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钟茂森博士:俞净意公遇灶神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05 12:33:14作者:常识
钟茂森博士:俞净意公遇灶神的故事

俞净意公在四十七岁那年除夕夜,真的遇到了灶神。

灶神化成一个道士的模样来到他家里,给他开示,告诉他,你每年写给上帝的黄疏,确实有禀告上帝,那上帝也命日游使者天天来你家里察勘,偏偏看到你没有一个善行、没有真善。俞净意公就说了,我在乡里面是有名的善人,为什么?他在乡里面建了个「文昌社」,这文昌社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会,专门学习什么?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这就是因果教育。而且告诉大家要惜字、要放生、要戒淫、戒杀、戒口过,你怎么能说我没有干善事?

结果,灶神就用他的「文昌社」里面的信条跟他讲,说你提倡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其实你自己有没有做到?就像我们现在学习圣贤教育,可能跟人家提这些伦理道德,也能够头头是道,自己有没有做到?跟人家讲因果报应,自己有没有相信?真正相信的,哪敢做坏事?哪敢起恶念?所以俞净意公提惜字这一条,他常常都拿那些字纸,写过字的纸,拿去糊窗,拿去擦桌子,对於字纸没有珍惜。要知道文字是记载圣贤之道的载体,尊重文字就是尊重圣贤之道。那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人,对字纸确实并不尊重,随便的浪费,这一个行为已经引起了地球的愤怒。大家都晓得现在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森林大面积的摧毁,砍伐太严重了。我们的纸张统统都是木材做成的,假如我们不珍惜,每个人都浪费纸,我们的森林资源就被我们给糟蹋了。所以现在看到地球已经在愤怒了,愤怒是什么?他的火气就已经升起来,温度升高了。

再深一步看,这惜字,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是启发我们觉悟的符号。比如说「孝」字,就上面的「老」字头,下面的「子」字底,就告诉我们怎样子行孝。所以「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为一,这是真正的孝道。如果二个分开了,就是说中间有代沟,那就是不孝。所以我们讲到惜字,不仅要珍惜纸上面的字,还要珍惜心里的字。如果这个「孝」字我们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心行,这个「孝」字不等於虚设了吗?如果我们不能够行善,「善」字不等於虚构了吗?如果我们不能够把我们的爱心生起来,那个「爱」字又有什么意义?所以讲到惜字,理也是很深的,真正要生起对我们老祖宗的道统、文化的敬仰,这才叫做真正惜字。所以惜字,俞净意没做到。

那放生,他虽然常常参加那些放生活动,可是自己老是家里面吃什么鱼、虾,还在家里宰杀生命,那个放生有什么用?一边放,又一边杀,那真的叫造业。

戒邪淫,我们昨天有提到,淫为万恶之首,灶神说,俞净意虽然表面上、行为上没有造作邪淫,但是心里还有这些念头,看到人家长得很漂亮,心里就坐不住窝了。这一种邪念就已经是犯了邪淫,只不过是轻一点,或者说没有这个缘,假如真的有这个缘,有人去勾引他,可能他就会犯了。戒杀、戒口过,俞净意公都没做得很好。所以灶神告诉他说,不是上天不怜悯你,而是你自己没有真正去尊重你自己,你没有真正断恶修善,你怎么可能得到福报?再加上平日自己在暗室屋漏当中,一个人在的时候,没人看到,心里面生很多恶念,很多邪思,贪念、淫念、嫉妒人的念头、傲慢的念头、报复的念头,想来想去要怎样规划自己前程,打了很多妄想。这些念头,一个接一个没停过,灶神都很清楚。所以自欺欺人能做到,但是欺天、欺鬼神做不到,怎么可能有福报?这真正灶神给他点化,俞净意他真的,听了以后,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忏悔,发愿要改过自新,重新创造美好的未来。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所以当他真正在改过的时候,那么勇猛,勇猛到什么程度?自己再起一个恶念,再起一些不善的念头,就跪在观世音菩萨像前叩头叩到流血,发誓说:假如我再有这些念头缠伏在内心的话,我将来永堕地狱。你看,发这种毒誓!当然这种毒誓我们不提倡,可是我们看到俞净意真的真干。改造命运,不是那种吊儿郎当,拖泥带水,可以改得了的,真的要痛下决心,才能够把自己的烦恼习气给改正过来。他有这样的勇猛精进,三年就有效验了。三年之后,就考上了进士。原来你看,十八岁就当了秀才,到四十七岁都没下面的下文。可是真正发愿改过,三年就考上了,这个举人进士连连上。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到了京城,遇到了贵人,那当然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他是当朝宰相家里的家庭教师,有这样的一种缘分。后来,由这个宰相引见,认识了一位公公、太监。这太监收养了一些儿子,准备是要养老的时候,有这些孩子侍奉在左右。没想到收养的儿子里面,俞净意竟然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当儿子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母亲(他母亲瞎了眼),抱著他母亲痛哭,并且用自己的舌头去舔他母亲的眼睛,没想到奇迹出现了,他的母亲竟然双目复明。

资料恭摘:新加坡弘法大会—为什么要学习因果教育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7/12/15 新加坡博览会第二厅 档名:52-242-0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