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的意义
──九十五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一)
今天是禅七第六天,在这六天中有没有坐到一支好香?什么是一支好香?就是坐在这里很清楚、很明白,身体不在了,禅堂也不在了,只有这念心。这念心由相对达到绝对、由粗到细,超越了时间,这念心是无住心,是人人本具的清净心、无为心现前,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了。听到引磬一响,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下座时感到身心很宁静、很喜悦,这就是一支好香。坐到了好香,不要执着,还要继续用功;没有坐到好香,也不要烦恼,只要继续用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过去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有前前才有后后,就如吃饭一样,吃到最后的半碗饭才吃饱,不能说之前吃的都没用,如果没有之前吃的,最后怎么会吃饱?打坐、修行也是如此,平时诵经、持咒、参加法会、护持道场,现在来打坐用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坚持到了最后,自然而然心就清净了、这念心就不动了,好香就现前,这是求也求不到的。《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契入无为法,就能超凡入圣。
佛法的道理一是有为,一是无为。平时修善积德,功德法财属于有为,属于福报;在禅堂静坐用功、返照自性,属于无为,只有当下这念心,就是智慧。没有过去的熏修,福德因缘不具足,要想来参加禅七也不容易,所以修行要福慧双修。
打坐就是调身、调心、调饮食、调睡眠,管理自己。佛有十种称号,其中之一就是调御丈夫。修行就是要能够调御自己,调心,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最后善念也不执着,归于无念;调口,口只讲好话,不讲坏话,管理自己的口;调身,身体也要管理,不应该做的事绝对不做。这些都能做得到,善调身心,这一生就能解脱。管理自己,先要有正确的知见,若不了解道理,就没办法管理自己,乃至懈怠、放逸,认为吃喝玩乐是正常的,久而久之积非成是,不应该做的也就成为习惯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以前不抽烟的人,慢慢抽烟上瘾了,时间一久就认为那是正常的,说他抽烟不对,他反而搬出一大堆理由。
学佛就是要把习气转过来,「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平时很少打坐,就是生,现在禅七一坐下来,腿又酸又麻又痛,心烦意乱,就认为:「打坐太辛苦了,修行何必这么苦?种个善根就好了!」因此就打退堂鼓。要知道,打坐先要定得下来,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始终是没办法得到禅悦。因为打坐这个法门以前很少熏修,很生疏,现在要生处转熟,静坐七天,慢慢地勉强自己,由勉强成了习惯,由习惯就变成了自然。以前喜欢动,这双腿带我们到处跑,甚至走小路,到黑暗的地方,做了很多坏事。身体喜欢动,就造业;心喜欢动,就打妄想;口喜欢动,就恶口、两舌、绮语、妄言,造了很多罪,现在要把它调过来,熟处转生。过去几十年都在过这种生活,我们现在要把它转过来,就是「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儒家说:「克念则圣,罔念则狂。」「克念则圣」,能够克制自己的恶念、妄念,就可以超凡入圣。克念,检讨反省,绝对不造恶业,心不起贪、瞋、痴,只起善念,绝对不起恶念;口只讲好话,绝对不讲坏话;身体只做善事,绝对不做坏事,心当中就是清凉。「罔念则狂」,放纵自己的念头、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是凡夫,狂妄的凡夫就会堕落。所以佛教与儒家圣贤所讲的话,理是相同的,差别在于有深有浅而已。
--------------------------------------------------------------------------------
(二)
禅七是究竟的法门,禅宗讲打禅七,净土宗讲打佛七,道理是一样的。什么是打禅七?什么是打佛七?「打七」有事、有理。七就是七天,为什么不是八天、九天、一个月?因为要闭关一个礼拜以上并不简单,在事上来讲,腾不出这么长的时间。此外,时间太短也难以达到效果,就像烧开水一样,这一锅水刚刚有了暖气,还没烧开就要停止了。我们打坐也是如此,一天、两天时间太短,一个月、二个月时间太长,所以七天刚刚好。譬如煮饭,需要半个钟头才能煮熟,煮过头就烧焦了;若煮不到半个钟头,饭还是生的,也没有用。所以从事上来讲,七天刚刚好。
