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上

发布时间:2024-08-27 16:26:23作者:常识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上

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一讲 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慧雪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承蒙慧雄大和尚的盛情邀请,来到新加坡毗卢寺跟大家交流、探讨《维摩诘经》中的入不二法门品,应该说因缘非常殊胜。来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带着一种美丽的心情,跟大家一起探讨生命、事物的真实相状,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这样的一个有意义的时刻、因缘,同大家探讨一种不可思议的佛法,希望我们都能够因为这样的探讨而增加我们的信心,提升我们在学佛这样一条旅途中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资粮,愿意这样的资粮能够使彼此受益。因为佛法说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这就是佛法的内容。如果我们不利于众生,我们无法改变我执,如果我们不利于众生,我们自己是没有办法受益的。所以我愿意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入不二法门品,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

昨天,正慈大和尚讲解《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我们注意到有这样一个情形,药师如来在因地的时候行菩萨道发十二大愿,不是说药师佛成佛了发十二大愿,是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发菩提心,这十二大愿是效力于众生的。就像我们曾经探讨过的《佛说无量寿经》,因地的阿弥陀佛也叫法藏比丘,他在发愿的时候就是因为定自在王如来曾经给他展现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对法藏比丘来讲都不如意不满意,于是乎他自己悲心切切,发愿四十八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我那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的,相对于娑婆世界也就是极苦的一类众生,极乐世界我有一个特殊因缘的接应。所以法藏比丘因为这样的发愿,于是他五劫为空性,生住意灭。也就是整个宇宙世界,生住意灭了五劫五次,他透视了事物的真相,也就是空性。

我们今天很多人认识事物都是表相的,我们看到男的,我们执著这是男的;看到女的,我们执著这是女的;看到黄的,我们执著是黄颜色的;看到红的,我们执著是红颜色的。所以我们的意识停留在表相上,他对于我们的解脱来讲是一种障碍。所以入不二法门品告诉我们,所有宇宙万有的一切差别现象,他们的本质是平等的,我们必须要透视他的本质。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再执著,否则我们没有办法不去执著,这是人性的弱点。当然这个下手处必须从相上走进去的,一旦你完成了对于相的透视,看到他的本质,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看到本质而自在,所以我们发现两边的是佛像,那么这个佛代表什么,遍一切处,也就是毗如遮那佛。只有空性遍一切处只有法性遍一切处。那么我们在归皈的时候,我们说归皈佛,归皈法,归皈僧,三归皈。那么我们所归皈的佛,其实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因为有了这法身佛,所以我们的化身和报身才是因众生之机而接引的,接引的目的是让他透视到事物的真相。正如龙树菩萨所说的“已有空亦故,一切法得成,若无有空亦者,一切法无成。”空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切不可以误解说这个空是对有而说的,不是。他要超越空和有一个相对,那么这种相对就是二,超越就是不二,不是空也不是有,当然也不是好也不是坏。虽然我们要面对一个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去执著他。所以在《三论玄义》里面吉藏大师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佛心无所寄,汝心有所依”。就是佛没有任何的执著,但是我们众生却有所依靠,有所依靠就是有所得,佛是无所得的,你是有所得的。那么下面说,“不得见佛何由怪哉”,你之所以这样,你说你见不到佛,有什么奇怪的呢。所以我们今天面对这部经,就要对照自己,我们是怎样做的,佛是什么样的境界。这部经里你看到了入不二法门品三十一位菩萨乃至文殊师利菩萨也就是妙吉祥菩萨,还有维摩居士他们不同的证悟境界,当然这个证悟的境界,都得到了佛的认可,所以他叫《佛说维摩诘经》。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药师如来因地的时候发十二大愿,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要不断的利于众生,不断的利于众生,改变我执,那么这个改变我执的过程就是和众生同体,当它同体的时候,当然相不是同体,同体才能大悲,无缘才能大慈。悲能拔苦,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帮他从痛苦的深渊里走出来,“慈能与乐”给众生以快乐以安慰以解脱以依靠,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改变我执与法执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佛人来讲是必要的,是必须的。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相,男女、高低贵贱、美丑,色彩斑斓的宇宙万有存在的现象,名和物之间只是一念,如果你迷你就执著,你就挂碍,禅师说:“他人行处我不行,他人住处我不住。”为什么,因为已经不断的在变化着,你没有办法和别人是一样的因缘。万物皆流,动没有主宰性,没有实在性,你能够感悟到这一点你会走出你的观念。如果你不能感悟这一点,你就停留在上面,所以你是轮回的,你的生命就是局限。你是顽固的,所以你必须要轮回。如果你面对这种因缘你不再执著,你看到他没有主宰性,没有实在性,那么你走出来,你解脱,你自在,你会走出生死的局限。于是你会完成自己生命的彻底改变,于是你将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当然这不容易,但是他对我们来讲是充满了希望,我必须要面对现实。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观论》告诉我们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如果你不面对现实,你怎么能够知道现实的不实在性呢?你不面对烦恼你又怎么能解决你的烦恼呢?你不面对生死,你怎么能够超越生死呢?虽然你的超越你的解脱是从世俗谛上完成的,那么又说:“不依世俗谛,则不得捏槃。”这是你生命的彻底的改变,走出轮回的圈子,是需要过程来完成的,所以今天的探讨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曾经看到过文殊般若《文殊师利所问经》,文殊菩萨跟释迦如来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话:释迦尼佛问文殊菩萨说诸境界向何处求,文殊菩萨回答说向贪嗔痴中求,曾经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产生过误解,本身我们轮回就是因为贪嗔痴,为什么还要向贪嗔痴中求。后来我明白了,因为我们所有众生轮回的根源就是贪嗔痴,我们无法回避。如果你没有贪嗔痴了,那你是木头,你不正常。向贪嗔痴中求,必须面对人性的弱点。可能我们不再贪财了,我们可能贪睡、贪吃,贪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我们都有贪的这样的一个个性。所以说向贪嗔痴中求就是面对世俗谛,面对生活的现实。同时我们要解决贪嗔痴,你要面对他,你要解决他,贪嗔痴是什么,最后我们发现贪嗔痴是没有主宰性的,是没有实在性的。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就是我马上要吃饱,我要填饱肚子。等他吃饱了之后,会有无数的烦恼。为什么,他不会仅仅的满足于说我吃饱了,他就会想很多,他说我吃饱了我又想吃得更好。吃好了之后,他说我还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甚至我还要求得到更多,这个是人性的弱点。如果我们不面对,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说贪嗔痴是没有主宰性的,贪嗔痴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改变观念,你感觉到贪嗔痴的本质,你就能够从贪嗔痴中走出来。

