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难劝修(一)
「佛」为超越声闻、缘觉、菩萨,
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圣者。
中国最早的经典佛经中有一部很重要,也是佛法传至中国最早翻译出来的的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其中第十二章「举难劝修」,提出了修行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要点,以劝勉修行者直向正道、得证圣果。内容为:「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是说法之人,乃是果位上的圣者。圣者又分为四种:声闻、缘觉、菩萨、佛;「佛」为超越声闻、缘觉、菩萨,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圣者。
举难劝修(二)
「经」者径也,就像一条大路,
走在这一条大路上,
就不会走小路、走远路,更不会走错路。
佛是说法之主,四十二章经是法,是由具足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大愿行、大定力、大神通的觉者所说的法,所以根据四十二章经的道理用功修行、做人做事,也能达到自觉、觉他、觉满的境界。
四十二章经所说的法,不是普通的世间法,而是出世间法,其中有渐修法门,也有顿悟法门,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大乘、中乘、小乘、无上乘,圆融无碍,是无上正法。
「经」是通称,每一部经的下面都有「经」字,例如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经」者径也,就像一条大路,走在这一条大路上,就不会走小路、走远路,更不会走错路;经是菩提大道,若能遵循依止此道,人生一定能愈走愈光明,愈来愈觉悟,愈修愈有智慧、定力、慈悲。
举难劝修(三)
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
阐明人生有二十种困难,
能够突破这二十种困难,
就能够人格完整、福德智慧圆满,超凡入圣。
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阐明人生有二十种困难,能够突破这二十种困难,就能够人格完整、福德智慧圆满,超凡入圣。所以我们可以检讨自己有没有这二十难,有一难,就有一重关卡,就要破一关,有十关就要破十关,有二十关就要破二十关,二十关全都破除了,就能圆成佛智。所以此一经文,对于人生、修行,是很有意义的。
四十二章经弘传至中国的因缘,是在汉朝的时候,汉明帝晚上做梦,梦见一位头顶有圆光的金人,从西方飞到中国,停在汉明帝的金銮宝殿上。第二天,汉明帝就召集群臣,问明这个梦的吉凶及含义?太史官傅毅呈报,根据周书上记载: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初八子时分,有五色祥光灌入太微宫,周朝太史苏由对周昭王说,这是一种瑞相,代表西方有圣人出生,经过一千年,他的教法将会传到中国。推算起来,从周昭王到汉明帝,正好是一千年左右。
汉明帝梦见金人飞旋于金銮宝殿之后,即派遣中郎将蔡愔等人,到西竺求寻佛法。当蔡愔等人到达月氏国时,遇见摄摩腾与竺法兰二位罗汉圣人,于是就迎请两位尊者到中国弘扬佛法,两位尊者即携带了四十二章经、佛像,以及佛陀舍利来到中国;尔后,汉明帝就下召书,恭请尊者翻译佛经,第一部翻译出来的经典,即是四十二章经;之后又翻译了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与四十二章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因为阅睹佛经,都信仰了佛教。
举难劝修(四)
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的成就,都须要一番努力。
一般人不了解,
看到别人富贵,心中就不平衡,
不了解别人的富贵,是经过种种的努力得来的。
佛教在中国弘传后,许多皇亲国戚发心出家修行,汉明帝就将鸿胪寺改成白马寺,让出家众能够于此安心办道。白马寺于是成为中国的第一座寺院,这也是中国有佛法僧三宝的开始。
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举难劝修」,说明了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的成就,都须要一番努力。一般人不了解,看到别人富贵,心中就不平衡,不了解别人的富贵,是经过种种的努力得来的。
古德有一句禅语:「吃苦了苦」,做任何一件事情,通常都是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譬如打坐,刚开始心烦意乱,双腿又酸、又痛、又麻,实在是很苦,但是不经过这一番磨练,就不容易得禅定、证三昧;若经过一番努力而得到禅定,就是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安稳,「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所以古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举难劝修(五)
今生的贫穷,
是因为过去生中没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贫困的果报,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进而能够发心布施,
那幺贫穷布施就不困难,
端看这一念心的体悟与发心。
古德云:有恒心、有信心,任何事情都不难;若没有恒心、信心,任何事情都很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第十二章中之二十难,是指从现在开始修行、学佛,一直到超凡入圣,这期间所会经过的困难,若有恒心、信心,再大的艰难也能突破。
第一、「贫穷布施难」:对富贵人家来说,布施财物是简单的事情,但是对贫穷的人来讲,食、衣、住、行都已成问题,能够发心布施供养,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经云:「贫穷布施难」。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知道今生的贫穷,是因为过去生中没有修布施行,才感招贫困的果报,进而能够发心布施,那幺贫穷布施就不困难,端看这一念心的体悟与发心。
举难劝修(六)
人生有过去、现在、未来,
所有的一切富贵、贫穷,都是自己过去种的因;
所以,贫穷布施,
难或易,都在我们这一念心。
一般人都知道:「舍得、舍得!」舍就是因,得就是果,有因一定有果;人生有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一切富贵、贫穷,都是自己过去种的因;所以,贫穷布施,难或易,都在我们这一念心,若是觉得这一件事情该做,并且很欢喜地去做,就一点都不困难。
有很多贫穷人家布施、供养三宝,甚至于捐献田地、房子或心爱的物品,就是因为觉得布施供养、修建道场、弘扬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今生种善因,来世一定得善果,所以古人说:「春天播种一粒子,秋天就收万担粮。」地藏经亦云:「舍一得万报」,修行不是在来世,只要现在积极去努力,就会有好的果报。
举难劝修(七)
道有深浅、正邪不同,
修行学佛,当然是要修学佛道,
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尘不染,
