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佛学 佛法
文:白云老禅师
通常学佛的人,最不容易搞清楚的就是“佛教、佛学、佛法”,几乎把这三者混为一谈。佛教,好像每一个人都懂,事实上佛教包含有佛学、佛法,如果谈佛教,只谈这些仪式、仪轨,谈一些型态上的问题,那只是宗教。但是我们要了解,世界上的宗教,至少在联合国承认的五大宗教,都强调必须要有教义、教堂、教士还要有信徒....这些是宗教的型态,所以五大宗教几乎都具备了这些,可是以五大宗教的佛教来说,我们必须要把握与其它四大宗教最大的不同点在那里?
也有人说:“信教都一样,为什么一定要信佛教?信佛教好象是一种迷信....”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在于宣扬佛法的教义,这些传道者本身具备的条件不够!以目前能看得出来的,譬如流浪在印度的达赖喇嘛,以前不说他们是佛教,反而称他们为喇嘛教,实际上是没有喇嘛教的,这只是佛教当初分布、流传的方向、地点的不同而已,西藏信的同样是佛教,只是依于他们当地的语言,称呼出家人叫做喇嘛,就好像在华北、华中、华南,称佛教的出家人都叫和尚,事实上以佛教的本身来讲,这些称呼都是偏于地方上的语言而形成的,譬如说和尚这名词,是新疆地区的语言,因为鸠摩罗什是新疆人,他来到华夏地区以后,无形中好像中国的佛教的出家人都叫和尚,其实和尚这个名词,不是汉语所形成的,新疆的土话叫做和尚(ㄏㄡㄒㄧㄤˇ),那是什么意思呢?翻成汉文叫做亲教师,就是可亲近的老师。
根据佛教经典上所说的,出家的统统称之为比丘、比丘尼,或者沙弥、沙弥尼,在家的就是优婆塞、优婆夷,另外还有一种身份叫做式叉摩那,这个名称很少有人去使用它,过去在大陆,五大律宗道场都很少去解释“式叉摩那”是什么?结果就变成一个笼统的名称,好像“式叉摩那”也是学佛女?优婆夷也是学佛女?那就变成好像都是在家的,其实在家优婆夷就是学佛女,这是由于对佛教的经典,尤其在律部所提出的一些名称没有深入认识,以喇嘛来讲,应该也都是比丘、比丘尼,其实称呼什么喇嘛、和尚、甚至尼姑的...这都是一些不正确的名称!尤其尼姑两个字,是梵文跟汉文合并一起的一个名称,尼是女性、姑不也是女性吗?那尼姑不就变成“女女”了?其实经典上关于佛教人员的结构、定位与形成都有明白的记载。
我也顺便告诉各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至沙弥尼、沙弥都很容易了解,但“式叉摩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式叉摩那”是在两种情况之下而称呼的,她本身显现的是一个出家女性的相,但在未出家之前她已怀孕了,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而出家,根据戒律,这时她必须回到俗家把孩子生下来,她这个时候的身份就不能叫沙弥尼或者比丘尼,而是叫做式叉摩那。如果她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再回到僧团,她又恢复原来的面貌,是沙弥尼或者是比丘尼,这是第一种式叉摩那。
第二种式叉摩那呢?律部与经里面也有说明这事,当一个出家的女性,出家之前父亲与母亲健在,可是在父母不需要她照顾的时刻,她可以出家,因为她有兄弟姊妹可以照顾双亲,但是如果出家以后,双亲失去了可以照顾他们的人,这时不管你是比丘尼、或者是沙弥尼,必须要回去照顾父亲母亲,这不是还俗,只是现式叉摩那相,身份还是出家。一直到双亲有人照顾了,不需要她了,她再回到僧团,恢复原来的面目,这也叫式叉摩那。
为什么也有叫做学佛女的呢?因为她返还俗家以后,还是显出家相,但是她又不是出家人,为什么?因为她没有具备沙弥尼跟比丘尼的身份,可是她的表相是出家身份,所以这时候回到世俗,去照顾父母或处理事情,她还是维护她的出家身份,但要受持叫式叉摩那法的戒律,所以通常讲式叉摩那是专门指女性来说的,就是我刚刚讲的两个大前提之下的问题。在台湾也有所谓的律师在戒坛或者他平常的表现,把式叉摩那当成比沙弥尼还高,这是很大的错误!这个没有高低,因为如果她原来是比丘尼,回去处理事情,但是这时候她比丘尼的身份不存在了,就不能说她比沙弥尼大,比比丘尼小,不是这样分别的。
