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黄柏霖:礼记禁令,替天行道

发布时间:2023-10-25 09:34:45作者:常识
黄柏霖:礼记禁令,替天行道

再看下面九百一十二页,『《礼记·月令》其禁甚详』,这一段是很重要的一句经文。《礼记》篇里面,《礼记·月令》里面有记载「孟春之月」,「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不要宰杀母的动物。「禁止伐木」。「毋覆巢」,不要把整个鸟巢倾覆了。「毋杀孩虫」,不要杀小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不要杀小鹿,也不要取卵。《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毋漉陂池」就是不要把整个水池的水放干了,不要焚烧山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罝罘」,就捕兽网。「罗罔、毕翳」,「罗罔」就是捕鸟网。「毕」就是小而柄长的网,来捕鸟兽。「翳」就是在射鸟的时候,他用一种掩蔽的物品、掩饰的物品。「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再来就是《礼记月令讲记》,李炳南老教授特别有讲述这一段,就《礼记月令讲记》,针对这个《礼记·月令》。李炳南教授说,「牺牲毋用牝」,祭祀用「三牲太牢」,「三牲」就是牛羊猪,「太牢」就是古代祭祀使用的牺牲,就是那个肉类。六牲是最高的规格,一般来说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主要是在祭天。那什么叫「太牢」呢?

「太」就是大的意思,「牢」就是在祭祀的时候,将这些牲畜圈养起来,有牢困的意思,这叫「太牢」的意思,一般是指牛。供祭的时候牺牲动物不能用牝,就是不要用母的,「牝是雌性动物。什么缘故?」因为春天是五常之仁,「朝廷要行仁政」,要「考举子,提拔人才都是春天办的,所谓『满城桃李属春官』,自汉代到清代都是如此」的。所以「牝主生育,所以不许用牝」。「『禁止伐木』,春天『方长不折』,秋天见霜而叶落」。春天刚长,树叶刚长出来,不能砍伐它。那么「在寒食那一天,要禁火一天换木柴,「不许伤木」。所以「『盛德在木』,这是替天行道。」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提一下寒食,什么叫寒食呢?寒食节也叫做禁烟节,就从冬至开始起算到一百零五天,跟清明节的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这个叫寒食。在这一天里面不能吃热食。这寒食节的由来从什么地方出来呢?主要是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相传在春秋时候,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他流亡在外十九年。有一次重耳饿昏了,介之推割他自己的大腿肉烤熟以后给他吃了,重耳因而能够保住性命,所以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以后,他回想起这个往事,就想封赏介之推。但是介之推跟他的母亲就到山西的绵山隐居了。那么晋文公就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方法逼出介之推。但是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树被烧死了。重耳十分的后悔,便规定每年这个时间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是这样来的。

所以研究《感应篇汇编》有这个好处,看到以前人这种忠义,有情有义,而且为善不欲人知。你看这个介之推割自己的腿肉给重耳可以活命,而且不要一官半职,最后竟然被这个他救命的人把他放火烧死了,这德行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所以卢象有一首寒食的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直到今天,听说山西省的介休市,当地的居民对此还深有记忆。听说那个地方的人,节日的这三天,没有吃寒食的活动,但晚饭仍然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一般晚饭都喝开水,不是喝平时的面汤。

李炳南老师说,「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孩」就是子亥,「子亥之交有阴有阳,才生孩子」。子时跟亥时,「子亥」就是幼年。一切动植物才刚出生都可以称「孩」。「虫胎是指一切动物,凡一切动物所怀的胎儿,不能吃牠的胎。『夭』是已出生」的,如「乌鱼子」,「乌鱼子」是胎啦,台湾很多人喜欢吃「乌鱼子」,这「乌鱼子」是胎。「从前上学的学生,不许吃牛肉」、不许吃「狗肉」、「不许吃鱼子」。李炳南老师说,「吃鱼子不会算帐」算数,不会算帐,不会算数,「不会权巧方便」。

「毋杀『飞鸟』,古人诗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小鸟在巢中,全靠老鸟觅食喂子,所以中国五伦称为天伦,天然的常理,不必学就能做」。「毋麛毋卵」,不要杀那个小鹿,不要杀,不要吃,不要去取那个卵。「麛」就是指兽类的胎,「卵指蛋,一切的蛋,春天不吃,因为孵卵是为了养活生命。这都是春天的仁政」。对树木来讲「要『方长不折,启蛰不杀。』」「蝉叫雷震子」,五月的鸣蜩,鸣蜩,俗名叫「『解了』,春天翅膀还没长,很嫩」,世俗人都把牠当美食。「为什么叫雷震子」呢?「蝉的卵藏在地里面」,最少待在土堆要三年,「才会出土鸣叫」。这李炳南老师很慈悲,讲这个《月令讲记》,在一九八二年,总共十四讲,这是讲到「孟春之月」,「毋用牝」。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五〇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