将名利、地位放下,
如果放不下,与道即不相应。
第二、「豪贵学道难」
『豪』,就是有势力,『豪贵』,即身体很健康,很有才智、名气的人,往往不容易虚心学道,因为学道就要将名利、地位放下,如果放不下,与道即不相应。譬如在禅堂打坐时,只有专注诚敬,接受法师开示指导,才能得到禅定;相反地,如果心高气傲,认为自己在社会上为大家所尊重,还要接受法师的指导,觉得很不自在,就不容易契悟圣道。
道有深浅、正邪不同,以佛法来讲,有佛道、菩萨道、缘觉道、声闻道、人道、天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等;在社会上来讲,有正有邪,还有旁门左道;修行学佛,当然是要修学佛道,这就要放下人我是非,心中一尘不染,如佛经云:「实际理地,一法不立。」无论富或贵,全都不能执着,进而能够见到自己的清净心、本心本性,如此就能得到真正的安详、宁静。
举难劝修(八)
一般人平时执着富贵、地位、身分,
心中始终在攀缘,与无为法不相应;
所以希望悟道,
就必须学习「放下」。
以前有一位修行人,买了一束很名贵的花供养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问他:「你来供佛,是否有何希求?」这位修行人讲:「世尊,我不求世间上的富贵、名利,我只是希望能够悟道、成道。」释迦牟尼说:「你既然是来求道的,第一要学会放下。」修行的沙门说:「世尊!我什幺都没有,就只有一束花来供佛,请示佛陀要我放下什幺?」佛陀讲:「要将供佛的花放下。」花放下之后,沙门毕恭毕敬,合掌静听佛陀开示,释迦牟尼佛讲:「还要放下。」沙门觉得很奇怪,就问佛陀:「世尊!供佛的花放下之后,还要放下什幺?」佛陀讲:「你现在心还有所得,能想的这一念心,也要放下。」结果,完全放下之后,就达到一念不生,契悟圣道。
一般人平时执着富贵、地位、身分,心中始终在攀缘,与无为法不相应;所以希望悟道,就必须学习「放下」。
举难劝修(九)
在社会上具有财富、地位,
能够藉此修善、积福、做功德,
并且心不生贪着,
富贵不但不是障碍、困难,
反而能成就殊胜功德。
如果明白佛法的道理,「富贵学道」也不难。在社会上具有财富、地位,能够藉此修善、积福、做功德,并且心不生贪着,富贵不但不是障碍、困难,反而能成就殊胜功德,人生愈来愈光明。
俗谚云:「公事门中好修行」,具有名利富贵,能够以身作则,推动大众一起修行,并且以慈悲心、平等心、爱心,将好的政策推广到社会上,整个社会因而蒙受利益,如此,富贵不但不是障碍,而且还有无量的功德。
佛经中有一部普门品,当中提到,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有凡夫菩萨、贤位菩萨、登地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等,能够心量广大,藉自己的名位、富贵,从事善法、功德,一切都是为大众、为社会、为人民,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样就是菩萨行。
举难劝修(十)
修行学佛,要在心中来充实,
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爱心、大公无私,
时时刻刻都是为大众着想,
这就是真正的富贵。
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中提到,富贵人家修行学佛,即是从光明到光明;贫贱人家修行学佛,即可从黑暗到光明。
人的一生中,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不外乎名利财色,然而名利财色不一定能够得到解脱,能够使我们幸福、愉快;明白此理,富贵学道就不难了。
古德讲:「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身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人贫能养道,是谓贫道人。」所以修行学佛,要在心中来充实,心中有慈悲、有善法、有爱心、大公无私,时时刻刻都是为大众着想,这就是真正的富贵。
举难劝修(十一)
在人生的道路上,忠于国、忠于世、忠于民,
为了此一理想,舍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为舍去了我们分段的生命、肉身的生命,还有法身的生命,
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第三、「弃命必死难」,指布施性命是不简单的事情。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还有大布施、中布施、小布施。大布施,即是为了义之所在、道之所在,生命、财产都能施舍。
假使不明白人生的真理,确实是「弃命必死难」;然而儒家亦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在人生的道路上,忠于国、忠于世、忠于民,忠于大众,为了此一理想,舍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舍去了我们分段的生命、肉身的生命,还有法身的生命,法身的生命是永垂不朽的。
在佛法来讲,佛有三身,有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我们的真生命。在儒家来讲,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才是真生命。例如中国历史上,岳飞流芳千古,秦桧却遗臭万年,因为岳飞精忠报国,为了义之所在,弃命必死就不是件难事了。
修行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契悟佛法真实的道理;契悟了,什幺都不难;没有悟,就什幺都难。
举难劝修(十二)
现在佛经虽然容易看到,也要存着难遭难遇的感恩心,
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经就不难。
如果没有善根、慧根,
即使佛经送到面前,
还可能会当做一般的废纸,
无法目睹佛法真理。
第四、「得睹佛经难」,能够阅读佛经是不容易的事情。过去印刷术尚未发明之前,经典的弘传,皆靠手写在竹板上、纸上、或绢上流通,而且交通也不方便,所以要看到佛经,实在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故云「得睹佛经难」。
现在虽然交通、印刷都很方便,阅读佛经不像过去那幺困难,但对于佛经也要爱惜、珍惜。佛法是从印度传到中国,今生能够阅读佛经,乃是过去先圣先贤,如玄奘大师、义净大师等,用生命、血汗、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才将佛经取载回来的;所以现在佛经虽然容易看到,也要存着难遭难遇的感恩心,有此善根、慧根,睹解佛经就不难。如果没有善根、慧根,即使佛经送到面前,还可能会当做一般的废纸,无法目睹佛法真理。
大众能够阅读佛经、听闻佛法开示,实在是很大的福气,要善加珍惜、把握,如此一定可以契悟佛法无上的真理。
唐朝义净法师曾写了一首诗,形容能够阅读佛经是件不容易的事,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遥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一百个人到印度取经,不到十个人能够生还,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得睹佛经实在是不容易的。
现在能够阅读佛经,不仅是由于很多人发心出钱、出力,也是自己过去的善根,所以对于佛经要有恭敬心,要生难遭难遇想,如此才能增长福德,增长智慧。
举难劝修(十三)
佛有修行圆满的功德、愿行,
所以一听到佛的音声,一看到佛的形像,
