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他们所描述的经验与原子物理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极为相似的。”西方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这句话,可以让读者重新认识宗教,特别是佛教。他在《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性。”
佛教微观世界观(图源:网络)
当经过千辛万苦、无数试验和推理的科学发展至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原子的时候,早在2000多年前的佛经及佛教小乘毗婆沙派的学者们却在各种佛教典籍中记载了原子还可以被分割多少倍才会出现的微粒子,即佛教所说的“极微”或者“临虚尘”。
在佛教小乘有部学派著名代表作《大毗婆娑论》中说,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极微”,这种微粒子是一切物质的最小组成元素,是被无限分割后的产物。“极微”已经不能被继续分割,因为它已经极为微小,几乎临近虚无,所以也被称为“临虚尘”。“极微”无法被肉眼看到,也没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平面,因为如果还有三维的概念,那么一定还会被分割。有部学派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都是由无数的“极微”所构成。
虽然极微不能被继续分割,但它却是由地、水、火、风等八种能量凝聚而成。读者要注意地是,地等四大并非普通观念中大地、海水、火焰及狂风,而是四种能量的代名词。地是硬度的代表,即使最细微的物质也具有硬度;水是湿润的代表,如果没有水大的能量,物质便无法凝聚;火大代表温度,风大则是运动的动态象征。
即使这没有三维方向、无法分割的物质最小单位“极微”,现代科学也尚未发展到清晰认知的程度。但在佛教内部,有部学派的观点只是最初级的认识,这种认为“无方分极微”真实存在的学说,在大乘唯识及中观学派中,被陆续否定,并建立了更为合理的思想体系。
佛教微观世界观(图源:网络)
宇宙的构成并非单纯的物质,还有精神及非物质、精神的其它等。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极微”,那么精神呢?佛教又是如何认识属于精神的心识呢?在有部学派中,心识的最小单位是以时间来分割的。最短的一个念头称为“刹那”,一刹那到底有多久,经论有各种比喻,比如说一个极为强壮的成年人一弹指,相当于65个刹那。但无论哪种比喻,都是阐释一个不能再短暂的念头概念。
自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以来,人们对时间也有了新的认识。加入时间的四维观念,开创了人类科技的新视角。佛教把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精神的时间,归类到另一个组成世界元素的类别,即与物质、精神都不相应的“其它”中。我们将在下文作具体的介绍。
在世界是唯心还是唯物的观点上,佛教内部的四个学派也有分歧。其中的有部学派、经部学派和中观学派认为,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的认识对象,与唯物论类似;唯识学派则否认有离开精神而单独存在的外部环境,认为外部世界不过是心识的投影,属于唯心论。在世界三大语系佛教的传承中,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以唯物论为主流思想,而汉传佛教则以唯识观点为主流思想。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