所以关系到佛教中的经、律、论或有关宗教的一些组织、架构,我们常常都会搞错,譬如以寺院来说,如果以原始的佛教,也就是佛陀时代的佛教来说,没有寺院这个名称,通常都是讲“兰若练处”,或者是说“兰若”,也就是现在一般人说的“精舍”,其实中文的意思是“清净的地方”,所以出家人住的地方都称之为清净的地方,什么“寺、院、庵、堂”都是中国人建立起来的!在“寺院”里能发现比较合乎原始佛教的说法,佛入灭了以后才有的“殿”或者“塔”的,这些在经典上的名称。如果谈到佛教,以宗教的大前提来看,当初在印度有十二大学派,佛教事实上是第十二个学派,末期的一个学派,也就是佛陀学派,在佛陀学派之前早就有十一大学派了,所以这第十二大佛教学派,在当时的印度,如果以正面的来说,它是一个改革性的学派,若以负面的来看呢,其它十一大学派都认为佛陀学派是一个叛逆的学派,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我们知道佛教正式形成是在印度,是在释迦牟尼佛时期,释迦牟尼佛是在什么前提之下成立这个学派呢?因为其它的学派总会有一些不圆满的地方,也就是有缺失,释迦牟尼佛他的思想强调众生平等、解脱自在,其它十一大学派都没有办法达到这种目的,譬如婆罗门讲究一个身份、地位...其它的学派,几乎都离不开身份、地位,所谓贵跟贱的差别,释迦牟尼佛为了改革这个观念,所以他强调众生是平等的,没有贵贱,没有阶级。譬如佛教僧团的组织,于中国而言,有师父、有徒弟,其实在原始佛教里面,并不称为师父、徒弟,只是一个法的传人而已,因为有师父、徒弟就已经不平等了!因此在原始佛教中,我们看僧团里面,只有所谓的“上座”、“上首”,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头,这只是在职务上面的差别,实际上在身份上是相同的,而中国建立僧团,跟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族性有关系,所以无形中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譬如问人家“你是临济宗的第几世?”或“曹洞宗第几世?”这都是中国的特色,在原始佛教里面其实没有这些的。
以前我常说一句话,以我来说,即使是住持或者所谓的方丈,还是比丘!同样只是一个受供养的人,所以在我们中国,过去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比丘、比丘尼好像依附在自己的门下,有师父、住持或方丈,反而否定了那层受供养的比丘、比丘尼的身份,其实僧团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什么师父、徒弟、徒孙,那是中国的风格!所以谈宗教首先要知道它的组织架构以及它的成员,那么是什么时候形成中国的特色呢?就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建立起“丛林制度”,所谓“十方丛林”的时候开始。
其次再看僧团,刚刚提过原始佛教并没有寺院庵堂这种名称,都是讲“寂静处”,是出家人三个或者四个人聚在一起,在那里修行办道的地方,就是你的寂静处。所以佛陀时代,我们常看佛陀在某一个地方讲经说法,通常在经典中可以看到,譬如讲“灵鹫山”,它只是一座山的名字,我们说“竹林精舍”,其实“精舍”就是根据“寂静处”来的,所以释迦牟尼佛随便找一个树林子,那就是一个说法或举行法会的地方,没有什么寺庙庵堂。如果你们去过印度,去看八大圣地,尤其是度五比丘的地方,很多人以地上还有砖的痕迹及地理基础等,其实并不是如此,它本来就划了一个界线,很庄严的在那里或修行、或说法的一个地方。所以过去大部分称作“坛”,或有些则是休息的地方,你们可以到菩提伽耶去看,那里本来就没有房子,它是用砖做一个界线,表示这个区域是干什么?那个区域是让什么人住的,还有佛陀住什么地方....等等。其实睁开眼睛一看,不过就是一块平地,如果是树林子的话呢?为什么说“头陀行”,要说“树下一宿”,或在坟墓边过日子?如果随便找一片坟墓,那地方也可以称做“精舍”或“法坛”,用来作修行的道场,种种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经济的环境关系。