就理上而言,「七」是指第七识。从唯识学来讲,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识是前五识,第六识就是想东想西、精打细算,第七识就是执我。例如看到一只手表,是金表、是名牌,这是第六识在分别;花钱买这只手表要几十万、几百万,自己没有钱,干脆来个顺手牵羊,就把手表放到口袋里去了,这是第七识在作用。无论善、恶,都是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就落在第八识,所以第八识又称为含藏识,我们从过去生到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善善恶恶,通通在第八识当中,有因就有果,没有哪一个逃得掉。所以,佛经讲:「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人、做事就找到一个方向了。因此绝对不要做坏事,现在做坏事声名扫地,乃至于家败人亡,未来还要受恶报。
打禅七就是在转识成智,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所谓冤亲平等,无论男众、女众,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法讲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虽然每个人都能成佛,如果不去努力,不去转识成智,不修善断恶,不藉由打坐净心、定心,那么还是薄地凡夫一个,仍会堕落、轮回,这就是不平等了。虽然如此,佛性还是存在,这又是平等的。所以佛法是绝对的智慧,真正讲民主的鼻祖就是释迦牟尼佛。
--------------------------------------------------------------------------------
(三)
我们坐在禅堂里就是要明心见性,这念人人本具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成了菩萨,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现在在这里静坐,虽然没达到绝对的心、清净的心,但是也和十方诸佛的心一样,不曾减少一丝一毫。
以唯识的角度来讲,第八识是含藏识,什么善恶种子都有,所以一打坐静下来了,就会看到很多的境界,这些境界并不是外来的,就如晚上做梦一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八识田中的种子所显现。如果用照相机来比喻,我们的眼睛就像照相机的镜头,镜头一扫,外面所有的东西都入到镜头里面。我们的第六意识则是在分别哪个影像好、哪个不好。第七识则一一执取。照相机的快门一按之后,外面一切好的、坏的境界通通落入八识田中。第八识就好象胶卷,一落入第八识,要把这些影像洗掉,那就要转识成智,使八识成为真空、妙有。如何将八识田胶卷中的种子洗得干干净净呢?就要靠打坐、诵经、持咒、忏悔。
打坐时看到种种境界现前都不要理它,因为是八识田中现出来的。看到佛祖向你微笑,不要理它;看到喜爱的人出现了,不要理它;看到亲戚朋友来了,也不要理;乃至于看到七宝宫殿、重重山水,也不要理它,这些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要体悟的这念心是本具的,就好比把胶卷洗得干干净净的,里面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有。所以,我们打坐就是养成这功夫。《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打坐时,看到好的、坏的都不理它,觉性一定要存在,若心跑掉了,就容易打瞌睡、打妄想,昏昏沉沉,起不了作用,只是身体在坐。因此,善调身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使自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打禅七。
打佛七,也是同样的道理,用这一句佛号作为方便,对治昏沉、对治妄想。昏沉来了,「阿弥陀佛」,不要昏沉;妄想来了,「阿弥陀佛」,把妄想念掉。念了以后,这句佛号也不要执着,最后仍要归于本心,归于无念。「万法归宗」,明白了这个道理,行住坐卧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
--------------------------------------------------------------------------------
(四)
祖师大德有一首偈子,将八识比喻为八个兄弟:「八个兄弟一个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在外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八个兄弟都在一心中,「一个伶俐一个呆」,第六意识是最伶俐的,很会精打细算,「呆」指的是第八识,就像是仓库的看守员。前五个兄弟「眼、耳、鼻、舌、身」识在外作买卖,客人来了,要去招待客人,东西少了,就要去买东西,到外面交涉,这是前五识,在外面跑堂、作买卖。眼一看到有好东西,马上就通知第六、七、八识。「一个在家把帐开」,精打细算的第六识结帐后,就把帐交给第七识,最后就送到八识仓库里去了。「八个兄弟一个胎」,八识都是我们这念心,但为了方便为大众讲解而用了种种譬喻,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讲,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要如何才能管理自己,以转识成智、转染成净?
