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敦煌写本《观心论》校勘

发布时间:2023-12-04 11:27:05作者:常识

  敦煌写本《观心论》校勘

  宗性

  《观心论》一卷,唐·慧琳(737—820)撰《一切经音义》卷第一百载:“观心论者,大通神秀作。”(T85,931页, a)有铃木大拙五本对校(1971年岩波书店《铃木大拙全集》别卷一。

  五本即敦煌写本S2595、龙谷本、金泽文库本、朝鲜版本、日本流通本)。 近有西口芳男整理的《敦煌写本七种对照〈观心论〉》问世(花园大学禅学研究第七四号抽印本〈一九九六、三〉七本即P4646、龙谷本、S2595、S5532、S646、P2460、P2657)。在五本对校本和七本对校本中,S2595和龙谷本是重叠的。因此,《观心论》实际共有十种写本。在五种用来对校的本中,以朝鲜版本比较完善。在七种用来对校的本中,以P4646比较完整。此次校勘,在铃木氏和西口氏的基础上,以P4646为底本,以朝鲜本为辅助,另参照龙谷本、S2595(大正藏85卷所收)、S5532、S646、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共八种写本,重新标点、校勘,力求切实。

  (1) 问: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名为最要。

  (2)又问:云何观心[1]一法能摄诸行?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行具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而始生[2]。栽树者存根而始生;伐树者去根而必死。了心修道,则省力易成;不了心者所修,乃费功而无益。故知[3],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4]。

  校记:

  [1] 原本“何”字后有“云”字,今依龙谷本删除;“观心”二字,今依文义所加。

  [2]“皆悉依根而始生”一句,原本作“皆悉自心根本生长”,今依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作“如”字,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原本作“法”, 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又问: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于四大五阴本空无我[1],於空无我中了见自心,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染心,二者净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二种之心,法尔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合,本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随缘造业,受具缠缚,则名[2]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3]为五荫重云所覆,犹如瓶内灯光,[4]不能显了。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既觉性也。但自觉觉他,智慧[5]明了,离其所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校记:

  [1]“本空无我”四字,原本无,今依朝鲜本所加。

  [2]原本作“凡”字,今依S646本、朝鲜本改正。

  [3]原本作“止”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改正。

  [4]原本“不”字前有一“故”字,疑是重复,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删除。

  [5]“慧”原本作“惠”,以下凡“惠”,皆改为“慧”。不另加注。

  (4) 又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一切诸恶,以何为根?

  答曰: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沙众恶,无量无边,取要言之,皆因三毒,以为其本。三毒者,即贪嗔痴是也。此三[1]毒心,自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2]一,所生枝叶,其数无量。[3]彼三毒根中,有诸恶业,百千万亿於前,不可为喻。如是三[4]心,於本体中,自为三毒。若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其六贼者,则名六识也。出入诸根,贪着万境,能成恶业,损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及以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又如[5]江河,因小[6]泉流,涓流不绝,乃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则众恶皆息。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7]。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校记:

  [1]原本无“三”,今依朝鲜本、S2595、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作“见”,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S2595(T85)、P2460改正。

  [3]原本作“其无量数”,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改正。

  [4]原本“三”字作“本”字,今依龙谷本、S5532、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原本作“有”,今依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本改正。

  [6]原本作“少”,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7]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S2595(T85)、S2460改正。

\

  (5)又问:三界六趣,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云何免彼无穷[1] 之苦?