到了后期,尤其佛教传到中国之后,你们看看佛教的寺院都是富丽堂皇,大家就会想这些宫殿怎么形成的?如果大家看过华严经,就知道华严经里面说到不同的世界,譬如讲到国土就有国王,或讲刹土就有佛愿的世界....这些情况是说什么呢?都是比照天道的宫殿而来的!所以我们说帝释天、三十三天或说忉利天,它有宫殿而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宫殿,我们出家众也没有宫殿,是依据出家了,成为人天师范,怎么还那么贫穷的样子呢?”所以才以天道的宫殿来作为我们僧团的一个环境,就是这么慢慢形成的!不只台湾、大陆,可以说从唐朝以后慢慢形成了中国寺院的特色,有殿堂、有寮房...譬如说一个大丛林,有九殿四十八堂,这都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建立起丛林制度,才有这一些!以上是说宗教的型态。(未完待续)
那宗教的内涵呢?就是指它的道理方法,也就是我们谈的经、律、论三藏,所以说宗教有它的组织架构、成员及它的经典,所谓的经典一般说是“大藏经”,其实现在的大藏经已经不同于以前了,为什么?现在的大藏经里除了原来的,还有很多“续藏”,那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后期所谓的高僧、大德写的心得,也同样放到藏经里。实际说来,原来只有佛陀所说的经、律才是,至于论呢?都是修养到达了菩萨的境界所表现的心得,这些都称之为“论”。所以“论”不是佛说的,是菩萨们说的,只有“经”跟“律”才是佛说的。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常常看到,在中国的佛教,至少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都存在这种现象,好像只有一些人专门去修学经、律,普遍性的都还是依据论来修习,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因为佛陀说的经含义太深、太广,常说法义甚深微妙,不容易理解,那怎么办呢?就根据这些菩萨们的心得来学习佛法,一直到目前为止,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不管是弘法电视也好、佛教的杂志也好,表现出来的几乎都是什么论师说、菩萨说、祖师说,真正佛说的少之又少!为什么?好像从事经典与律部研究的也愈来愈少,反而在论部下功夫的愈多!那就是我刚说的,因为论是菩萨们的心得,心得的表现比较容易抓住,而的确有很多原典,涉及到文字的名相问题,有巴利文、梵文,还有的巴利文、梵文或者中文混合在一起,所表现的名相,常常令人分不清楚。从佛学辞典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名相如果弄不清楚就很容易错解,有的是梵文跟中文混合,有的是梵文跟巴利文.....那是关系到“经”的问题,“论”就比较容易了解。所以才会说大乘好像强调菩萨法,其实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去看经律论,并不能单以“论部”来做为修习的依据或依归,毕竟我们是学佛,所以“论”只能拿来参考,好像读书、写心得报告;为什么在台湾有这种现象,几乎一个问题提出来,去问不同的法师,告诉你的答案都不相同,那是因为他学的是某一些菩萨的论,讲的就是那一些,如果是依据佛陀说的经典,肯定都是一样的!
