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香的相关语汇

发布时间:2024-03-21 09:05:42作者:常识
香的相关语汇  本文搜罗香的相关语汇,从这些语汇的意义及典故,我们可以窥见香在佛教中更广泛的意含与运用。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这是表达中道实相之理,遍布于一色一香等一切微细之物中。意思是:一色一香虽然是微细之物,但也有体性也是空的,合于中道实相。天台宗以空、假、中等三观观照一切诸法后,所显现之悟境,就是此境界。  一瓣香  一瓣香又称“一炷香”,是一片或一拈之香,为焚香敬礼之意。

瓣是瓜瓣的意思,形容香的形状就像瓜瓣一样,所以称为一瓣香。瓣也是片之意,香呈片状,所以称为一瓣香。在禅林中,每逢尊宿升堂说法,烧至第三炷香时,就要称念:“此一瓣香,敬献于授我道法之某法师”。此外,也有用“心香一瓣”一词,来比喻于诚挚的心意,就如同焚香拜香一般。  七香汤  七香汤是指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等七种香药煎沸而成的汤汁。中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早晨饮七香汤的风俗,律宗称为“甘露汤”,禅宗也有此汤在佛诞日浴佛,煎七香汤给大众饮用。    上香  上香在佛教中是指于佛菩萨本尊前奉香供养。而一般在典礼祭祀中也有上香的仪式。  心香  是指相对于有形的香之心香,这是比喻若心中精诚,就如同以心香供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所以称为心香。所以一般,对于心所景仰者,也常用“一瓣心香”来表示敬仰之意。  代香  代香是指代替他人烧香或上香,而代为烧香或上香之人也称为“代香”。    加持香水  在密教中修法时,经常加持香水来灌洒,又称为洒净、洒水。加持香水的意含,是因为香代表遍至之德,乃表示“理”;水则有洗涤清净的作用,乃代表“智”,所以香、水和合,就代表理智不二,甘露之平等性智。  行香  行香是指施主设斋食供僧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塔礼拜的仪式。在《贤愚经》卷七、《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记载,行香时,僧众须站立受香。在中国,这种仪式则始于晋代道安,到了唐宋,则成朝廷礼仪之一种。在行香时,受香者必须唱偈:“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香事。”并唱颂行香梵。  此外,禅宗住在朝、暮二时,烧香巡库堂、东司、山门、浴室、僧堂等,这种烧香巡堂,也称为行香。   告香  告香是指学者插以奉请禅师普说或开示的仪式,而对大众预报告香仪式所悬挂的木牌,就是称为告香。  拈香  拈香也称为捻香,是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像前烧香、上香。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政躬康泰,称为祝圣拈香;初任住持或初次开堂说法时,为自己之本师拈香,来表明传承及感念师恩,称为“嗣法拈香”。为诸佛菩萨、檀越(施主、信徒)等拈香,再宣说法语,称为“拈香佛事”。    信香  信香是指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称为信香。在《大宋僧史略》卷中:“经中长者诸佛,宿夜登楼,手秉香垆,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这是指《贤愚经》中,富那奇手持香炉,焚香以传达迎请佛陀受供心意的故事。    敕使拈香  古代着名的大寺院住持,都是由皇帝敕命,决定住持人选,而在晋山(进山)之日,会有皇帝所遣的敕使莅临,寺院就为敕使拈香,以感谢其莅临,称为敕使拈香。    染香人  是譬喻念佛之人,染上如来之功德,就像卖香的人,不知不觉就染上香的香味,功德盈满身心,所以称为“染香人”。   香入  香入是十二入之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又称十二处。香入又称作香处,就是嗅于鼻之总称。   香寸  这是以香的长度作为计量时间的单位。在古代,丛林中每每将线香切成一寸(约三公分)或二寸长,作为测量坐禅时间的标准。    香木  香木是古代禅宗生活所用之器物,就是在出厕洗手之后,去除臭气之木。香木以香材造成,悬在竹竿之端,使用者以两手摩擦使手清净,一般削成八角形,作用类似现今的香皂。  香水  香水是指含有香气之净水,由各种香混合而成,常用于身体的灌沐或一切器物的洒净。如《方广大庄严经》卷三中就记载佛陀出生时,天人以香水为其沐浴之事:“梵释诸天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龙王下二水,冷暖极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     在密法中,香水象征智德,在修法过程中有加持香水的作法,就是以所加持的香水奉灌身体,或散道场,或洒诸物,用来洒净。而香水所调之香则依修法种类的不同而有分别。    香水偈  香水偈是指布萨时,以香水洗手时所唱的偈颂。偈颂如下:“八功德水净诸尘,灌掌去垢心无染;执持禁戒无阙犯,一切众生亦如是。”当唱至最末偈时,同时以右手持瓶,泻于左手,洗净两手,再以干净的毛巾擦手。   香火  香火原来是指烧香与燃灯之火,后来引申为寺庙中专司香火的执事者。在《续高僧传》卷一中说:“香火梵音,礼拜唱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