  答曰: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则无三界。其三界者,即是三毒也[2],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由此三心,结集诸恶,业报成就,轮回不息,故名三界。又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校记:

  [1]原本无“无穷”二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其三界者,即是三毒也”一句,原本作“三毒者”,今依龙谷本、S2595(T85)、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又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若有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1]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所为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於天[2]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3],未免嗔界,生於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畜[4]生道。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善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则名解脱。

  校记:

  [1]原本作“顺”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原本作“六”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作“增”,今依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原本作“毒”,今依龙谷本、P5532、P2460、朝鲜本、S2595(T85)、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

  改正。

  (7)又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1]阿僧只劫,无量勤苦,乃成佛道,

  云何今说,唯除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佛说三大[2]阿僧只劫者,汉言不可数。此三毒心,於一念中,有[3]恒河[4]沙众恶,一念中皆为一劫。恒河沙者,不可数也。真如之性,被三毒之覆障,若不超彼三世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得解脱也?今者能除贪嗔痴等三种毒心,是则名为[5]度得三大[6]阿僧只劫。未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7]阿僧只劫秘密之说,遂言成佛[8]历劫未期,岂不疑误[9]行人,退[10]菩提道也。

  校记:

  [1] 原本作“代”,今依龙谷本、P2460、日本流通本改正。

  [2]同上,今依S2595(T85)、日本流通本更改正

  [3]原本无“有”,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4]原本作“阿”,今依文义更正。

  [5]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原本作“世”,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原本作“种”,今依龙谷本改正。

  [8]原本无“佛”,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9]原本作“悟”,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原本无“退”,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8)又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1]净戒,行[2]六波罗蜜[3],方成

  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3]?

  答曰:[5]三聚[6]净戒者,即制[7]三毒心也,制一一毒心[8],成无量善。聚者会也[9],以制三毒,即有三无量[10]善,普会於心,故名三聚[11]净戒也。六波罗蜜者,即六根也 。波罗蜜者[12],汉言达彼岸。以六根清净,[13]不染世尘,即是度[14]烦恼河[15],至菩提岸也,故名六波罗蜜。

  校记:

  [1]原本作“趣”,今依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原本无“行”,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蜜”原本作“密”,以下凡“密”皆改作“蜜”。另不加注。

  [4]原本作“觉”,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答曰”原本无,今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6]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原本作“则离”,“即制”依龙谷本、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制一一毒心”一句,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9]“聚者,会也”一句,原本作“趣贪者也”,今依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原本作“碍”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1]原本作“趣”,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波罗蜜者”一句,原本无,今依S2595(T85)、P2460、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3]原本“不”前有“则”,今依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4]“是度”,原本作“出”,今依龙谷本、P2460、日本流通本改正。

  [15]原本作“可”,今依P2460、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又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

  度一切众生。今[1]者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所乖也。

  答曰:佛所说三毒者:对於贪毒,誓断一切恶,故[2]常修戒;对於嗔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修定;对於痴毒,誓度一切众生,故[3]常修慧。由[4]持如是戒定慧等三聚净戒[5],故能超彼毒恶业报,即[6]成佛也。以制三毒,则诸恶消灭,故名之为断。以能持三戒,则诸善具足,故[7]名之为修[8]。以能断能修[9],则万行成就,自他俱利[10],普济群生,故名之为度。故[11]知所修戒行,不离於心,若自心[12]清净,则一切众生悉皆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净故,一切众生[13]悉皆清净。又云:欲净佛土[14],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制得三种毒心,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校记:

  [1]原本无“今”字,今依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所加。

  [4]原本无“由”字,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5]“三聚净戒”原本作“三种净法”,今依龙谷本、P2460、金泽文库本、及上下文义改正。

  [6]原本无“即”字,今依S2595(T85)所加。

  [7]原本无“故”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所加。

  [8]“修”原本作“戒”,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能断能修”,原本作“修能断”,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0]原本无“俱”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原本“利”后有“已”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1]原本无“故”字,今依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2]原本无“心”字,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3]“众生”原本作“功德”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14]“欲净佛土”一句,原本作“欲得佛”,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P2460改正。

  (10)又问: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1]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2]六波罗蜜,若为通会[3]六度者,其义云何?