譬如“布施”与“供养”这个名词,很多人好像理解,布施就是普遍对一般人;供养是对上的,那就会有问题产生,刚刚说过“众生平等”,在家的对出家的所谓“四事供养”,就是讲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医药等的供养,也可以说是一种布施,如果硬要说对出家人是供养的话,那就变成好像出家人比在家人高一等了,就不能够说是众生平等。又很多人把它当成是“布施波罗蜜”,其实不是,施就是付出,要注意“施”不是给予,是付出,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因为梵文的意思有这差别。“付出”通常是我自己拥有的,愿意给予更多的人得到同样的利益,但是这种付出不一定是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在内。那“给予”呢?就变成我们一般讲的施舍了,好像把别人看得很可怜 〝啊!某某!我有钱,我给你一点〞,这就不合乎佛法的平等之道。
通常讲佛、法、僧的内涵,除了有佛教的、佛学的以外,还有佛法的,我们怎么去认识与分别?其实“佛教、佛学、佛法”离不开佛、法、僧,而“佛、法、僧”也离不开“戒、定、慧”三学!前面所谈的佛教,就是谈它的架构、人员的组织、以及它的生活方式。我们看,打开一部经典,一开始都是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参与什么,都是跟一些什么人、什么对象,然后呢?大家出去托钵与化缘,回来后吃完饭,就坐下来....这些谈的都是佛教僧团的型态,经典后面才开始有佛说法,所以把经典前面跟后面说法的内容组合起来,就有佛学。此中可以发现一个最大的差别:佛教是一种信仰,你不一定具有这种知识,当然更没有这种修养,那佛学呢?有宗教的样子,可是它讲究知识经验或者道理方法,它只是一些学理、理论,一般人不一定做得到,也不一定去实行,而佛法却包含了佛教与佛学!所以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独立。但也可以知道,佛教跟佛学可以成为一体,佛法就包含了佛教与佛学,如果一定要很明显的界说,那么有道理、有方法,是一种知见,在概念上我们叫佛教,在学理上我们叫做佛学,佛法则关系到生死,把佛教与佛学这些内容适时成为可以让人得到解脱、完成涅槃的结果,达到这种境界的才叫做佛法!更简单的说法:能够解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才是佛法。我们常常说“纸上谈兵”,那就是指佛学,而佛教是一些组织型态、仪轨这些东西。
可以说得更简单一点,只要你皈依三宝,不管是现在家、出家相都是佛教徒。那成为佛教徒以后,去学习有关的知识经验,就是佛学。知道这些知识经验,然后把它化为修养,显现它的饶益性,那就是佛法!这样能不能理解?因为这三个东西,尤其是佛学、佛法,如果再加上佛教,就会很乱!乱的原因就是没有办法去分辨三者的内涵。禅宗有一句话,说一个人能说善道,叫“知解之徒”,佛学就是知道这些经典文字,也能解释,但能不能去实践?那就关系到佛法了!
我们从经典中可以很容易去把握,所谓“佛教”就是佛法僧的型态组织;“佛学”以经典说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提出来一些名词、文句、法相,了解它的意思,好比说“烦恼即菩提”,烦恼是一门学问,菩提也是,可以说出为什么烦恼即菩提的道理来,这很明显就是佛学;如何完成佛法呢?比如“烦恼即菩提”,你能不能够化解烦恼显现菩提?能够化解你的烦恼,显现出菩提来,这才是所谓的佛法!所以我们常看,有所谓的佛学专家,其实“专家”两个字很难说,也许他是个学佛的,在佛学的范畴之内他知道的很多,但能不能把佛学化成为力量?就以“普度众生”来说,要具备什么?“慈悲喜舍、四弘誓愿、六波罗蜜法”....等,把这些条件、知识,统统搬出来,这就是佛学,但能不能够实践?能不能够使它发挥成为力量?所以必须要完成修养才能称之为佛法!可以这么说,从所谓的“一切智”、“道种智”跟“一切种智”来分,“佛学”就是一切智,包含世间的、出世间的学问,也就是世间的道理方法与佛教经典里面的道理方法,这称之为“一切智”。什么是“道种智”呢?那是专业性的,譬如佛学里面有十大学派,是属于道种智,看看十大学派中你偏于哪一个学派?那佛法呢?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就是说佛学,“道种智”,是佛学里面的专门性的道理方法,那佛法就包含了“一切智”、“道种智”所完成的“一切种智”!
