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八圣道与止观

发布时间:2023-11-27 12:16:51作者:常识

八圣道与止观

八圣道是非常殊胜的通向涅槃圣道的门径、道路、方法。我们若是能够修习八圣道的话肯定是很好的,因为佛陀也推荐我们要修持八圣道,修持戒定慧。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八圣道与止观。

佛教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什么要解脱生死?因为生死本身就是苦,而且伴随着生死还有诸如衰老、疾病、愁、悲、苦、忧、恼等无量之苦。只要还没有解脱生死,就会一再地轮转于三界六趣之间,不断地生而又死、死而再生,犹如车轮,回转不停,周而复始,了无出期。为什么会生死轮回呢?因为有情从无始生死以来,造作了各种或善或不善之业,以这些业为缘,推动有情不断地流转于生死之中,承受着由其业而招引来的果报。导致有情造业之因是烦恼。烦恼有多种,归纳有三,即:贪、瞋、痴。只要有烦恼,就必定有生死,必定不能出离苦海。

烦恼与业导致世间之轮转,这是世间之因果。要出离世间,证悟涅盘,就必须断除苦之因,亦即断除烦恼。应如何断除烦恼?佛陀教导我们要修持八圣道,修持戒定慧。

在《大般涅盘经》中,世尊明确地对游方僧苏跋达说:

「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中没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没有沙门,没有第二沙门,没有第三沙门,没有第四沙门[28]。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之中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苏跋达,在此法、律中有八圣道。苏跋达,只有这里才有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其它外道则无沙门。苏跋达,于此,只要比丘们正确地安住,则世间将不空缺阿拉汉!」

应当值得注意的是,世尊于此经中对苏跋达尊者的教诲明确地表示:八圣道只有在世尊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备;同时,也只有通过修习八圣道,才能证悟出世间圣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寂灭;如果一个教派或一种修行体系偏离了八圣道,则不可能证悟属于出世间的第一入流果、第二一来果、第三不来果、第四阿拉汉果。

世尊在《法句经?道品》中又如是说道:

「诸道八支胜,诸谛四句胜;

诸法离欲胜,两足具眼胜。

唯此道无他,令知见清净。

你们依此行,魔为此迷惑。

你们依此行,将尽苦边际。

我实宣说道,证知拔箭刺。

你们应努力!如来唯说者;

行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

八圣道与止观

八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定慧包摄了八支圣道,是全部佛法的止要,也是一切修学世尊正法、律者所必修之学。

在《中部?有明小经》中,法施比丘尼对维沙卡居士说:

「贤友维沙卡,并非八支圣道包摄三聚;贤友维沙卡,乃是三聚包摄八支圣道。贤友维沙卡,正语、正业、正命,这些法包摄于戒聚中;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法包摄于定聚中;正见、正思惟,这些法包摄于慧聚中。」

其中,正语、正业与正命三支圣道属于增上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三支圣道属于增上心学,正见与正思惟二支圣道属于增上慧学。

增上戒学包括四种遍净律仪,即:别解脱律仪、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与资具依止律仪,于此不作详论。增上心学与增上慧学又可称为止观的修习。其中,修习止业处[30]属于增上心学,修习观业处属于增上慧学。

止,巴利语samatha,意为平静。为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奢摩他。诸经论的义注中说:「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Ds.A.132; Ps.A.83)

观,巴利语 vipassanà,又音译为维巴沙那。为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诸经论的义注中说:「以无常等不同的行相观照为观。」(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ti vipassanà.) (同上)。下面,我们将以缅甸帕奥禅师(The Most Venerable Pa-Auk Tawya Sayadaw)所教授的禅法为例,来探讨上座部佛教的止观禅法。

八圣道与止观

上面就是八圣道与止观的殊胜讲解了。现在很多的法师也是在推荐我们学习佛经的,我们若是能够认真的念诵佛经的话,肯定是很好的,而且我们能很快获得佛经的智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