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内容提要:汉传佛教在经过二千余年的传承历史中,结合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现象,形成各种适合各地民族心理的宗派,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令无数人感受佛陀恩德,成就圆满人格。本文拟将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按非佛教徒、亚佛教徒、佛教居士和出家僧人四个层次考察,并根据不同的阶层,进行分层教育法,实现由非佛教徒到佛教的修道士、布教师——出家僧人的修学体系。
关键词:汉传佛教修学次第分层教育法
作者:道坚,重庆佛学院常备副院长,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华岩寺方丈
世界佛教包括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也称汉传佛教,属北传佛教,是由梵文典籍等翻译成中国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形成以汉文为载体的大乘佛教体系,并由中国传往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渐成当今世界弘传格局。现在的汉传佛教使用的语言已经不再仅限于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布,已经向世界各种民族及语言文字发展,影响不断加大。汉传佛教在隋唐之际,形成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八大宗派,以及众多佛学派别,而每一宗每一派都有严格的修学理论和次第,并在千年的传承中经历历史的考验,证明这些修学体系对生命的关怀及心灵的重建,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考虑当今汉传佛教修学次第,必须跨越区域性佛教的思路,结合世界各国的国情及民族习惯,学习先哲成功修学经验,制定相应修学次第。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宏观构建,应以“令不信者信,令信者道业增长”的原则,综合考察佛教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感受佛教理念影响的非佛教徒到认同佛教思想的亚佛教徒,再到正式受持三皈的佛教居士,以及出家修行的僧人,根据非佛教徒——亚佛教徒——佛教居士——出家僧人的四个层次,提出分层教育法则。佛教要求去除人我执,没的壮大组织或扩张势力的想法,对于各阶层的角色转换,佛教一般顺其自然,充分给予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
在全世界人口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就是广义的基督徒共19亿6599万。占世界人口的33.15%。回教有11亿7933万,占世界人口的19.89%。印度教有7亿6742万,占世界人口的12.94%。佛教有3亿5688万,占世界人口的6.02%。部落宗教有2亿4416万,占总人口4.12%。没有信仰的有7亿7667万,占13.10%。我国受文革影响,世界近8亿没有信仰者多数在中国,这些人没有信仰,如果不及时进行精神引导,将变成盲目崇拜者或金钱信仰者,对中国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将是极大的障碍。然而,这些非佛教徒的中国人大多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熟悉佛教因果报应、善恶观、功德思想、六道轮回观念及佛教普度众生的普世情怀,将其纳入佛教修学次第管理范畴,对佛教文化重建有积极意义。对于非佛教徒的修学次第建设,当以佛教艺术及哲学、心理学为主,附以佛教养生之道,令不是佛教信徒的普通国民,也能享受到佛教高等智慧的加被,树立健全的人生宇宙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普遍尊重不同的文化现象,包容一切,如海纳百川,成就非凡心智,为祖国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作贡献。
所谓亚佛教徒,不仅熟悉一些佛教基本理论,甚而认同佛教思想,偶尔也到寺院烧香拜佛,或参加一下佛教法会,参与出家师父的讲经弘法活动,对佛教有一定好感,但并不是佛教信徒。在中国,亚佛教徒的数量相当可观,至于不低于4亿人,所以对这类人群的修学次第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亚佛教徒的信仰状态是受到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的佛教信仰影响,处于信仰与非信仰的游离阶段,有的因为历史或时代原因而误解佛教,有的对佛教缺乏全面了解而持观望的姿态,有的害怕佛教清规戒律约束生活而影响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有的受到假冒僧尼的欺骗而远离佛教,有的对佛教高深莫测的理论及神通感应之事讳莫如深,等等。对于亚佛教徒的修学次第,先以夏令营、讲习班、读经班、传统文化班的方式由理入行,厘清佛教思路,正本清源,消除思想误区,次当接受正统佛教修学引导,如体验寺院禅修、净修等,熟练运用佛教基本思想及修行方式,克服心理弱点,树立正信、正念、正见、正定而不退,成就健康人格,提升生命信仰。
