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有一次,佛陀与比丘们,来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城北郊外的迦兰陀竹园结夏安居。
这天,一群在自己故乡结束结夏安居的比丘们,来到迦兰陀竹园礼见佛陀。佛陀问他们说:
「比丘们!在你们故乡中,哪位比丘的精进、德行与教化成就,是大家公认最崇高的?」
「世尊!那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了。」来访的比丘们一致推崇道。
这时,坐在佛陀旁边的尊者舍利弗,心想:
「尊者富楼那满慈子是多么地荣幸与幸福啊!受到这些有智慧的同伴们,在老师面前如此一致地推崇,改天有机会,一定要与他谈一谈。」
几天后,佛陀决定结束在王舍城的安居,前往憍萨罗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而尊者舍利弗与来访的比丘们,在王舍城一同多住了几天,也跟着前往祇树给孤独园。
另一方面,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结束在家乡的安居,来到祇树给孤独园,礼见了佛陀。尊者在听闻佛陀的说法与鼓励后,便起身告辞,前往安达林安顿。
这时,就有比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尊者舍利弗。
于是,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时分,来到安达林,打算找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一谈。
尊者舍利弗依着别人的描述,找到了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但不是那么地确定,于是,尊者舍利弗问道:
「道友!您是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是的!」
「那您是为了『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目的,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不是!」
「不然,是为了『心清净』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见解正确』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断尽疑惑』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清楚修学之路』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完成修证』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那您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
「道友!我是为了证得无所取着的涅槃之缘故,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
然而,什么是「无所取着的涅槃」呢?于是,尊者舍利弗继续问道:
「道友!沙门瞿昙是以『守戒而德行圆满』为『无所取着的涅槃』吗?」
「不是!」
「以『心清净』、『见解正确』、『断尽疑惑』、『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修学之路』、『完成修证』为『无所取着的涅槃』吗?」尊者舍利弗继续一一地问。
「不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一一分别回答。
这仅仅「不是」的回答,似乎难以让尊者舍利弗确认尊者富楼那满慈子的意思,因此,尊者舍利弗请尊者富楼那满慈子详加说明其中的意涵。
于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说:
「道友!如果世尊沙门瞿昙仅仅以『守戒而德行圆满』为『无所取着的涅槃』,那么,所有还带着取着的,都可以称为涅槃了。
同样的,如果世尊沙门瞿昙仅仅以『心清净』、『见解正确』、『断尽疑惑』、『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修学之路』、『完成修证』为『无所取着的涅槃』,那么,所有还带着取着的,都可以称为涅槃了。
但是,如果世尊离开这些而说涅槃,那么,一般不修学的平常人,也都是涅槃者了,因为他们都成就不了这些;离开这些法。
所以,道友!是『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缘故,才能达到『心清净』;『心清净』的缘故,才能达到『见解正确』;『见解正确』的缘故,才能达到『断尽疑惑』;『断尽疑惑』的缘故,才能『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缘故,才能『清楚修学之路』;『清楚修学之路』的缘故,才能『完成修证』;『完成修证』了,才是证得了『无所取着的涅槃』。
道友!且让我打个比方:以前,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在首都舍卫城,因有急事要在一天之中赶到很远的萨迦陀城去。为了这样,他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在两城的路上,含头尾共设置了七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妥了体力充沛的马与保养良好的车。国王从舍卫城的王宫乘车出发,当每到一个驿站时,立刻舍弃原来疲惫的马车,换乘等在那儿的新马车,这样,就在预定时间内,赶抵了萨迦陀城。
这时,如果群臣问国王,能这么快抵达,到底他是乘哪一辆马车来的,波斯匿王应当怎么回答?」
「道友!波斯匿王当然会说,他是乘第一辆车出发,到第二驿站换第二辆车,一共换了七辆车,才能在一日中,快速地抵达的。」尊者舍利弗回答。
「是啊,道友!波斯匿王应当这样回答。就像这样,道友!『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缘故,才能达到『心清净』;『心清净』的缘故,才能达到『见解正确』;『见解正确』的缘故,才能达到『断尽疑惑』;『断尽疑惑』的缘故,才能『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缘故,才能达到『清楚修学之路』;『清楚修学之路』的缘故,才能『完成修证』;『完成修证』了,世尊才说,这样是证得了『无所取着的涅槃』。」
尊者舍利弗对这样的说明,大为佩服,就问道:
「道友!敢问您的大名?您的同伴都怎么称呼您?」
「道友!我的名字叫富楼那,同伴都叫我满慈子。」
尊者舍利弗面对这位心目中早已十分敬佩的尊者,是更加敬佩了,于是,当面表白了对尊者富楼那满慈子的诸多敬仰与赞叹。
此时,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感受到眼前这位提问者言谈之中的不平凡,问道:
「道友!敢问您的大名?您的同伴都怎么称呼您?」
「尊者!我的名字叫优波提沙,同伴都叫我舍利弗。」
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早已知道尊者舍利弗的名声,于是,也当面表明了对尊者舍利弗诸多敬仰与赞叹。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二四传车经》、《中阿含第九七车经》。
二、印顺法师在其《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指出《中阿含经》是以僧团为中心所集成的教典,所以,「修道次第的条贯」,无可回避地成了《中阿含经》的课题之一(第七三二至七三五页)。本则故事所列举的七个修学次第,未明确提及「禅定」,其说明的偏重上,虽有别于「戒→定→慧」、「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之体系,但展现佛法重于「修道次第」的精神,则是无庸置疑的。
三、次第中,「心清净」之定义与内涵,难以从原经文中明确解读,菩提比丘英译本,在批注中作「离五盖」,极为明确,也很合理,值得参考。又,「断尽疑惑」与「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似乎就是初果成就「断三结」中的「断疑」、「断戒禁取」。
四、以七部车的次第接力,比喻「守戒而德行圆满」到「完成修证」七个修学步骤的前后关系,说明了佛法修学的次第性与完整性,不是一蹴可及的。这样的主张,与一般所说的「顿悟」成就有所不同。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