  答曰:欲修六度,当净六根,欲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心无顾悋,名为布施。能禁耳贼,於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4]鼻贼,等诸香嗅,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 ,不贪邪味,赞咏讲说,无疲厌心,名为精进。能降身贼,於诸触欲,心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摄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乐诸功德,名为智慧。若能永除六贼,常修净六根,是名六波罗蜜行[5]。又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如船筏,能运载众生,达於彼岸,故名六度。

  校记:

  [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原本无“名”,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六度”前有“又”字,今依龙谷本删除。

  [4]“伏”,原本作“除”,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若能永除六贼,常修净六根,是名六波罗密行”一句,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所加。

  (11)又问:经言[1],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既[2]如是先因食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耶[3]?

  答曰:诚如所言,无虚妄也。必因食[4]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真如清净法乳。三斗者,即是三聚净戒。六升者,即六波罗蜜。佛[5]成道时,食如是法乳,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於世间淫欲和合不净之牛膻腥乳者,岂不成[6]谤误[7]之甚也!如来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也!经[8]所说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糟糠麦豆,不与特牛同群,身作紫磨金色。此牛者,即卢舍那佛也。以大慈大悲怜愍[9]故,於清净体中,出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一切求[10]解脱者。如是真牛[11]清净之乳,非但[12]如来饮之成佛道,一切众生若食者,皆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也!

  校记:

  [1]“经言”原本作“所说”,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既”,原本作“则”,今依文义改正。

  [3]原本无“耶”,今依文义所加。

  [4]“食 ”,原本作“飡”,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原本无“佛”,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所加。

  [6]“成”,原本作“诚”,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误”,原本作“悟”,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经”,原本无,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9]“怜愍”,原本作“怜敏”,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解脱”前,原本有“清净”,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1]“牛”,原本作“中”,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12]“但”原本作“真”,今依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又问:经中所说,佛令[1]众生修伽蓝,铸形像,烧香,散花,燃[2]长明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岂不[3]虚妄也?

  答曰:佛所说经[4],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所以假有为事,喻无为理。若不修[5]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西国梵言,此地[6]翻为清净处。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则名为修伽蓝也。

  又铸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为[7]求佛道,所谓[8]修诸觉行,仿[9]像如来,岂唯[10]铸写金铜之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智慧为工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11]样,熔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中,如教奉行,以无[12]缺漏,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法[13]身,非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则然言成就功德。

  又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香也。薰诸秽恶,悉令消灭。其正法者,有五种体。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决定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於身心,内外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觉照常明[14],通达[15]无碍。如是五[16]香,世间无以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宝香,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今时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於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者,希望福报,云何可得?

  又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演说正法,流[17]功德花[18],饶益有情,散沾一切,於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19]佛所称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令诸众生,剪截绘采,伤[20]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21]戒者,於诸大地,森罗万象,不令触犯。误触犯者,犹[22获大罪,况复今者,故毁禁[23]戒,伤损万物,求于福报,欲益反损,岂有是乎!

  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智慧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24]如灯火常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25]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然百千灯,以一灯续明,明终不尽,以无尽故,号曰长明。过去有佛,名为燃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着有为,遂然世间酥油之[26]灯,以照一室,乃[27]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一光,尚照万八[28]千界,若身光尽照,则[29]普遍十方。岂假如是世俗之灯,以为利益。详察斯理,应不然乎!

  又[30]六时行道者,所谓[31]六根之中,於一切时,常行佛道。佛[32]者觉也。调伏六根[33],净行长时不舍,。名六时行道。

  塔者身也。常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圣僧,如是行道,即得涅槃。求解脱者,不会斯理,何名行道?窃见今时钝根之辈,曾无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於真性,一无利益,迷误之甚,诚可愍叹!