就能使人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
若是本身又具足过去的善根、福德,
很快就能得契悟圣道、获得解脱。
第五、「生值佛世难」,指生长于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是很难得的福报、因缘。佛法住世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时代是一千年,像法时代一千年,末法时代一万年,正法时代是佛住世的时代。
佛有丈六金身,看到佛的金身,心生欢喜,就能业障消除;听到佛说法的音声,就能开智慧、就能开悟、成道证果,因为佛有修行圆满的功德、愿行,所以一听到佛的音声,一看到佛的形像,就能使人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若是本身又具足过去的善根、福德,很快就能得契悟圣道、获得解脱。
佛经中记戴,过去的祖师大德,听到释迦牟尼佛说:「善来比丘,袈裟自着,须发自脱。」三句话就能成道,就能证得阿罗汉果。这是见佛得度的根机,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举难劝修(十四)
凡夫众生无法知道圣人的修证,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测、衡量圣人的心,
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
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现在虽然看不到释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然而佛的法身还存在,佛经还存在,若能对佛法没有怀疑,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并且依教奉行,虽然现在是末法时代,也就等于是正法时代。
如果因为看不到佛像、听不到佛的梵音声,不能够产生信心,甚至于怀疑,疑心生暗鬼,就不容易成道了。以众生心去揣测佛的心,是不能了解的,就如佛经云:「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不知二地事。」初果的罗汉,不知道二果罗汉的证悟;初地菩萨,不知道二地菩萨的证悟,凡夫众生无法知道圣人的修证。
譬如小孩子和大人一起在吃饭,小孩子吃饭的心境,只是享受、只是快乐,吃不到饭,就又哭又闹;可是大人吃这餐饭,就知道粒粒皆辛苦,来处不易,一粒米、一缕线,都是流血流汗换来的。同样是吃饭,小孩与大人的思想、心境,却完全不一样。
所以,勿以凡夫心去揣测、衡量圣人的心,重要的是要具足信心,依教奉行,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举难劝修(十五)
佛虽然已经入涅槃,佛法还是存在,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都是开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
真理是不变的,
真理不分过去、现在、未来,不分东西南北,
真理就是道。
「生值佛世难」,因为现在去圣日遥,看不到佛有三十二相、丈六金身,所以世人不容易相信。前一段时间,在印度蓝毗尼园的古迹中,发现释迦牟尼佛的遗迹,终于使原本持怀疑、考证态度的人哑口无言。
不仅是佛经,就连政府提倡中国固有文化、伦理道德,都有人持反对意见;这些都是由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日渐复杂,对真理没有认知也没有信心的缘故。不论是修行或是做人、做事,失去了分寸与方向,失去了信心,就不容易成功。
佛在世时,开示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真理;佛虽然已经入涅槃,佛法还是存在,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开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不变的,真理不分过去、现在、未来,不分东西南北,真理就是道。
举难劝修(十六)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处,
十方虚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当中。
现在虽然不能见到佛的丈六金身,
只要能够敬佛如佛在,对佛像很恭敬,
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
就有无量的功德与福报。
古德说:「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方生,只恨自己业障重,不见如来金色身!」可知生值佛世,是难得的福报。现在虽然不是生值佛世,但是如果能够供养佛像,或对佛像起了一念恭敬心,也有无量的功德与福报。
最早的佛像源自于印度,当时释迦牟尼佛还没有灭度。释尊到忉利天的善法堂,为母亲说法三个月;这段时期,人间看不到释迦牟尼佛,当时印度的皇帝优填王和他的人民,都很想念佛陀!为了感念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慈悲,希望能够顶礼佛足,供养佛陀,所以就决定雕塑一尊佛像来供养。于是优填王就派遣全国最优秀的雕刻家,雕塑与释迦牟尼佛相同尊容的佛像。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为母亲宣说《地藏经》之后,从天上回到人间;优填王和大臣、人民,以及佛的弟子,就运载佛像,一起去迎接释迦牟尼佛。
当要迎送释迦牟尼佛回精舍时,却产生了一个问题:是释迦牟尼佛走在前面?还是佛像在前面?释迦牟尼佛说,佛像应该在前面。因为佛入涅槃之后,就要靠佛像住世,令众生能够得见佛的尊容,若能因而心生欢喜、恭敬礼拜、至诚供养,就能增长福德,种下出世的善根。
佛的法身周遍一切处,十方虚空、一切山河大地,都在佛的法身当中。现在虽然不能见到佛的丈六金身,只要能够敬佛如佛在,对佛像很恭敬,「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自然就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就有无量的功德与福报。
我们今生一定要与佛、法、僧三宝结缘,如此既使今生不能得道,将来仍然能够得闻正法、永不退转。
举难劝修(十七)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
如果能够忍得下来,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
身心就能够得到自在与清凉。
第六、「忍色忍欲难」,希望具足禅定、智慧,就要能够忍色、忍欲。
「色」,如容貌、美色,男性看到女性长得很美好、窈窕,乃至于听到声音,就会心生贪爱,产生爱着,此时就需要忍的功夫,忍不下来,就会发生问题。例如社会上邪淫的事情,俗话说「色胆包天」,就是因为欲爱心一起,心当中就会产生欲火,欲火烧身,失去智慧、理性,做出不好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一念心忍不下来;男性看到女性,或女性看到男性,心里打妄想、产生爱着,马上心理就影响生理,身上就会发热,如果继续不断地打妄想、起爱着,心中的欲火愈来愈盛,就会失去理智,犯下过错。
忍色、忍欲是不容易的事,如果能够忍得下来,心就有定力、就有智慧,身心就能够得到自在与清凉。
举难劝修(十八)
欲就是一种嗜好,
喜欢好的东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
贪求无厌,不能知足,
