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从《金刚经》的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开始,到第五品的如理实见分,所说的一切道理,都旨在教导众生在修行之时,要荡除一切对有相与无相的妄想与执著,比如说第三品的“离相度生”,第四品的无住行施,第五品的诸相非相事,可是,没有达到圆融无碍究竟之地的众生,很容易便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执著于有而去执著于无,那就陷入了一个顽空的陷阱之中,所以佛祖在第六品中紧接着又以真实信心来引导众生的修行之路,使之不陷于有无二边而成就第一义谛。
网图于是须菩提提出了他的疑问:“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实信,即是真实的信心,正确的信仰,这个正确的信仰,可以使我们行正道法谛,从而得到生命圆满解脱的境界,可是,想要确实的生起这个“正信”,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才会被赞为希有。
为什么呢?因为须菩提长老是解空第一的人,他对自己能领悟佛祖所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微法大义是确实的,可是众生能不能如实理解佛祖所说的法语甘露,却生出了疑惑与担忧,不知道众生是否真的能够付此甚深之法信解不疑,进而去受持奉行,如果众生做不到正信,那佛法于世人又有何益呢?
网图佛祖所说的是真空第一谛的般若智慧,告诫众生说因修要无住,果证要无碍,才是无依无得的实相般若,这种无上甚深的妙法自然是不易令人生起正信的,为什么呢?
因为凡夫之人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很容易住相而行,却不知道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住相的话,其功德会更大,其智慧会更深,修行之人如果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叫自然会因深而果深,可是世人由于智慧、福德之不足,对于这种无法亲眼见证的道理,很难去真实的相信与了解,所以正信希有是很正常的。
正是因为正信是希有而难得的,所以众生如果能真实的对佛法产生正信,那么对于自己能早日找到般若之门,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康庄大道,因为他可以使众生能由智慧而了达无所得法,修无所得行,证无所依之果,直至圆满了彻第一义谛,没有正信,即使修行佛法,也是缘木求鱼,难达上乘。
网图正信既然如此希有,那又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标准与条件呢?
一是信实,相信佛法是真实的,历史上的历代高僧大德也是真实的,他们的修行也是真实的,不是虚妄不实的存在,不是凭空捏造的,相信他们指出的是彻底的圆满之道。
二是信德,学习佛法的人那么多,但是只有那些道德圆满之人才是我们需要信仰的对象,因为他们断除了贪嗔痴慢疑等污浊,达到了清净无染的境地,值得人们去学习。
三是信能,众生能力有大有小,我们需要信仰的是那些能力超众之人,对于我们所受到的各种苦难都有拔苦与乐的能力,从而给与众生身心安稳的力量,如果你信的只是一个连自己的烦恼痛苦都不能超越之人,又怎么能值得众生去对之产生正信呢?
网图想要对佛法产生真正的信心并不容易,即使是一些已经熏修佛法多年的人,也时常对佛法的修行产生退转之心,又何况有许多的众生付佛法的悟入还不多深入,难免会产生反复心理,所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正信会如此之希有了,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