  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其理[34],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整[35]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於诸[36]戒行,如[37]法护持。必须禁六情,制三毒,勤觉察身心,了如是义,可[38]名为持[39]斋也。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如来[40]正法,欢喜奉行[41]。二者禅悦食,所谓风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42]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之净食,名为斋食。若复有人,不食[43]如是五种[44]清净食,言[45]持斋者,无有是处。言断[46]食者[47],断[48]於无明恶业之食。若则触者,名为破斋破戒[49],云何获福。或有迷愚,不悟斯理[50],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了无惭愧。唯断外[51]食,自谓持斋,何异痴人见烂坏死尸,称言有命,必无是处。

  又礼拜者,当须如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恒不舍,事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如法礼拜。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52]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以恭敬故[53],不敢毁伤,以屈伏故[54],无令纵逸。若能诸恶永灭,善念恒存,虽不见相,常名礼拜。其事法者[55],即身相也。为欲令诸世俗表谦下心,故须屈伏外,心示恭敬相[56]。用之则显,舍之则藏,举[57]外明内,以相应也。若复不行理法,唯执事门。内则故纵贪痴,常为恶业;外则空现身相,何名礼拜?无惭於圣,徒诳於凡,不免沦堕,岂成功德?既无功德[58],云何求道?

  校记:

  [1]原本无“令“,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燃”,原本作“然”,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原本无“岂不”,今依P2460改正。

  [4]原本无“经”,今依P2460、P25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5]原本无“修”,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6]“地”,原本作“智”,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改正。

  [7]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所加。

  [8]“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仿”原本作“肪”,今依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唯”,原本作“遣”,今依P2657改正。

  [11]“模”,原本作“画”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无”,原本作“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3]“法”,原本作“色”,今依朝鲜本所改。

  [14]原本无“明”,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5]原本无“达”,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6]原本“五”后有“者”,今依S2595(T85)、朝鲜本删除。

  [17]“流”,原本作“说”,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8]“花”,原本作“者”,今依S2595(T85)、S5532、S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9] 原本“佛”前有“也”,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20]“伤”,原本作“复”,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1]原本无“净”,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2]原本无“犹”,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3]原本无“禁”,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所加。

  [24]“喻”,原本作“谕”,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5]原本无“无明”,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6]“之”,原本作“乃”,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7]“乃”,原本作“之”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8]“万八”,原本作“八万”,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29]原本无“则”,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0]原本“又”后有“问”,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3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2]原本无“佛”,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3]原本“六根”后有“六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34]“当须会意,不达其理”一句,原本作“当达其理”,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35]“整”,原本作“愍”,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改正。

  [36]原本无“於诸”,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7]原本无“如”,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8]原本无“可”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39]原本无“持”,今依龙谷本、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0]原本无“来”,今依S2595(T85)、朝鲜本所加。

  [41]“行”,原本作“公”,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2]原本“所谓”后有“愿”,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食“,原本作“飡”,今依龙谷本、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4][44]“五种”,原本作“五味”,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5]“言”,原本作“躬”,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6]“断”,原本作“斯”,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47]本无“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8]本无“断”,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49]“若则触者,名为破斋破戒”一句,原本作“若转读者破斋”,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50]“不悟斯理”,原本作“不斯道理”,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1]原本“外”后有“道”,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52]“谓”,原本作“为”,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3]原本无“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54]原本无“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55]原本无“者”,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所加。

  [56]“示恭敬相”,原本作“恭敬”,今依S2595(T85)改正。

  [57]“举”,原本作“觉”,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58]“功德”,原本作“所得”,今依P2657改正。

  (13)又问: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於事法,功德始成,若唯观心,可相应不?

  答曰:洗浴众生者,非世间有为事。世尊当尔[1],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是故假诸世事,比喻真宗,隐说七事供养功德。