因此心始终得不到宁静与清净,
所以古德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就是提醒我们要忍色、忍欲。
人的心中有三把烦恼无明之火,第一种是欲火,即欲爱、色爱的烦恼。第二种是瞋火,遇到不如意的人或事,就生气恼怒,即是瞋火。第三种是饥火,饥饿的时候,肚子里面就好象一把火在燃烧。众生常被这三把火烧得昏头转向,所以说「忍色忍欲难」。
欲就是一种嗜好,喜欢好的东西,穿要穿好的、吃要吃好的、住也要住好的,贪求无厌,不能知足,因此心始终得不到宁静与清净,所以古德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就是提醒我们要忍色、忍欲。明白这些道理,自然就容易做到。
佛法告诉我们,除了忍以外,平时就要修不净观、慈悲观、平等观…等观行,有了禅定、智慧、慈悲,自然而然,贪爱、执着的心就能转化,就能得到宁静与自在。
举难劝修(十九)
忍色忍欲难,
是告诉我们,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贪得无厌,
对于男女之欲爱、色爱,
要保持一种礼节,要有分寸,
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失。
不仅佛法讲忍的道理,儒家也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一个忍字。
忍色忍欲难,色字上面一把刀,不但凡夫要忍色,菩萨也是一样,所以佛经讲:「菩萨视淫欲,如避火坑。」对于色与欲,要能看破、放下;儒家亦言,清心、寡欲。
对于这些道理,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怀疑:难道修行学佛,什幺都不要了吗?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忍色忍欲难,是告诉我们,不要起非份之想,不要贪得无厌,如古德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丈夫爱色,纳之以礼。」对于男女之欲爱、色爱,要保持一种礼节,要有分寸,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失。
举难劝修(二十)
贪着欲爱、色爱等五欲之乐,
就好象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样,
为了舔取蜜糖,把舌头都割掉了,
实在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一般人都希望钱财愈多愈好,但是对于钱财,我们要了解,自己应该得的,就可以拿取;不应该得的,绝对不要贪求;财富不是你的,既使得到了,财富就像有脚一样会跑掉。如果不能知足,拼命去追求,有了十万,想一百万;有了一百万,想一千万;有了一千万,想一亿,甚至于全台湾的钱财最好都是自己的;既使得到了,还想要得到世界;世界得到了,还想要征服太空,始终没完没了。所以要知道忍的道理,能忍致安,知足常乐。
忍色也很更重要,色胆包天,就会丧身失命。不论佛家、儒家或道家都讲这个道理。以前道家有位陈搏仙人,有一天,宋太祖请陈搏仙人到皇宫供养,除了财供养以外,还找了很多宫女陪伴。陈抟证到仙人的果位,知道要忍色忍欲才能得自在;所以当天晚上,留下一首诗以后,就溜之大吉了,诗为:「雪为肌肤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行巫峡梦,有烦神女下凡台。」可见修神仙果报的人,也是要戒色。
不仅佛法讲忍色忍欲的道理,儒家也是如此,如孔子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年纪轻的人,身心尚未健全,如果发生男女的关系,身心皆易受到损伤,所以要戒之在色。年纪稍长的青壮年,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就要戒之在斗。年纪大的人,容易贪着五欲的享受,就要戒得,不要过分的贪求。
释迦牟尼佛讲:贪着欲爱、色爱等五欲之乐,就好象小孩舔刀口上的蜜糖一样,为了舔取蜜糖,把舌头都割掉了,实在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希望事业、学业成就,道业成就,一定要忍色忍欲。如果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忍色忍欲也就不难了。
举难劝修(二十一)
对于美好的事物,能够爱惜,不要破坏,
并且跟大家一起享用;
如此的心量就很广大,就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第七、「见好不求难」,看见好的东西,不会想贪求、占有;一般众生不容易做到,往往看见好的东西,就拼命想占有,所以说「见好不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见好不求,亦如同儒家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对不要送给人家;自己喜爱的东西,他人也很喜欢,就供养大众,这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佛法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例如:有好吃的食物,就与大家分享;有好看的东西,让他人也能够欣赏;对于美好的事物,能够爱惜,不要破坏,并且跟大家一起享用;如此的心量就很广大,就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能够明白、体会这些道理,「见好不求」也就不难了。
举难劝修(二十二)
如果能够「忍得心头火」,被辱不瞋,
甚至「灭却心头火」,
就能够产生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
第八、「被辱不瞋难」:当自己被他人欺负、侮辱时,能够不发脾气、不生瞋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瞋」如一把火,这把火会焚烧人人本具的自性功德丛林。
被辱不瞋,在佛法来讲,就是一个忍字。被他人污辱,如果起了瞋心,就容易「小不忍,则乱大谋」。古德也讲:「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能够忍得下来,就是修行。
如果能够「忍得心头火」,被辱不瞋,甚至「灭却心头火」,就能够产生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唾面自干」的公案:
唐朝有一位宰相,名叫娄师德,他的弟弟被朝廷派任当州牧,娄师德就跟弟弟讲:「我在朝廷当官,已经有人嫉妒、怀恨了,你现在又去当官,一定会有些人对你不客气。假使有人污辱你,怎幺办?」弟弟就回答:「请哥哥不要烦恼,我不与他们计较、不发脾气就好了。所谓大人不计小人过。」
娄师德又讲:「假使你不计较,人家还是继续找麻烦,甚至向你吐口水,你怎幺处理?」弟弟回答:「他吐我口水,我也不计较,将口水擦掉就好了。」娄师德听了就跟弟弟讲:「你这样还是不完美,因为人家吐你一把口水,表示已经气得面红耳赤了,这个时候,应该不要擦掉口水,让口水自行风干就好了。这表示很欢喜接受他的污辱,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他的瞋心。」
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他人家污辱,我们都能够接受,能够看得破、放得下,是不容易的,但是为了自己的道业,不要火烧功德林,最好不要起瞋心。
举难劝修(二十三)
六根接触六尘,往往会产生种种妄想巅倒,触事生心;
要怎幺样才能不生妄想烦恼、触事无心呢?