所以学佛,要能分辨什么是佛教、佛学与佛法。有很多人自认为:我也看经典、也会打坐,甚至还能入定....如果是邪魔外道呢?可能还会说:“喔!我打坐还可以灵光出窍,还可以发光喔!”如果是这么说的话,那连佛学都不是!如果自认为是佛教的话,那也是附佛外道,就是附和在佛教这个宗教的前提之下所行的外道。这许多 “不如法的”,可以说就是佛教里的外道,真正佛教的本身是正信的,强调须“依教如法”,就是要依于佛陀所教的道理以及方法。
很多学佛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学了一辈子的佛,最后根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看在台湾最近这些年来佛教的现象,好像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人家说这个好,一窝蜂就去学这个,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人家说那个好,又一窝蜂的去,好像海浪一样的飘过来、飘过去,最后学了一辈子:嗯!我也念佛了、也打坐了,好像也知道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最后能不能去?不要说信心,根本是迷惑!如果能把“佛教、佛学、佛法”这三个搞清楚,一旦遇着经典上面,譬如谈到佛教的一些型态、架构,有一句话说“处处都是法、处处都是道”,你就必须知道,除了道理方法、还要能去实践!所以我提出两句话:“你所有的起心动念,都要与生死有关、要与道相应”,那才是在修习佛法!否则说的好听一点,你是在佛学上下功夫,说的不好听只是在装模作样,因为得不到它的利益!可见“佛教、佛学、佛法”,真正讲起来,佛陀的思想理念,最后的目标是进入涅槃境界,如果不能入达涅槃世界,可以说学佛是没有用的!
所以不了解“涅槃”的法义的话,会很容易造成误会,以为学佛是要死了才能有个确定?不能这么去看!必须知道“涅槃”本身的含义太多了,譬如说“不生不灭、寂静、解脱”.....这些几乎都叫做涅槃。所以涅槃不是死,解脱也不是死,而是任何一个问题,把它化解了就叫解脱。“涅槃”是把原来的一个事情化解了,而不会再发生了;那“解脱”呢?虽然问题化解了,但是还会再发生,所以我们常常谈解脱,有“究竟解脱”,什么是“究竟解脱”呢?要究竟解脱才能够入涅槃世界,也就是依于你的烦恼或业也好,业清净了、烦恼不会再生起了,那才叫究竟解脱!因为化烦恼、显菩提,那只是一个单一的解脱而已,必须要连烦恼都不生起了,菩提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解脱,也就是涅槃境界!