平时我们都是在起心动念,善念、恶念、杂念……没完没了,禅七当中要做到无念,一进禅堂,修数息观对治妄想,妄想没有了,也不需要再数息了,因为数息是一种方便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如同药方,是对治的方便法门,药是用来治病的,病治好了,就不需要吃药了。所谓「药无贵贱,治病者良」,最贵的药不一定有效,例如感冒的时候,吃最贵的补药也达不到效果,因为不对症,反而用便宜的阿斯匹灵比较有效。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为令大众了解种种道理,演说的法有深亦有浅,众生的根器有上根、中根、下根,有些人听不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法门,就告诉他礼拜、忏悔的方法,「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句,福增无量」。其实,念佛也是不简单的,佛法有事、有理,上根的人,了解念佛是对治烦恼的方便,内心起了烦恼,念一句「阿弥陀佛」,烦恼就没有了;昏沉时,念一句「阿弥陀佛」,提醒自己不要打瞌睡。阿弥陀佛是指我们本具的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念阿弥陀佛是在以名昭德,目的是唤醒自己本具的良知良能、唤醒自己本具的觉性,所以念阿弥陀佛,也是对治烦恼的药方。但是,对不懂佛法、下根的人这么讲,他可能就不来信佛法了;要是跟他说念佛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庇佑,可以消灾延寿,他就很愿意念佛。讲法虽然不一样,却都能得到好处。
--------------------------------------------------------------------------------
(五)
念佛,主要在对治自己的烦恼,念佛就是提起一句佛号来返照自心。念一句佛号之后,心中没有烦恼、妄想、昏沉,就继续坚住正念,正念就是佛,无念就是佛。
以前有一位居士,每天都很精进地念几万声佛号,有一回孩子哭闹不停,怎么劝都不听,于是这位居士就拿起念珠来打孩子,而且还边打边念「阿弥陀佛」。我们想想看,念佛怎么还发脾气拿念珠打人呢?这就是不了解念佛的目的。脾气一来,念一句「阿弥陀佛」,气就消了,念佛的目的是在这里。一般人都有贪、瞋、痴的烦恼,例如贪财、贪吃、贪睡,起了贪心,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贪心转过来了。念佛就是净心、定心,转识成智,这个道理明白了,任何时刻佛都在我们身边。正念就是佛、无念就是佛、慈悲心就是佛,觉察、觉照、平等心就是佛,既然如此,到哪里去找佛?找不到的。坐下来,把心静下来,心清净了就是佛。
修行就是要转识成智,打坐、礼佛、经行,这是在转前五识。如何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平时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有了过失,知道检讨反省,静坐思惟,就是在转第六识。打坐时一念不生,就能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打七就是在打第七识,第七识不平等,所以要转识成智。如何去转?相信人人都有佛性,用平等心看待大众,平等心就是佛,尊重心就是佛。以前有一位国王邀请出家众去应供,但守门的人总是阻拦穿著破旧的法师,不允许他们入内。有个出家众为了应供,特地向同参道友借新衣服来穿,到了会场正要开始吃饭时,这个出家众就先将饭菜供在新袈裟前,旁人问:「师父!您为什么将饭供养袈裟呢?」法师说:「没有这件袈裟,我今天没办法来应供啊!守门的人只让穿著好衣服的法师接受应供,所以我今天能来应供,要感谢这件袈裟!」像这守门人的心态就是不平等,因为不管穿好的、坏的,人人都有佛性。
由于走路容易打妄想、睡觉容易昏沉,所以用静坐的方法最适当。打七就是在打第七识,就是用静坐的方法来转识成智。静坐的目的在净心、定心、明心,心无杂念,不想东想西、不患得患失,才能定心。如何明心?静坐时,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清明在躬,不能打瞌睡,一打瞌睡就糊里糊涂,心就不明了。平时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这样就能找到一条菩提大道。
--------------------------------------------------------------------------------
(六)
什么是佛?什么是道?这当中有究竟说法,也有方便说法。今天在禅堂里开门见山地讲,无念就是佛,有念就是众生,达到无念,才能契入菩提、涅槃的境界。此外,不但要无念,还要不打瞌睡,这念觉性不能迷失。