  其七事者:第一净水,二者然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枝,五者纯灰,六者苏膏,七者内衣。举此七事,喻於七法。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洗浴庄严,能除三毒无明垢秽。其七法者:一谓净戒,洗荡愆非,如清净水,洗诸尘垢;二谓智惠,犹如然火,能[2]温其水;三谓分别,简异诸恶,犹[3]如澡豆,能除垢腻;四谓真实,断诸妄语,如嚼杨枝,能消口气;五谓正信,决无疑虑,如灰磨身,能避诸风;六谓调柔,和诸[4]刚强,犹[5]如苏膏,通润皮肤;七谓惭愧,悔诸恶业,犹[6]如内衣,遮蔽[7]丑形。如上七法,并是经中秘密之义。如来当尔[8],为[9]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悟解。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然智慧火,温净戒汤,洗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当尔[10]比丘,聪明利智,皆悟佛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今时众生,愚痴钝根,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11]依经,岂非误[12]也?且真[13]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埃,本来无相,岂可将有碍水,洗无为[14]身?事不相应,云何可得?若言碍身得[15]清净者[16],当观此身,[17]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并间,内外充满。若洗此身求於净者,犹如洗堑[18],泥尽则应停。以此验之,明知外洗非佛说也。

  校记:

  [1]“尔”,原本作“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2]原本无“能”,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犹”,原本作“由”,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4]原本无“诸”,今依龙谷本、S2595(T85)、S5532、P2460、P2657所加。

  [5]“犹”,原本作“由”,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犹”,原本作“由”,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7]“蔽”,原本作“弊”,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改正。

  [8]“尔”原本作“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9]原本无“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0]“当尔”,原本作“当令”,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1]“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误”,原本作“悟”,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3]原本无“真”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4]“为”原本作“碍”,今依龙谷今本、S2595(T85)、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5]原本无“得”,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16]原本无“者”,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所加。

  [17]原本“因”前有“元”,今依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18]“堑”,原本作“墼”,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4)又问:如经所说,念佛必得解脱。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 ,求於解脱?[1]

  答曰: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2],若不了义,即为邪念。正念念[3]佛,必得往生净国,邪念云何达彼岸?佛者觉也,所谓[4]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5]也,所[6]谓坚持戒行,不忘[7]精勤,了如来义,名为正念。故知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因筌求鱼,得鱼忘[8]筌,因言求意,得意忘[9]言。既称念佛之名,须行念佛之体。若心无实体,口诵空名,徒念虚功,有何成益?且为诵之与念,名义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徒心起,名为觉行之门[10],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11]求福,终无是处[12]。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此观之,乃知事相非真正也。故知过去诸佛所修功德,皆非外说,唯只论心。心是众善之源,心是万恶之主。涅槃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成,识关津者,何忧不达。

  校记:

  [1]原本无“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於解脱”?一句,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2]原本无“了义为正”一句,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3]原本无“念”今依文义所加。

  [4]“谓”,原本作“为”,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5]“忆”,原本作“亿”,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6]原本无“所”,今依龙谷本、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7]“忘”,原本作“妄”,今依S2595(T85)、S5532、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8]“忘”,原本作“妄”,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9]“忘”,原本作“妄”,今依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0]原本无“之门”,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所加。

  [11]“相”,原本作“着”,今依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改正。

  [12]“处”,原本作“乎”,今依龙谷本、P2460改正。

  (15)窃见今时浅识,唯执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损水陆,妄营像塔,

  虚役人夫,积木叠泥,图青[1]画绿[2],倾心尽力,损己迷他,末解惭愧,何曾觉悟?见此有为[3],勤勤执着,说於无为,兀兀如迷。且贪目下这小慈,不觉[4]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诈言获福?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常明,绝三毒永使消亡,闭[5]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悉皆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法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而论心,详其少分。说偈曰:

  嗔是忍辱花,喜是忍辱果。

  花来便摘却,果来无处坐。

  校记:

  [1]“青”,原本作“舟”,今衣S2595(T85)、S5532改正。

  [2]“绿”,原本作“像”,今依S2595(T85)、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改正。

  [3]“见此有为”,原本作“有此”,今依P2657及文义改正。

  [4]原本“觉”后有“入”今依龙谷本、S2595(T85)、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日本流通本删除。

  [5]原本无“闭”,今依P2460、P2657、朝鲜本、金泽文库本所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