接受佛教修学思想,在佛寺中正式接受三皈五戒仪式,承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誓言,成为佛教居士。佛教居士是佛教教团的组成部分,中国大陆就有1亿(近年称有3亿)之众,建立佛教居士修学次第,可谓势在必行。由于汉传佛教流派众多,其修学次第也因有较大差距。因为佛教居士生活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如果对佛教居士的修学作统一次第安排,显然是不现实的。然而,汉传佛教一贯没有对佛教居士的系统教学方法,无组织无纪律,如一盘散沙,没有一点凝聚力,已经成了中国佛教的通病。我们通常以“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借口,对在家居士即无权利也无责任可言。初发心者,不是皈依佛教而是皈依于某一师,多以个人崇拜进入佛门。上焉者以戒律、修持、道德、学风感化,中焉者位高、权重、势利、名闻所归,下焉者显异、感通、情感所依,不入流者为巧言利诱之所迫。许多佛教居士虽然皈依若干年,然不识三宝,更谈不上佛教基础知识,甚而与迷信、外道为伍,不知何为正信佛法,也没有一个组织或教团对大家进行有序管理或次第教导。鉴于目前佛教居士放任自流的散漫状态,当前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佛教居士的归属,以及修学体系的建立。在佛教协会或寺院,应成立佛教居士管理机构,对信众进行详细登记,并指定归属某宗教活动场所,凡有信仰需求,其归属寺院有责任给予满足。建设佛教居士修学次第,先以启信为要,引导在家信众的行为标准,如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和睦家庭,孝敬师长等;次当皈依三宝,敬信正法,学习佛教基础知识及佛教礼仪;再受持佛戒,规范身心,令心地清静;又修持出离心法,知世事苦空无常,诸法无我;再修习菩提心法,以布施等六度四摄,护持三宝,慈济爱人,成就圆满自他功德。
佛教的核心力量是出家僧人。僧伽担负着佛教的继承与弘传重任,是佛教专业的修道士和布教师,其修学体系的建立,当更加谨慎和完备。汉传佛教诸宗派中,以禅净二宗最为盛行。禅宗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讲究“不历僧祗,直下顿悟”,这种超越性的修学法门,一直被奉为上乘法门。在禅宗历史发展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只重心性之学,排斥经教,不行佛事”的现象,对修学次第之说,一般斥之为小乘或渐教,以致少人问津。净宗以“持名念佛,带业往生”为初衷,由于简单易行,一般不会出现修持的魔障,所以广被群机,成为当今佛教的主要修持法门。如果按照《观无量寿经》所载净业正因行持净土法门,应该说是次第严密,解行并进的大乘菩萨行。所谓净业正因,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然而在净宗的修学实践中,大多数人不明教理,只知一句佛号,一心往生西方,代替佛教诸多行门,失去了菩萨道积极度生的本怀。如果是在家老太太学习佛法,不明教理,不行善法,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也算得上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了。然而,如果是一个专业的佛教修道士和布教师,只知道一句阿弥陀佛,可能就无法称为一名真正的出家人了。可见在汉传佛教建立出家僧伽的修学次第,尤为重要。
对于僧格的养成,关乎佛教的兴衰成败之大事,其修学次第,必须先考虑国家和佛教信徒、民众需要什么样的出家人。国家的要求简单为“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三句话,佛教信徒需要“严持戒律,智慧多闻,有修有学,慈悲喜舍”的大德,社会民众需要“慈爱百姓,德被天下”的宗教家……虽然不可能很个出家人都成为宗教家、大师,但他(她)必须是佛教专业的修道士和布教师。作为出家僧侣,其修学次第可能要分为童行期、沙弥期和比丘(尼)期。
童行是发心出家前接受考察的阶段,其修学次第称童行期。童行期以启蒙佛法和教习佛教礼仪为主,并以严格的苦行磨砺心志,观察其是否适合出家修道生活。其修学时间在二年左右。修学内容应分次如下:一、断除凡俗不良习惯,如肉食、抽烟、喝酒、赌博、网瘾等,亲近善知识,学习淡泊宁静的出家生活模式。二、佛教早晚课诵的背诵,熟悉上殿过堂仪规。三、早起晚睡,学会寺院洒扫应对之礼,为大众作务,如巡堂、净厕等苦行,培养出家福德善根资粮。四、学习诵经、拜佛、侍师等基本常识。五、了解佛教基础知识。六、见习佛教修学方法,如坐禅、念佛等。等到以上课程修学完毕,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堪为法器者,寺方及自已认为适合出家后,填写出家申请,并经父母签字同意,可以剃度出家为沙弥。
沙弥是经父母及寺院同意并举行剃度仪式,取法名法号,剃头着僧服,已正式成为佛教出家僧团的一员,其修学时间至少在二年左右,修学次第更为完备:一、出离心的修持。二、受持、学习三皈及沙弥十戒。三、亲近善知识,薰习出世善法。四、学习寺院清规,以及丛林执事内容。五、随众参加上殿、过堂、念经及禅修等修行活动。六、见习佛门法事及弘法事务。沙弥阶段是童行期更进一步的增上善法,学习如上佛事后,经寺院考察合格,同意授受比丘(尼)戒。
沙弥考察合格后,经寺院推荐,到戒场登比丘(尼)坛,受持三坛大戒,成为正式的僧人。比丘(尼)是一个出家人的终身称号,其修学次第应分两个阶段,一是比丘(尼)依师学戒五年,得阿阇黎位的初学期;二是在取得阿阇黎位后,再精进修学五年,得和尚位的实修期。初学期亲近师长或入佛学院,专业学习佛教基础理论、历史及戒律、修持方法等,旁及各宗的研修,应修持专一,广学多闻。五年修学有成,得阿阇黎位,即取得教授资格,可以引导初学者进修。实修期是已经精于佛教理念和修持方法,再依师教诲,于一宗一派的修持方法,进行专业修学,或闭关修持。五年后修学有成,得和尚位,堪为人天师表,出山弘法利生。
如上所述佛教修学次第,仅是依据传统修学模式,作一简单阐释,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具足福慧德行者,能再作狮子吼,令法音宣扬,重兴佛教于此时。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