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佛教徒该如何应对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欲望?这些欲望是否如理如法?我学佛了,是否就一定要放弃世俗中对物质生活的追逐?这会让人感觉我很另类。还有,如果我有一天真的生起出离心,是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丝毫不顾及家人的感受 ……
导师在讲到佛教是禁欲还是纵欲时说,佛教不主张禁欲,但也反对纵欲,我们的基本欲望还是要追求的,但要控制好物欲的追求,提倡追逐善法欲,要做到少欲知足,也要懂得惜福。因为人类欲望的满足常常是建立在消耗大自然资源之上的,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福报也是有限的,我们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不断地消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福报。我们当下消耗的资源,是地球千亿年来的积累,如果现在不珍惜资源,也是在提前消耗我们后代的福报!
反思过去的我,因为接受的是唯物论的教育,一直以来觉得追逐财富、名利等物欲的生活是一种能力的展现,非常看不起那些离世出尘的人,觉得这些人对社会没贡献,对家庭没责任,比较自私,是在逃避。我靠自身的能力去追求物质生活,给社会创造财富,没有觉得做得不对啊。资源放在那里,我发现了它的价值,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把它占为己有,形成财富,那是我的能力和眼光!这样的观念让我的欲望肆意放纵,导致我沉浸在一个个欲望被满足的过程中!但喜悦感和幸福感却越来越少!更多的只有过程中无常变化的快感和占有后那一点点的满足感,却没有太强的珍惜感。
我的生活态度渐渐变得麻木,觉得生活就要折腾,就要去追逐自己的欲望,出现问题就去解决,解决不了,就生烦恼!不断地轮回,就这样折腾到了40多岁,从未深刻思考过人生的意义。
很多烦恼积累成困惑,我就再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结果可想而知。也许是我的福报还不错吧,我遇到了佛法、遇到了三级修学,颠覆了我的认识,让我对佛法产生了好奇心。随着修学一步一步的深入,以及对佛法的认识日益加深,我的好奇心已经逐步转变成一份恭敬心。我知道了原来学佛法是为了自利利他,在自己获得解脱时,也可以善巧地帮助更多人去获得智慧,摆脱烦恼;也知道了人真的要想善终,必须做好当下的修行。我也在尝试着接受因缘因果的认识,并按照佛法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通过在西园有规律的正念为食、定时定课、经行和其他的义工行,让我意识到其实自己的生存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包括对食物、对物质,对住宿等等。在做义工一个月后,我主动要求从三慧楼搬到行愿楼,从单间变成了大通铺,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发现自己是可以适应的,毕竟我来西园不是为了享受,是为了修学佛法智慧,为了通过修行锻炼自己的觉知能力,摆脱过去的不良串习。在西园这个福地,我慢慢控制和降低了自己的欲望,吃饭吃到合口味的饭菜、义工行结束了还可以洗个热水澡等一些小事都能让自己生起幸福感。不敢想象自己的欲望会变得这么低,这难道就是少欲知足吗?
我在东门护持,当开门关门时就让自己调整心态,每次面对进进出出的人,我就观想他们都是菩萨,是来西园培植福报的,那我也算是来培植福报的啊,所以不能用差别心对待他们,就这样放下了自己身份的优越感,笑迎欢送着菩萨们。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在东门护持还有一份责任和使命感,当下疫情还没完全结束,我身后有那么多出家师父和常住师兄们,为了自己和他们的健康安全,我必须把好关。在每天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的过程中,有接纳也有不理解,还生起过很多烦恼,但我认识到这对我心行的修炼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对境是帮我在修平等心和利他心。所以我对护持和义工行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我每天用利他心观照自己、帮助和接纳别人的同时,我的慈悲心就在不知不觉地积累。这是不是就是自利利他?当我沉浸在佛法智慧给我带来的改变时,也慢慢地改变了对佛教徒的认识。
虽然我目前还没有真正生起对佛教虔诚的信仰,但我的认识和观念有了改变,已经不认为我选择修行是消极自私的。通过对佛法智慧的理解、接受和运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也在逐步改变人生观!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