必须六根归一,具足禅定功夫,
根尘俱脱,灵光独耀,就能够「触事无心」,
处处自在、安乐,身心愉悦。
第九、「有势不临难」:拥有势力、权位与富贵,不用自己的势力、权位欺慢他人,并且能够尽守本分,明白「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就是「有势不临」。做到「有势不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就是菩萨行。
第十、「触事无心难」:「触」,就是接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我们从早上到晚上,不外乎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子所嗅的、嘴巴所讲种种的话、舌头要尝种种酸甜苦辣的味道,身体知道暖、知道冷,意根知道「是」、知道「非」、知道「善」、知道「恶」,想过去、现在、未来,这些都是「触」。
六根接触六尘,往往会产生种种妄想巅倒,触事生心;要怎幺样才能不生妄想烦恼、触事无心呢?必须六根归一,具足禅定功夫,根尘俱脱,灵光独耀,就能够「触事无心」,处处自在、安乐,身心愉悦。
举难劝修(二十四)
所以修行学佛,首先要学习「放下」--
放下烦恼、执着。
放下之后,我们的心就能得自在,
得自在就是解脱。
人生在世,要做正正当当的事,应该做的就做,不应该做的,绝对不去做。做了以后,即做即了,处处作主。
一般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因而产生种种烦恼。所以修行学佛,首先要学习「放下」--放下烦恼、执着。放下之后,我们的心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解脱。
放下,只是自利,更进一步,还要「提起」,即是利他。提起,就是修一切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所有一切善法全都做到了,到最后,没有能度之人,没有所度之众生,离开相对的境界,这就是无心--无杂念心、无攀缘心、无人我心、无执着心、无瞋恚心、无仇恨心,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自在解脱。
举难劝修(二十五)
修行,要由有心归于无心,由有念归于无念,
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
心境就像一面明镜,没有一点灰尘,
像一潭止水,不起一点波浪,
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从体起用,从用归体,
真正达到「触事无心」。
修行,要由有心归于无心,由有念归于无念,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释迦牟尼佛曾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佛法,没有度一个众生。」心境就像一面明镜,没有一点灰尘,像一潭止水,不起一点波浪,这就是修行的功夫,就是从体起用,从用归体,真正达到「触事无心」。要达到这种境界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肯下一番功夫,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心像一面明镜,相来即现,相去不留痕,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应该尽责任,就要尽责任,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尽到责任,事情完成了,还要不居功、不诿过,所谓「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检讨、承担。」,这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做事时,认真去做,丝毫不茍且,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做完以后,心当中没有贡高我慢,把成功的果实,归大众享用,自己经常检讨反省,坏事情自己承担。能够如此,我们的心和境,都能够得到自在,没有罣碍。
所以古德言:「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承担。」承担,就是反省、检讨、改进,最后达到清净心、平等心,心当中真正达到没有罣碍的境界。就如《金刚经》讲:「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触事无心、无所得,无心才能得到自在。
我们这一念心,像虚空一样广大;因为虚空广大无有边际,所以能含纳万象,山河大地全都在虚空当中。所以我们也要做到这种境界,心要平等、要与真空的道理相应,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就不会心生罣碍了。
举难劝修(二十六)
无论是做学问,或是学技艺,
不仅要广学,还要博究,即所谓「博而约」的道理。
「究」,要研究内含的真理,还要能够汇通;
假使学了很多,却不了解、通达其中真实的义理,
反而容易成为障碍,容易产生慢心,执一毁他。
第十一、「广学博究难」。无论是做学问,或是学技艺,都要广学。例如菩萨就要广修五明处:第一是内明,第二是因明,第三是声明,第四是工巧明,第五是医方明,这就是广学。哲学、科学、佛法、世间法,都要广泛学习。如果能将佛法中,大乘、小乘、经藏、律藏、论藏,乃至所有的宗派,都能够通达,就称之为三藏法师,这样就称为广学。
不仅要广学,还要博究,即所谓「博而约」的道理。「究」,要研究内含的真理,还要能够汇通;假使学了很多,却不了解、通达其中真实的义理,反而容易成为障碍,容易产生慢心,执一毁他。
所以,广学还要博究,两者相辅相成。
举难劝修(二十七)
佛经云,众生有六种根本烦恼:
贪、瞋、痴、慢、疑、邪见。
所以要成就道业,就要降伏我慢心。
第十二、「除灭我慢难」。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很优越,认为自己的身分、地位、才智…等等,超越他人,这就是一种我慢。我慢,一种是对自己的种种起傲慢,一种是对于他人的种种起傲慢;例如一位很有智慧、道德、学问的人,自己不如人家,反而还看不起他,认为他没有什幺了不起,这也是一种我慢。
假使一个人有了我慢心,事业一定不容易成功。因为什幺人都看不起,目中无人、空目心高,不仅自己不肯虚心学习,也不向他人请教,又看不起人家,当然学业、事业、道业都很难成就。
佛经云,众生有六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邪见。所以要成就道业,就要降伏我慢心。
举难劝修(二十八)
佛法讲「不轻末学,不重久学。」是什幺道理?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过去生中的福报、因缘,
普通一般人看不见,
众生带着有色的眼镜,只看到一点点,
看不到过去,更看不到未来,
所以不要轻视未学。
第十三、「不轻未学难」。佛法讲「不轻末学,不重久学。」是什幺道理?虽然他现在什幺都不如自己,也不要看轻他,等到他将来成就了,说不定就超过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过去生中的福报、因缘,普通一般人看不见,俗谚说:「鼠目寸光」,众生带着有色的眼镜,只看到一点点,看不到过去,更看不到未来,所以不要轻视未学。
所谓「未学」,在佛法来讲,就是还没有走进佛法大门,乃至于刚刚出家,还没有受沙弥(尼)戒,还没有登堂入室,学戒、学定、学慧、学六波罗蜜…等等,这就是未学。
虽然是未学,我们也不能轻视他,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但人有佛性,乃至一只小虫子、小蚂蚁、小狗…等,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我们不能自高自傲,看不起一切众生。他现在没有开始学习,好象是不如自己,等到他一接触,精进用功,就有可能成就圣道,所以要「不轻未学」。
举难劝修(二十九)
没有悟道,一百岁还是凡夫众生;
若是悟道证果,七岁的沙弥也是圣人,
值得大众礼拜、供养。
所以,沙弥虽小不可轻。
佛法讲,有四件小事物不能轻视:
第一、火小不可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点火苗,稍不注意,整座高楼大厦,都会被它焚烧殆尽。所以火小不可轻,它会使人丧身失命、损失财物。
第二、太子虽小,不可轻:在古代,皇帝是世袭制度,由皇太子继承皇位。在历史上,有些皇太子六、七岁、十几岁的时候,就当了皇帝,君临天下,所以太子虽小不可轻。
第三、龙小不可轻:一般人以为现在是科学时代了,怎幺还谈龙?以前有一位居士问:现在已经进步到太空科学时代,人造卫星到太空去,也没看到天上的人;潜水艇在海底照相,也没看到龙宫,哪里有天上的人?哪里有龙宫?这是不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境界,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所看到的都不一样;例如,对人类来讲,白天看得见,晚上看不见;但是有很多动物,白天看不见,晚上才看得见。这幺看来,在这同一个空间、时间里面,是白天还是晚上?你能够找出答案吗?这个问题,如果开悟了,或是得了甚深禅定,就能够知道。
「龙小不可轻」,龙刚出生时,看起来像一条小蛇,没有什幺了不起;可是龙虽然很小,他能够起风、下雨,有种种的神通变化,所以龙小不可轻。
第四、沙弥虽小不可轻:有人看到小沙弥,以为他是小孩子,没有什幺了不起,就看不起他。其实,小沙弥一样可以证罗汉果。佛经中讲,最小的沙弥,均提沙弥,七岁就证到罗汉果。还有印度阿育王时代,也有小沙弥精通三藏,具足种种神通变化。又如中国的悟达国师,十几岁就能讲经说法,听法者每日万余人;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写一首诗赞叹悟达国师:「十四沙弥能讲经,沙弥说法沙门听,似师之龄只执瓶,不在年高在性灵。」没有悟道,一百岁还是凡夫众生;若是悟道证果,七岁的沙弥也是圣人,值得大众礼拜、供养。所以,沙弥虽小不可轻。
举难劝修(三十)
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般人往往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他人,
因而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
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第十四、「心行平等难」,要保持平等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一般人往往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他人,因而产生种种的分别、执着;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要能心行平等,不可以貌取人。
不论是世间法或是出世法,都不可自恃甚高、看不起别人;有句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就是指对于他人,不可以用目前的情形来评定他的一切,或许将来时节因缘一到,他会有一番作为与贡献,所以不可随意轻视他人。
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一)
从过去到现在,每一个宗教都讲修道,而且标榜自己的道最高。很多人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却不知道这个故事出自于佛经。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不同,对于事情的看法、认识也就不一样;就像盲人没办法见到象的全貌,摸到象鼻就说象似一根竿子,摸到象耳就说象似一把扇子……虽然是同一只象,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因为他们只说对了象的一部分。这就如同世间人看事情,由于每个人的角度、定位不同,看法就不一样,各说各话,没有办法见到事物的全貌,对于修道的见解也是如此。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是超然的,对于道就一目了然。
道在哪里?道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不假丝毫造作,如《圆觉经》讲无「作、任、止、灭」四相,才能契悟本心。「作」是指作意,例如观想日轮、观想月轮、观想佛像,都是属于作意;吾人本具的心性,非作可致。「任」,指随缘任性;吾人之本心,非放任可致。「止」是止息诸念,将心念停止在一个地方,止观就是把心念止在一处,如观想日轮,就把心专注于日轮的观想上,这都是佛法中的方便法门。「灭」者,寂灭是也;灭色归空,欲求圆觉,亦不可得。「作、任、止、灭」是欲求圆满觉性的四种病态,真正的修道必须远离作相、任相、止相、灭相,因为这念心不能有丝毫造作。《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这念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寂然无为。例如,念佛要「能所俱空」,念而无念,念了以后不执着念佛的人、所念的佛号;持咒要持而无持,没有能持之心、所持之咒。因为念佛、持咒都是方便法,一切都要归于自性。
自性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不仅要入涅槃寂静,更要发菩提心,定慧等持。假使坐在这里百思不想,只是定境、只是静,这只是止,不是道。心念停止不动,就如禅宗所说的「死水不藏龙」,所以除了寂然不动以外,还有灵明不昧的心性。灵明不昧,是每个人都有的灵知灵觉,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灵知灵觉。众生虽然有灵知灵觉,但是不知道净化、保养这念心,吃喝玩乐、追求名利财色,乃至于造作种种恶业,心中了毒,自己害了自己,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大众要了解,清净心才是自己,慈悲心才是自己。
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自己的心造作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境界,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每个人都会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最后会老、会死,众生将每一阶段都执为实有,把四肢、五官、美丑、高矮、胖瘦都当作实实在在的境界,其实这都是虚妄的境界。在没有死之前,哪一个阶段是自己?平时不知道净心、定心,不知道检讨、反省,等到生病或是命终之际才后悔莫及。
欲界有情,有饮食、淫欲、睡眠等种种欲染,产生造作、执取、占有,就无法脱离欲界。色界有情,虽已远离欲界淫、食二欲,仍有质碍,因此把所见所闻当作实有,执着这种幻境而迷失本心,不知外在一切是虚妄的,就很难出离色界。三界中最高的是无色界,无色界天是修四空定的果报,由于这类众生但有心识,把心安住在深妙禅定当中,仍然无法超脱三界。
如何才能离开欲界?检讨、反省,化掉自己的贪心、瞋心、痴心,就能离开欲界。所以要在这念心检讨、净化,依根解结,依自己的六根化除当中的六结。如果分别心太重、执着心太重,就会产生仇恨、取舍、排斥、斗争。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看到外境,知道是好,心中没有贪心、没有执取心、占有心,就是「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理,就是菩提心、就是觉性。理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这念心始终如一面明镜,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寂然无为、寂然不动,就能感而遂通。
