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千僧斋的功德利益

发布时间:2024-01-17 13:59:09作者:常识

千僧斋的功德利益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侣之意

  古代帝王祈福消灾、册封太子、国庆国殇、旱涝保收、受戒、荐冥福乃至还愿等事,均设千僧斋而大事行之。

  溯古追源,最早之千僧斋应始于《佛说盂兰盆经》,佛弟子中天眼通第一之目犍连观见亲母堕于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无饮食,目连尊者以钵盛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火焰,目连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遂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指示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严修戒律,皎洁其行,七月十五日乃安居结束之日,僧行自恣法,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盆中供养十方诸佛僧众,以此殊胜广大功德,救拔其母脱离饿鬼道,七世父母皆得解脱。由是后世亦盛行此日以饭食等供养十方众僧。以是义故,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常设饭食供养千僧,虽死不断。其子阿阇世王秉承王教,于宫中亦常设千僧供。佛陀入灭四个月后,摩诃迦叶选取千人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作第一次经藏结集,为毋阙法事,阿阇世王令人每日送饭食供养,迦叶亦不多取一人,仅以千人为数。此为释尊时代最初之千僧斋,亦是僧人毋须托钵,接受檀越定期供养之开始。

  佛法东来我国后,南北朝以来之历代王侯贵族亦常举行千僧斋会,如陈后主(586年)诏请智顗大师为皇太子授菩萨戒,设千僧斋;未久,隋军攻破金陵,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晋王杨广(炀帝)礼请智顗大师为授菩萨戒,王赐大师“智者”之号,并设斋供千僧;智者大师入寂后,大业元年(605年),杨广按大师所遗图画,在天台山下建寺,即位后亲赐国清寺名额,并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师忌辰,设千僧斋会追悼;唐贞观八年(634年)穆太后建弘福寺,尚书虞世南上疏朝廷,讲述自己早年忽遇重病,发愿托佛力,病愈之日奉设千僧斋,希生生世世常无疾恼,七世永离怨亲,病果痊瘥,王被疏文感动,亦为穆太后设斋供千僧;懿宗(871年)于禁中设万僧斋;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亦于内殿设千僧斋会。

\

  千僧斋会,功德广大,应验非常。据《佛祖统记》载,隋炀帝于智者大师忌辰设千僧斋时出现奇应,当时司案点名,千数满足,但临斋受供时却多了一人,众人皆说是智者大师化身来受国供,是日午后,大众开启停放大师肉身的灵龛,只见床帐皆空,遗体不见;唐朝时,京师春夏不雨,皇帝下诏沙门释不空祈请上苍三天内降雨,法事开始之第二天已大雨倾盆,万物苏复,皇帝赐大师紫罗衣及杂彩百匹,并设千僧斋以报其功;宋太祖笃信佛法,未登大宝前,见周朝毁佛像,常伤感说:“毁灭佛法,非社稷之福。”登位后,即下诏兴复寺院,见沙门必作礼,亲手送食物给他们,并对左右说:“吾杀人多矣,不假佛力何以解怨。”建隆五月逢大旱,太祖皇帝往辛相国寺祈雨,进蔬食,设千僧斋,大雨即临。可谓有道之国,必隆佛教,有道之君,佛法必宏。

  供千僧所耗不菲,过去只有王室贵族始能办到,非民间百姓力之能递,惟心存诚敬,神佛亦必助其愿成。昔有释弘照,稚岁便口不茹荤,性务幽简,不悦嚣烦,二十岁出家,与二德及一居士结草庵避世,修习法华,虽居深山,却往往有人担食物送来。那时有百尺长之大蛇,常在草庵出现,低身听经,法照大师虽然知蛇不会相害,却恶其腥臭,惧其形状,以杖挥赶,蛇都不肯离去,大师再令居士驱逐出屋外,居士以绳缠蛇颈,系于大树之下。是夜,法照及居士,梦见一女人,掩泪涕泣说:“弟子是此山神女,性乐闻法,惭愧数次以秽形之体干扰,今次被驱缚,辞师远去,不复闻诵大乘,以此为恨。”法照等梦醒后,互相讲述,征得梦属相同,即执火炬前往观看,果然见蛇已死于树下。居士号泣投地,懊悔忏谢,就其尸旁,共为诵经,又发心设千僧斋,唯苦无钱财,忽然在庵侧拾得银两,于是下山做会,所拾之数刚好馔千僧斋会。

  山中自古就有如此的传说:「凡是有斋主檀越来山,供众千僧大斋,必定有一位罗汉降临应供的。」不过罗汉来应供,大多是现比丘相,混杂在大众僧人之中,凡眼不能识得罢了。民国十七年春天,有一位大心居士是江西彭大融先生,来山进香,他知道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更知道在三宝门中要广种福田。所以他诚恳的发出无上菩提道心,打一堂千僧大斋,广结众僧缘。真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居然亲遇罗汉,授他一尊古铜佛像,事后遍寻不见,所以他为感佛恩,撰一长文联语,悬于大圆通殿以志感念。今将联语及跋文抄录于后:航海朝普陀,遍值斋供千僧,蒙老比丘,施我古铜圣像,想是应真阿罗汉;梯山礼大士,喜游驰两名刹,趋梵音洞,看他妙相分形,灵出趺坐紫金身。民国戊辰仲春月,奉皖省迎江寺竺老师尊之约,来斯进香,兼酬斋僧之愿,饭僧后,念佛到大圆通殿,大融在门首,迎接诸僧,忽一老比丘交我古铜圣像一尊,仰目视人,弗见踪影,想系阿罗汉现身示法也。特撰联语悬于殿首,以志纪念,且供诸来客,发信愿心,一诚有感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