一般众生都不知道无念,一生总是在有念当中过日子。《六祖坛经》讲:「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打坐时不但不起恶念,连善念都不起,起恶念如同浑水中起了波浪,起善念就如清水里起了波浪,不论是善念或恶念都不对,有念,心就没办法像明镜一样光明。离开有、无两边,这念心就是正念。我们现在先学无念,如果以为达到无念了,心当中还有一个执着无念的念头,这也不对,所以,最后「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不执着有念,也不执着无念,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觉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昏沉、妄想,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明白这些道理,打七才有意义。
依《禅宗永嘉集》所说,我们静坐的时候有五种念头,这五种都是妄念。第一、故起念,故意起一个念头,例如,初初到禅堂打坐时,腿酸、腿麻、腿痛,始终定不下来,为了转移这些烦恼,就故意起个念头,想一些事情让自己的心有所依靠,使自己不觉得腿痛难耐,但是,这与静坐达到无念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二、串习念,心静下来以后,过去的念头纷纷浮现出来,这就是串习念,是过去已经成了习惯的妄念。过去有哪些朋友,就想到那些朋友;过去有哪些嗜好,就想到那些嗜好……,想这些成习惯了,这就是串习念。
第三、接续念,坐在这里自己作不了主,善念、恶念就像海水中的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始终停不下来,念念相续不断地在打妄想,这就是接续念。
第四、别生念,已经觉察到这些持续不断的念头,自己发一个惭愧心:「今天来这里打坐,为什么还在打妄想?实在对不起自己!下座后一定要去拜佛忏悔……或者,干脆不要打坐,去护七好了……」这是和打坐不相关的念头,是别生念。
第五、即静念,「参加禅七是无量的福报,这一年当中好不容易才排了七天的假,怎么可以放弃?打七就是打七!其他的念头都是错误的,一定要达到无念……」在佛前忏悔之后,心慢慢地清净下来,没有任何念头,坐下来一片清凉,感觉很宁静,认为自己得到禅定了,听见外面的一切声音反而很讨厌,这是「静念」,只是一个静的境界。
以前有个禅和子,心达到了静境,听到别人讲话、走路的声音都感到不对劲,就决定到没有人烟的深山里修行。在深山里住茅篷,总要有吃的,于是他就种菜,可是雀子却来吃他的菜。白天要赶雀子,晚上又会听到野兽吼叫,没完没了,他干脆就去行脚了。有一天,遇到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是开悟的人,住在茅篷里养道。老太太问禅和子想不想闭关,她愿意护关。禅和子心想,这是难得的机会,于是接受了供养。很快地,三年过去了。老太太告诉每天为禅和子送饭的年轻女儿:「明天师父出关,你把关房打开后,先做一个动作,测验师父有没有开悟。师父一出来,就上前去把师父抱住,问他当下是什么感受?看看师父坐了三年是怎样的心境?」禅和子很有功夫,他讲:「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坐了三年,都没有起个心、动个念,被女孩抱着,好象枯木靠在寒岩上,一个念头也没有,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是美、是丑?大家想想,自己有没有这种功夫啊!这个境界算是很高了。但是老太太却讲:「我三年白供养了一个死汉子!」就把禅和子赶走了。能达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这个境界也算不错了,可是却不是真正的开悟,因为「死水不藏龙」,其中只有定而没有慧,觉性没有现前。
禅和子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开悟,继续再去行脚。过了三年,又走到老太太这里,老太太又成就禅和子闭关三年。到了出关那天,老太太还是像上次一样,请女儿把禅和子抱住,看看师父讲什么?开悟的人说出的话果真不一样,这回他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给你婆婆知!」这就是个「知」字,不只是定,不是「枯木倚寒岩」了。时时刻刻「知」都要存在,我们坐在这里不能像木头,所以诸位打坐时不能含糊,不但是要无念、无想、无住,觉性更要存在。觉性就是菩提心,「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从第六意识契入,第六意识清清楚楚,就能转识成智,这念心清楚明白,才是发菩提心。
--------------------------------------------------------------------------------
(七)