所以我们常常把解脱当成死,把涅槃当成死,那是错误的!尤其,不管是在家、出家的,很多人谈往生,“往生”究竟是什么?念佛可以往生,那不念佛能不能往生?学佛可以往生,不学佛不能往生?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都是不了解“往生”的意思,其实死了要往生到什么地方去?就是“往什么生处”的意思。譬如说还在六道之内的话,会认为“我现在是人道,我业太重,可能往生到畜生道或地狱道....假使你的福德因缘很好,就往生到天道,但是还是在三界六道中轮回,所以往生,并不是一定去西方极乐世界,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那就要看你的道的修养,好比如果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具备“信、愿、行”三大资粮,如果造业太多,以欠债来讲,根本不知道该还给谁好,那一定是往生到畜生界;如果所做的是十恶不赦的业,如犯五逆罪之类的,一定是往生地狱道!所以不要把“往生”两个字认为都是去西方极乐世界。(未完待续)
所以谈佛教并不是一般人想的那么容易,什么拿三根香拜一拜,好像就是一个佛教徒。或者皈依三宝就是佛教徒,其中有一个问题:你拿三根香拜,究竟是在拜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干什么?因为你皈依三宝,总是有所求,如果不考虑种种问题,那连佛教徒都不是!我们看,常常有一些人说:“我皈依三宝了,我有皈依证。”或者说:“我受过菩萨戒,有菩萨戒的证书。”那请问念佛、修西方弥陀净土的,是不是就发给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证书呢?那叫做世间法,佛法可不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是人,所以也不要舍弃这些,因为世间法,人的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不可以去否定它!但是也不能去执着它!此中就涉及到佛学、佛法了。
尤其初学佛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睁开眼睛看到的,竖起耳朵听到的,几乎都是别人的缺点,这些人几乎是标准的佛教徒,他能够看到、听到别人的缺失与错误,可说他连佛学也不懂,因为佛学还要告诉你,看到别人的缺失,须返照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缺失?如果看到别人的缺失,发现自己也有这种缺失,就要想办法去调伏、去修行,以化解这些缺失,那就涉及到佛法了!所以“佛教、佛学与佛法”这三个名词必须真正的搞清楚。只要随便提出经典里面的名词,或是法相的认识、或遇着一个什么问题,都可以从中发现“佛教的、佛学的、佛法的”存在了。
以前我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口渴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喝水,这谁都知道!我也说过:“凡是能止渴的都是对的!”但是这没有涉及到佛法,最多只是佛学的理论而已!如果涉及到佛法的话呢,口渴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去化解你的渴”。我们知道口渴会不自在、会烦恼,要怎么样让自己能够化解烦恼,不但不烦恼,还能止渴?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泡一杯热茶给他喝,这里面就有佛学、也有佛法,你们把这个问题思考一下!想想,这个人正在那里渴得不得了,因而起烦恼,在电视剧中也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在外面忙得不得了,回到家里,一打开热水瓶里面没有水,打开冰箱也没有饮料,就会气得摔东西。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是泡一杯热茶给他喝,就可以发现有没有修养?为什么?如果那个人怪说:“我口渴的不得了,你还给我热茶喝?”那根本烦恼就不能化解,等于烦恼加烦恼,如果他真正懂得佛学,也懂得佛法的话,拿了这杯热茶,真的能止渴,为什么?因为要是一杯温的或者冰的水,就咕噜咕噜,一口喝下去,可能愈喝愈渴,原先的那个渴的烦恼,还是没有办法消失!因为口渴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缘境,已形成了烦恼,须先使烦恼能够平静下来,才不会口渴得那么厉害,你们去思考一下,如果拿了这杯很烫的热茶,会不会一口就喝下去?不会的!一定是一边吹,慢慢的一点点的喝,边吹边喝....是不是那个烦恼的心念就会不存在了?缘于完全把心念放在想把这杯热茶吹冷,便会心平气和,慢慢的来,那才真正能止渴!能做到这样,才可以谈得上是懂得佛法,不像一般人、渴的不得了,拿杯热茶给他,可能气得连杯子都会摔掉!
所以,什么叫做修养?修养是要有行为,去慢慢完成的哩!是要经过修行,完成某一种知识经验,才叫做修养,可是我们平常总是不知不觉,口渴了、很方便嘛!有矿泉水....甚至什么都没有,也可以打开水龙头喝自来水,但是很少去做佛法所谓“内观”的修养、表现!我前面不是提过吗?“处处都是道,处处都是法”,禅宗说“抓住了是你的!抓不住就当面错过!”这些话你们都很熟,可是能不能用得上?所以我另外有两句话:“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思想、发挥智能”!为什么要讲这一些?人有很多的潜力,可以慢慢去累积,如果平常完全不去修行,就不可能有什么潜力,潜力是平常慢慢培养出来的,一旦拥有了,自然就会表现出来。看一个人有没有修行?就是看他平常有没有修正身口意的缺失,有没有去调整自我,改变不好的,使好的更好,那才叫做修行!也就是须完成某一种功德才叫做修养!什么是功德?就是具备了条件,而且可以表现出来!我们常常讲的“德养”,就是功德完成的,这种功德是慢慢从修行中而来!