凡夫众生只知道动,不知道静。静坐时,这念心要寂静无为,坚住在觉性上,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念心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坐不安稳,始终想到解七以后的事,有这个念头就是生灭。如果现在功夫用上路,心里根本就没有解七的念头。为什么?因为始终坚住觉性、寂然不动,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安身立命」,如何安身?如何立命?这念心与菩提心相应、与寂灭心相应就是无量寿,十天、半个月,乃至于几十年,一剎那就过去。所谓「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这才是最究竟的快乐。
(二)
诸佛菩萨以禅悦为食,我们想要成佛、成菩萨,一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否则所修的法门、所做的善事都只是福德,福德虽好,用尽就没了。《六祖坛经》讲:「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世间人不了解这些道理,以为做善事可以「将功折罪」,其实,善、恶没办法抵消。善,一定受善报;恶,一定受恶报。虽然如此,但尽量多做善事,念念都是善法,生生世世受善报,恶报没有机会现前,也等于将功抵过,只是过失还在,并没有折抵掉,并没有消灭。修福归修福,福报没办法灭除自己的罪业,因此从现在开始,身口意三业要保持清净,不但保持清净,而且要知道惭愧、忏悔,藉由打坐,化掉心中的杂念,灭除妄想、烦恼,福慧双修,就能得解脱,超凡入圣。所以禅坐有无量的福报、无量的功德。
〈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讲得很清楚:「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供养、救济有无量的福报,如果执着这个福报,仅是「生天福」,到天上去享受福报,最后「势力尽,箭还坠」,福报享尽时,犹如往虚空射箭,等到没有后力了,箭又坠堕下来,所以「招得来生不如意」。
修善虽然有无量的福报,即便享福的时间很长,福报总会结束,所以修行要福慧双修。六波罗蜜中有般若波罗蜜,般若是空性,做了善事,要能所俱空、三轮体空──不执着布施的人、布施的对象及所布施的财物,因为这些都属于生灭法、缘起法,属于有相法门。六波罗蜜的前五度是事,般若波罗蜜是理,每一度都要用般若波罗蜜来观照三轮体空,然后空也不执着,最后归于本心,这是佛法所说的真理,这就是智慧。
佛有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佛是「三智圆明」,这三种智慧我们都要修。怎么修?要三惑漏尽,漏尽见惑、思惑、无明惑。打坐也是在漏尽这三种烦恼,真正坐到好香就能漏得尽。但是,平时没有基础、没有下功夫,要想在禅堂坐一支好香也不容易,就像参加学校的考试一样,平时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如果等到考试时才练习,不要说金榜题名,要及格都很困难。
修行也是如此,平时就要用功,不是一年打一次禅七就好,平时有空就要静坐,腿功是练出来的,要练得很柔软,否则,不可能不酸、不麻、不痛。第二,坐下来要收心、摄心,要保持正念,要知道无念、无住、无为的道理。如果平时不知道这些道理,到了禅堂才修习,就不容易相应。明白道理,在平时也练了功夫,有一点点相应了,然后来打禅七,那就是锦上添花。诸位参加禅七就像是在考试,考及格了,每一位都是佛门龙象,都能成佛作祖。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心里没有一点点烦恼、无明,就及格了,这种及格唯有自己知道。
(三)
在禅堂静坐七天虽然辛苦,但是有很多好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造恶业,得到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虽然没有大彻大悟,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体悟,如果能坐到一支好香,那就更可贵了。
修行要在平时,平时没有用功,在禅堂也不容易相应。平时用了功,在禅堂听到一言半句,很快地就心开意解,或者坐到一支好香,「修行亿万劫,悟在剎那间」,这临门一脚是很殊胜的功德。所谓「有前前,才有后后」,以前没有听过这些道理,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以致于走了远路,吃了种种苦头;现在与心地法门相应,过去的历程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帮助。由于以前经过一番摸索、磨炼,经过种种痛苦、冲击,现在听到这个无上法门,世间的一切就能很快地看破、放下,如果没有过去的发心、努力、磨炼,哪有今天?所以「有前前,才有后后」,过去吃的苦没有白费,现在明白、确定了,不会再走远路了。心地法门是一条菩提大路,悟了心法,就明白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销归自性,能修一切善法而不执着一切善法,始终如此。
释迦牟尼佛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自言没有度一个众生,因为「能所俱空」、「说而无说」。如果说自己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心中还是存有众生的念头,攀缘心还是存在,并不能与无为法相应。如果认为自己说了种种法门、成就种种功德,那还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仍然是众生。心当中一法不立,才能契悟菩提心、涅槃性。
佛陀讲因果、讲事理,乃至于一切教化行门,都属于方便法,最终是一法不立。开悟的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喝水只有自己才能体会,所形容的种种味道、种种感觉,别人无法了解。所以,佛法是实践的心法。
人是以心为根本,心没有依靠,就觉得空虚、烦恼。一般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事业失败或受到一点折磨,就感觉被逼到走投无路,这个心禁不起一点考验。我们明白心才是根本,清净心、菩提心、不动心、觉心才是自己,只要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就会愈来愈平静,超越了时间、空间,一个钟头一剎那就过去,这时候才知道佛法的可贵、人生的可贵,不会消极、悲观,更不可能去自杀。所以要想救世间、救人类,先要救心,只有佛法的道理才能救大众的心。
人,一是色身,一是心理。想要使身体健康、自在,必须修福报,福报就从修善法而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切法都是有因有果,要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就应多修善法,要知道惜福、修福。惜福是节流,修福是开源,惜福、修福很重要。这些属于有为法,有为法不执着即是无为法。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都在自己当下的这念心。这念心悟了,一切法都是佛法;这念心没有悟,虽然很努力诵经、打坐,还在起烦恼,佛法又成了有为法。诵经的目的是在净心、定心、明心,是在对治妄想,是在启发这念心性,这是诵经最重要的目的。一般人不容易领悟这些道理,认为「诵经有功德,可以消灾、延寿,可以保平安」,虽然是有功德,但这是退而求其次,只是在事上追求,并不了解理的重要。打坐也是有事有理,除了在事上调身、调息,更要在理上契悟,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安住在觉性上,才能明心见性。
(四)
修学佛法的次第就像在世间求学一样,有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阶段。例如:受三皈、五戒,这是属于人道的学校;修十善,就是进入天道的学校;修四谛,是罗汉的学校;修十二因缘,是缘觉的学校;修六波罗蜜,是菩萨的学校;在禅堂打坐,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进入了诸佛的学校。修行学佛不是求得什么,而是心愈来愈清明,愈来愈有智慧,这就是进步。要经常反省检讨,烦恼、妄想有没有减少?身口意是否清净?能不能坐到一支好香?