神秀大师有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属于渐修的法门。心当中有了烦恼、妄想,知道检讨反省,把不好的念头化掉,就是「时时勤拂拭」,到最后连好的念头也要放下,心如明镜,没有一点尘埃,可以照天照地。「身是菩提树」,要保持清净,身、口不能造恶业;「心如明镜台」,心要保持和明镜一样,不能有一点灰尘,灰尘落到明镜上面,要赶快把它擦掉,只要一攀缘外面的境界,一起心动念,就知道是善念或是恶念,是恶念就要马上看破,这是渐修的层次。
六祖惠能大师则是更进一步契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念心是空性,哪有什么树?哪有明镜台?所有一切形形色色、善善恶恶、是是非非都是空,诸法毕竟空寂。这时六祖大师悟到的是空的境界,尚未悟到本心。后来,五祖弘忍大师为六祖大师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一下就开悟了。所谓「无住生心」,也就是这念心清楚明白、寂然不动,也可以动,也可以不动,动也动得、静也静得。这念心有体、有用,「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无」,诸位读经、看书、写作,这是心的作用,作用有生有灭,用了以后要归于体。
「用而常空非有」,这念心作用之后不要执着,要保持宁静,保持觉性。「空而常用非无」,这念心是真空妙有,不能执着,但是如果什么事都不管也不对,还要行菩萨道。既不能执着空,也不能执着有。以《六祖坛经》讲开悟的三个层次来看,一是悟到假有,二是悟到真空,最后契入中道实相:「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念心有体、有相、有用。一般人多半执着空、有,而不知道中道实相的道理,才是究竟的开悟。这三种境界,一是神秀大师悟到的假有,二是六祖大师之前悟到的真空,最后悟到了这念心,既非假有也非真空,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这念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要在这里来用功。
前面所讲的「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这五种念头都不正确。静境虽然好,但不是无上道。《楞严经》讲:「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纵然把见闻觉知、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尘境灭得干干净净,也不过是内守静境,住在很幽静的静境当中,并不是真实的菩提境界,不是真正达到无念的境界,仍属法尘分别影事。所以在静中还要有觉性,这五种念头都突破了,最后才能真正达到菩提涅槃。
--------------------------------------------------------------------------------
(八)
世间上许多宗教,甚至哲学、科学、心理学,都没有提到佛法的这些道理,其实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在传这个道、这个心法,这个道理是「历千古而常新」。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究竟是明哪一个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觉性。「佛」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智慧佛,一是如如佛。智慧佛就是我们的觉性,要动就动、要静就静,只起善念,不起恶念,知道检讨、反省、改进的这念心,就是「智慧佛」;这念心寂然不动,空而常寂,安住在寂然不动、真空当中,就是「如如佛」。
《六祖坛经》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自性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本具的,觉即佛,迷即众生。觉与迷都在于自己,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这个就是迷。现在知道这是不好的习惯,知道造恶业将来会堕落,就绝对不去做,只做正事、做善事。人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一家之主把家庭照顾好,学生用功于课业,在社会上从事正当的职业,不投机取巧,除了做到以上这三项,还要建功立德,做功德、做善事,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心灵世界,例如大众来这里打禅七。这五个方向就是在家的菩萨行。
在禅七中,最低限度要领悟这些知见,依照这个方向修行,就不会走错路。现在社会上有些邪知邪见的人说自己开悟了,说自己是如来、菩萨转世,大家听到了这些话,要懂得辨别。什么是菩萨?「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学问渊博的人通常很谦虚,不会去吹捧自己的能力,也不会膨胀自己、不会要求别人向自己看齐。同样地,真正有修证的人,不会吹嘘自己是佛菩萨转世,以此拉拢别人来作他的徒弟。
