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3 观贪欲 三 正念观心
本经所列举的第三念处是心念处。“心”是指心理现象,它们又被称之为“行”、“心所”(梵文:cittasamskara ,“mental formations”)。受也是行(心所),但是在第二念处里,我们已经专门讨论过——因为受的范围太广。剩下的是所有其它的心理现象,例如,想(梵文:samjn~a),行(cittasamskara)和识(vijn~ana),它们都是心的作用和即心观心的对象。行(samskara )可以是心理的、物理的或生理的。
佛教各个宗派所列举的心所的数目各不相同。俱舍宗(Abhidharmakosa School)列举了四十六种,成实宗(Satyasiddhi School)列举了四十九种,法相宗(Dharmalaksana School)列举了五十一种。《四念处经》只列举了二十二种心所,包括贪欲(desire)、嗔恚(anger)、愚痴(ignorance)、不镇定(disturbance)、心胸狭小(narrowness)、目光短浅(limitedness)、散乱(lack of concentration)、心不自在(lack of freedom)、昏沉(dullness and drowsiness)、焦虑(agitation)、掉悔(remorse)、疑惑(doubt),以及它们的对立面:不贪(not-desiring)、不嗔(not-hating)、不痴(non-ignorance)、镇定(non-disturbance)、宽容(tolerance)、目光远大(unlimitedness)、定(concentration)、心得自在(freedom)、不昏沉(absence of dullness and drowsiness)、不焦虑(absence of agitation),不疑惑(absence of doubt),此外还包括正念(mindfulness)、嫌恶(distaste)、安祥(peace)、喜悦(joy)、轻安(ease)、舍(letting go)。本经的第二种版本多列举了一种心所:不净(impurity),它可以包括其它被认为是不干净的心所。第三种版本认为感官欲求(sensul craving)是不同于贪的一种心所。所有这些心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作为我们即心观心的对象。
即心观心的练习与即身观身、即受观受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正念地观察那些被称之为“心所”的心理现象之生起、存在和消失。为了看清它们的本质、它们过去的根源和将来的后果,我们借助于有意识地呼吸,去辨认出它们,并且深入地观察它们。我们应该记住,当正念之灯被点亮的时候,作为观察对象的心所就会自然而然地朝健康的方向转化。
练习13 观贪欲
诸比丘,彼贪欲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贪欲炽盛”。彼心离贪欲,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贪欲”。彼嗔恚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嗔恚炽盛”。彼心离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嗔恚”。彼愚痴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愚痴炽盛”。彼心离愚痴,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愚痴”。彼心念镇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镇定”。彼心念不镇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镇定”。彼心念散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散乱”。彼心念不散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散乱”。彼心志广大,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广大”。彼心志狭小,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狭小”。彼心智能趋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能趋上”。彼心智不能趋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不能趋上”。彼心力集中,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集中”。彼心力散漫,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散漫”。彼心得解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得解脱”。彼心不得解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不得解脱”。
贪是指执着于不健康的渴求。有五种感官贪欲,即财、色、名、食、睡,它们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贪欲连同其它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痛苦,能够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制造障碍。
无论什么时候,当修行者的心念转向了贪欲,他(她)应该对这种心念立即生起觉照:“这是贪求财富的心。这是色心。这是功名心。这是贪求财富的心产生的根源。这是由色欲所引起的痛苦。”
《四念处经》教导我们说,当贪心不存在的时候,修行者同样要观察到它的不存在。我们可以这样练习:“此刻,我无贪求财富之心;此刻,我无色心;此刻,我无功名心;等等。这是不贪求财富之心的根源。这是不贪求功名之心的根源,等等。这是因心不贪财而产生的轻安的感觉。这是由心不求功名而产生的轻安的感觉,等等。”
佛陀常常说,很多人把欲望和快乐混淆了。在“Magandiya Sutra”(南传佛教《中部》第75经)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得了麻风病,他被迫住在森林里,全身刺痒得要命,非常痛苦。他挖了一个坑,往里面填满了干柴,然后把干柴点着了。当火焰变成了火红滚烫的木炭的时候,他站在坑边,把胳膊和腿伸到火坑上去烤。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的痛苦就得到了缓解。如果他不用炭火来烤自己,在这样的日子里,他的痒就变得无法忍受。几年以后,他的病奇迹般地治好了,于是他回到村庄里去住。
有一天,他到森林里去,看见很多麻风病人围坐在一堆炭火旁,张开四肢烤火,他为他们感到无限遗憾。火炭热极了,他根本无法靠近。如果有人把他拽到坑边,让他在火炭上烤烤他的身体,他会非常痛苦。在过去的时光里,用木炭烤火曾经带给他快乐和安慰,现在却成了一种大痛苦的根源。佛陀说:“贪心也只不过是森林里的一个火炭坑。只有那些病人才会视贪心为快乐。”佛陀出家以前,他曾经尝试过一段努力去满足五欲的生活,所以他的话是经验之谈。他说,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少欲知足的生活,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享受身心内外的很多奇迹。
经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跋帝亚(Baddhiya)比丘观察他的无贪之生活的时候,他感到快乐而轻松。一天夜里,当跋帝亚在竹林精舍的一棵树下禅坐的时候,他突然大叫了两次:“快乐啊!快乐啊!”第二天上午,另一位比丘向佛陀报告了此事,他认为跋帝亚比丘是后悔失掉了作地方长官的高位。那天下午讲法之后,佛陀派人找来跋帝亚,问他:“昨天坐禅时,你喊了两次‘快乐啊!快乐啊!’,这是真的吗? ” 跋帝亚回答说:“世尊,是真的,昨天晚上我的确喊了两次‘快乐啊!’”
佛陀问他:“为什么?请告诉大众。”
跋帝亚回答说:“世尊,我做地方长官的时候,生活奢华,很有权势。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有一大群卫兵前呼后拥地保护我。我的官邸内外日夜都有士兵把守。尽管如此,我却总是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没有安全感。现在当了比丘,我独自一人走进树林,独自一人坐在树下,独自一人睡觉,无席无垫,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感到有任何不安和恐惧的感觉。我感到极其轻松、喜悦和安祥,这是我作地方长官时从未有过的事情。我不怕刺客也不怕小偷,因为我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小偷偷,或值得刺客抢。我就象这森林里的一只鹿,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在。昨天晚上的禅坐的时候,我清晰地体验到了这种轻安的感觉,这就是我提高嗓门大叫两次‘快乐啊’的原因。如果我干扰了哪一位同修,我真诚地道歉,世尊。”
佛陀表扬了跋帝亚比丘,对大众说:“在知足和无畏之道上,跋帝亚比丘正取得坚实的进步。他的喜悦感受,即便是天人也会羡慕。”
在唯识宗里,“无贪”——不贪求什么东西,被列为十一种善心所之一。无贪是喜悦和轻安的基本条件。当跋帝亚比丘过着简单的生活的时候,他体验到了这些感觉。简单就是少欲知足。无贪是真正快乐的基础,因为真正的快乐一定包含着喜悦和轻安这些要素。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