要达到如来的境界,先要懂得善调身心,调心不起、调口无过、调身不犯。「调」是对治、调整。打坐时,不起心、不动念,不但恶念不起,连善念也不起,安住在无念当中,就是调心不起。调口无过,讲话不要有过失,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佛经记载,如来不打妄语,所以有广长舌相、有梵音声相,这都是生生世世修来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为什么有这种功德?因为不打妄语,口无过失。调身不犯,身体不做杀盗淫的事,有这种过失要赶紧惭愧、改正。觉悟的人自己能管理自己,调心、调口、调身,调就是对治习气、管理自己。
修行过程中,要行自利利他的菩萨道,自利是自己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我们在禅堂练就一番功夫,找到一条心路,就能够肯定自己这一生的方向及应该做的事,否则只知道吃喝玩乐、追求名利,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死后与草木同朽。人,除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有心灵的世界,这三者都很重要。知道修心、修道,生命就不一样了。
这个世界是众生的恶业和善业夹杂所成就的世界,要想变成净土,不要在外面追求,「心净佛土净」,只有心清净才能使之成为净土;如果心里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绝对找不到净土。
佛典里有「琉璃王灭释种」的记载,琉璃王灭释种是源自于前世的因果。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琉璃王对释迦族心怀仇恨,后来琉璃王强盛了,率兵要灭绝释迦族人。神通广大的目连尊者知道琉璃王要赶尽杀绝,于是就选了释迦族的五百个童男、五百个童女,以神通将他们送到天上去避难。战争结束后,目连尊者到天上取回五百个童男、童女,但是这些人都已经化成了血水,这是在劫难逃、业果难逃。
自己造了业,什么人都帮不上忙,只有自己检讨、反省、改过,才能消业。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业是自己造作,必须自己忏悔、改过,才可以消业、转业。心清净即是净土,心恶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心善就是天堂,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所以,不要走远路,更不可走错路。
(五)
现在很多人都想统领世界,有的国家甚至在世界各地设立飞弹基地、军事基地,一旦国与国之间竞争起来,难免会产生战争。想统领全世界,是宏大的抱负,但是先要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大学》里很有系统地讲修身、修心,讲三纲领、八条目,就是内圣外王的道理。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与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道理一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从过去到现在,想要统领天下、治理天下,第一步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假使国家的领土大、人口众多、事情繁琐,想把国家治理好并不容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想当一国的领导者,先要齐其家。自己的家庭只有几口人,占地不过数十坪,如果连家庭都治理不好,如何统理国家?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佛法的人间净土,都是要把整个国家变成净土,乃至将全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变成净土,这就要修菩萨行,这是大众的责任。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一个家庭治理不好,不能怪学校、社会,应该自我检讨。做父母的吃喝玩乐,孩子自然有样学样;父母经常吵架、打架,怎么可能教好儿女?要管理好家庭,就要修身,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身教、言教引导子女。如何修身?在佛法来讲,父母有慈悲心,身、口都没有不好的行为,进一步受持三皈五戒,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必然和谐。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不但要修正行为,还要正心,心要端端正正,不要黑心、偏心、狭心、恶心。心如何才能正?「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无论是做人或是做事,都要以诚信为根本。儒家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心念要真诚,诚意才能正心。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心念要诚,必须知见正确;知见不正确,意识就会颠倒、模糊。所以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修行首重正知见的确立,做人处事也要有正确的观念和见解。「知」很重要,知见要清净、端正。儒家的伦理道德、尊师重道是正确的观念,如果身为师长的人做不到,怎么教得好子弟?
正确的知见、清净的智慧如何产生?「致知在格物」,这就是重点。格,是改革;物,是心当中的烦恼、物欲、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儒家的思想与佛法有相通之处,原则上、本位上都是以心为根本。格物,就是除去心中的烦恼、物欲,衣食住行要适可而止,革除心中的贪念,去除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贪利的习气。要检讨、反省,检讨心中有没有贪瞋痴;口,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身,不造杀、盗、淫。有了过失知道立刻改进,这念心就光明了,人格就建立起来,就能增长福报。
禅七是以无为法、以心为根本,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心要达到清净,就必须「致知格物」,惭愧、忏悔、改过,回光返照,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把烦恼照空。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统领世界,「格物致知」是一个起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里的八条目。佛法虽然是出世法,但也不离开世间法。
什么是出世?什么是世间?《六祖坛经》讲:「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正见就是解脱,看看自己有没有正见?「邪见名世间」,如果心念都在邪见、愚痴当中,就是世间人。身、口、意三业清净,坚住正念、随顺觉性,就是圣者,不要另外去求圣。佛经讲:「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一切都要从因当中努力,不是在果上求。没有种因,哪里找果?种了因,果报自然会现前。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也不离开我们当下正知正见的这念心、这念觉性。
禅七当中不论有没有坐到一支好香,这段期间的用功都不会白费,每一位都有清净的功德,清净心就是佛。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坐在这里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看到什么境界都不理它,这就是智慧佛;这念心如如不动,一坐下来,一天、两天、十天……,一年、二年、十年……都不起心动念,这就是如如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就是真佛住世。所以,要想成佛、成菩萨,都不能离开这念心。大家要有信心,相信过去的佛是如此成佛,未来的佛也是如此成佛,十方诸佛都是如此成道、成佛,过去的人做得到,我们也可以做得到。静坐就是要净心、定心、明心,不论外面有什么动静,自己都要能坚住正念、随顺觉性,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