打七也好、护七也好,最重要的是知见要正确,知见不正,就会走远路、走错路;知见正了,绝对不会走远路、走错路。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只是迟早的问题,现在知道这条路到台北是没有错的,只要迈开步伐,走一步就少一步,走十步就少十步。如果知见不正,不知道台北在北方,欲往北却跑到南方去,反而愈走离目标愈远。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正确的知见,一定要了解道在哪里、佛在哪里。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怎么去修?「道」不是有所得,道是本具的,把贪、瞋、痴、慢、疑、邪见的烦恼都修掉,心清净了就是道。佛法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七佛通戒偈〉也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修福报;「自净其意」,时时检讨反省,六根清净了,才能超凡入圣。禅七当中六根都是清净的,假使没有开悟,也有清净的功德,坐在这里七天,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嘴巴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身体打坐、礼佛、经行,乃至于听经闻法,纵然没有开悟,七天当中也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
(九)
道是现成的,不用去求,「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心歇得下来就是。心要能看破、放下,如果看不破、放不下,如何歇得下来?所以要用智慧看破。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举喝酒的例子来说,很多人因为喝酒上了瘾,造成高血压、中风,要想把酒戒掉,一定得看破,但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看得破。酒为什么不能喝?第一、喝酒会乱事,开车的人喝酒,容易出车祸;学生喝酒,会荒废课业;当老板的人喝酒,可能口无遮拦而妨碍事业,跟人家签了契约,或许就成了城下之盟。第二、酒能乱性,喝了酒之后,连带嫖、赌都来了。第三、酒能伤身,酒喝多了,可能引发肝硬化、中风,所以酒绝对不能喝。把这些道理认识清楚,知道喝酒没有一点好处,自然容易戒掉,以后看到酒也不会想喝,这就是看破了。如果没有真正看破,勉勉强强戒酒,哪天看到朋友大吃大喝,还是会想去凑热闹。
再举个例来说,学生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地读书?现在是讲究智慧技能的时代,若没有学问、没有技能,将来怎么会找得到理想的工作?认清了现实与目标,就知道必须勤奋学习,博学多闻、增长智慧,现在辛苦一点也无妨,吃苦就了苦。同样地,我们为什么要打坐?打坐也是苦,但是打坐是先苦后甜,一旦证得了禅定,无量劫的生死一下就了了,就是有金山、银山那么多的财富,也比不上这种喜悦。所以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知道打禅七是大福报。
所有的事情都要运用智慧理解,看清楚、看明白,打坐虽然辛苦,若能坐到一支好香,这一生就绝不虚度。想要坐一支好香,就得忍耐,觉得腿实在太痛了,甚至可以放下腿来,禅七当中有坐香、有行香,除了调身,更重要的目的是在调心,心不要散乱、不要昏沉,心能够作主,就找到一个方向了。「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不要打妄想,把心歇下来,保持正念、保持灵知灵觉的这念觉性。我们的本心是无形无相的,没有男相、女相,没有在家相、出家相,但只要一执着就有了形相。什么是执着?执着现在的年轻貌美,每天要擦脂粉,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晚上都会梦到自己是女众。要想解脱,必须保持觉性,清楚、明白、作主,不落任何形相,这就是灵知灵觉。想要得到这些果报,必须靠自己努力,清理自己的六根门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了,这一生就与道相应。
禅宗祖师有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什么叫「退步」?检讨、反省、往内看,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都是人生的真理,可以在禅堂里实践。能够在禅堂静坐打七是最大的福报,自己要珍惜,要对得起自己,不打妄想、不打瞌睡,坚住正念,随顺觉性──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