是一片大好风光啊!出稠林而入涅槃,一样的意思,消灭贪嗔痴就是证涅槃。
朱纪忠:可不可以说不到三禅、四禅就能解脱?
杨郁文:也有。因为甚至在散心的状态下,只要刹那走就能得到慧解脱。进入初禅就舍掉诸欲不书法,舍掉五盖,初禅还有受想,到第四禅有乐受,但还有舍受,还是有受,不苦不乐的舍受,到非有想亦非无想,还有“想”,而唯有第八解脱受想灭,连舍受也不动,也就是没有受蕴的活动,也没有任何下意识的活动即灭受想,连我想、我所想也不动,有这样的体会者要灭我、我所,那更简单了,所以同一个人有慧根,一旦进入灭受想,出走就是俱解脱了。
朱纪忠:四禅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杨郁文:我们修禅定到了第四禅就是这样,第四禅只有不苦不乐受,舍受,又能维持正念正知。定中跟出走的短暂时间定力的余份,有那么样短暂的时间,我们通净舍,没有主客观的分别,我们所说没有主客观的分别,不受的心的下意识的、主观的影响力,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来思考问题。所以由第四禅遍净舍而出定,那力量最高了,因为由初禅到第四禅止跟观的力量在提升;而至四无色定,定约力量一直在提升,而观察的力量一直在降低。佛教徒修上观修禅那需要菩提分,主要是要得到菩提解脱,而不是要神通,不是要禅悦为食,不是要延寿。禅定是考核精神集中力量有多高而已,这样而已。到了第四禅的话,等于说一把刀难得磨到最利的时候,你不用,等到了生绣要用又切不了啦,那人可惜了。所以上观的过程相当于磨刀,而刀是要用来除烦恼丝,或锯掉烦恼丝,不要忘记这样。假使我要修禅那,是为了得到观力而已,不为其他,得到观力为什么?为了将得到所谓解脱智,就是解脱烦恼、干扰我、会束缚我的那些烦恼,一起来我把它弄掉,我要靠般若慧就是这样,说到这里对般若我又要下个定义,不然大家说一样的话,可能内容不一样。
我们不透过识,就没办法有般若。我们再说sabba想,sam是集、共、合、正的意思,我们脑筋有一种力量,把外来的讯息,弄到成为一个概念,或者再思考,有种种概念在连续在活动,概念便是想。两另一个Vin而fiaa,vi-是分别、分析、别离,就是分别智、分别识。我们远远看到一个人,晓得他是一个人,人有人相这是总相,这是其相智,而入走近到一个距离,知道这是中国人、外国人,因为从种种细节来考核而知道,别相的智。而PahR自的Pa-就是超越、超凡的意思,就是解脱的能力,有解脱能力的智慧,而解脱能力的智慧不能离开Sam跟Vi-圣人的想就是般若慧,圣人的识就是般若,因为没有另外第六蕴叫做般若蕴,也就是说圣人也只有五蕴,他的般若涵盖在他的想蕴、识蕴里面,甚至行蕴也可以说,因为他的思考的过程也都没有错误,都在解脱烦恼。我们另外再用《清净道论》的说法,想是所缘的想念,形象的把握,也就是透过内心的分析之后,把握到想,想也是识,我们有什么想,也是识来知道的。慧也就是般若,这个字Pabba,梵文Praj.N-,是“道的现前”。所谓解脱道、见道、在道上行都是靠般若慧,要透过超凡的分别力量来引导,所以说“不分别”这种话,在大乘经典上有,他是站在狭义的字义上在说这话,若把握错了,会意错了,会产生前后不能贯通。
林铭达:我们说阿罗汉有涅槃的境界,那我们平常人有没有涅槃的境界?
杨郁文:我们被打昏了、熟睡了就没有贪嗔痴,意识上没有,下意识还是有。我们说贪嗔痴水尽,把贪嗔痴排除,永远不再有它的活动,这是究竟解脱,若我的睡熟没有,贪嗔痴睡醒就有,这不算。
林铭达:在修行有那种一刹那的涅槃?
杨郁文:那不是,那只是一刹那烦恼的停止而已,那不是涅槃。
杨敏雅:有人自称是得道了,而事实上没有,而他在传法,被传授的人会不会被控制住杨郁文:你有这样的疑惑,我认为你有善根有智慧(众笑)。有信根而没有慧根的人就会一味相信他所认定的高人给他的肯定,这个肯定有好处也有坏处,那就要看肯定的内容。像四沙门果是自己肯定自己,若还要人家来肯定自己,那就资格不够啦,我认为对自称有什么成就的人,可以用几个观察圣人的方法,先来考量他是不是值得我们亲近,若请教他修行方法,对自己的身心的困扰能得到真正的救急,这是最要紧的。(1991.5.5.讲于《新雨》台北道场,本文由谢素凤、陈素玉整理,经编辑室节略。)
(1991.6.《新雨月刊》第46期)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