最后再看看“佛教、佛学、佛法”:佛教包含了佛、法、僧,这一个整体,都叫佛教!佛学呢?是对“佛法、僧”的一些道理方法的认识,这种种的知见与了解都叫做佛学;而后把这一些道理方法表现出来,发挥成为有饶益性的力量,那就是佛法!这样大家能不能够辨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中药”是中国的药材、药理,有各式各样的药材都叫中药,假设“中药”是佛教,中药里头各式各样的药材,都有它的效用,能治什么病的这些道理方法,就等于佛学;进而你针对病症,拿这些中药的药材,治好别人的的病,就是把他的病化解掉,能完成这种结果,林林总总整个加起来就是佛法!这样容易了解吧!如果以个人来讲呢,你这个人由“地水火风”组织成你的色身,再加上六根、八识、五蕴,最后完成你的心识,或者我们叫做精神的内涵,这都叫佛学;那以一个人来讲,是一个概念就是个宗教;佛法呢?就是发挥你的生命力,能够完成这种饶益性的结果!
再举一个例子:你们坐的这种椅子,整个椅子就象是一个宗教的型态;它的理论是不管你拿的是木头的、金属的或者是石头的,把它怎么组合起来,以至完成这把椅子,这就是佛学;最后这把椅子真正能够用得上,这里面又关系到椅子的学理跟实用性,为什么?因为有的材料很容易坏,有的金属很容易生锈,还有因为环境的不同,它会成为坏相....其中又涉及到许多精神的、物质的现象。像物质的有“成住坏空”;精神的有“生住异灭”,其中就有“教、学、法”。所以,几乎眼目之所及,都可以发现这三者!当然这要具备一些基础,究竟你对佛、法、僧了解多少?以戒定慧来讲,你在修行、用功上,完成的修养有多少?所以,我们常常说:佛法是要能够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去化解那些缺失,圆满那些问题,绝不是告诉你怎么做,好像烦恼来了,我给你一个菩提,你就可以把那个烦恼打掉?绝对没有这回事!烦恼也是你自己烦恼,如果想显现菩提,就必须去认识、去了解烦恼,而后怎么样去突破它、化解它,这中间必须要能觉悟到什么,最起码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烦恼?可不可以不烦恼?这都有道理、有方法,但是要你自己实际去修行,慢慢去体验与发现,才能够完成修养。
以上谈的是“佛教、佛学、佛法”的一些概念,不管你是学佛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是五十年,总是离不开这些东西,问题是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粗、细、微妙的不同?粗相的很容易把握,进入到细的就很难了,若要达到微妙的境界那就更难了!可是难归难,没有做不到的!只要自己肯修,这个“肯”,头一个就要能“舍我”,千万不要动不动把一个“我”摆在前面,等于“自己出不去、人家也进不来”。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因为“有我”,所以对于自己的“我”,要能够去调伏它、改正它,从有我到无我,这不是念一念:“唉!不要执着计较起分别嘛!”这并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有时候自己不想要,可是还是会要,为什么?怕自己受到伤害,就会找理由、找方法来保护自己,一切都为了保护那个我,所以为什么要去苦行?为什么要修波罗蜜法?都是为了调理那个“我”,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可是你绝不可以,把别人的我当成自己的我,或者把自己的我去代替别人的我,世俗不是有这种话吗?“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同样的“也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建筑在别人的快乐上”,那你才有调理自我的机会,这就要建立一个空间,要学习“止观”与五蕴调理的道理方法。(全文完)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