就像我们看到文殊师利菩萨手里拿着如意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应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如意是回头的,前面带个钩,这个钩代表什么意思,说你要回头才吉祥,你要回头才如意,你不要钻牛角尖。当然,如意还像云彩一样,像灵芝一样。

告诉你因为他像云一样,云是动的,既然是动的,它是可以改变的,你是可以回头的。既然像灵芝一样,告诉我们你只要回头,你也是灵丹炒药,可以疗治百病,贪嗔痴的病可以疗治。如果贪嗔痴的病可以得到一种疗治的话,我们的病会改变,会没有,我们会活得很快乐很自在。所以说我们面对贪嗔痴,解决贪嗔痴,原来贪嗔痴是我们学佛的机遇,是我们学佛的下手处。如果我们没有贪嗔痴,那我们学佛干什么。解决贪嗔痴的问题是要转变观念,改变观念将改变我们的行为,改变行为最终将改变我们的命运。所以《维摩诘经》里面再一次的告诉我们,淫怒痴性即佛性,淫也是贪,男女之爱,怒是嗔,也就是贪嗔痴的本性、本质,不是外在的,他就是佛性。佛性是什么,是空性,但是我们执著有执著空,都是变成了有所得,所以我们不自在,我们的生命必然被束缚。如果我们走出这个局限那是不一样了。中国有一句话叫“凤凰涅槃,欲火重生”。他来源于佛教,据说凤凰在临死的时候叨了许多香木,放在那里然后用火把他点燃,凤凰飞进火里面燃烧。通过否定这只老凤凰,一只新的凤凰从火里面飞出来,所以要否定自我才有全新的自我出现。这个我是能超越于主宰、实在的,是对自己的一次彻底的革命,当然这不容易,但是学佛必须从这里下手,才变成有说服力,否则没有说服力,我们一直著相。《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不是真的,都不是主宰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见到这个相不是一个实在的相,那么你就见到什么,见到如来了,你就解脱了。当然还是那么那句话,不容易,的确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努力,需要加油。

人类面对的事实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所以我们容易迷失方向。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说:寺院里的围墙太矮了。其实并不是围墙太矮了,是人的欲望太强烈了,寺院的围墙很难挡住人类的欲望。所以接触佛法探讨的人都是有希望的,都是有善根的,否则请你来你都不会来。在这样一个特殊因缘的情形之下,我们要珍惜这样的因缘。面对这样的诱惑,虽然我们也知道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得到的会失去,但是我们却因为惯性、业力,什么是业力,业是造作,造作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添加济就是贪嗔痴,它给了你这样的添加剂,于是因为惯性你就得往前冲,就得去追求。当然我在此重申一下,佛法所说的放下,不是放弃,是要面对,在面对在承当的过程之中,放下我们对他的执著,因为执著而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我们要承担这种责任和义务,在这种承担的过程之中要历炼自己,如果没有这样过程,那你是没有希望的。有句话“大隐隐在闹市,小隐隐在深山”,在闹市里面你会得到很好的锻炼,隐在深山里面说明你还没有办法消化现实对你的诱惑,所以说现实对我们来讲是种激励,虽然他也是一种挑战。人类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执著,我们贪心。中国有位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立论”,说有一家生了一个孩子,大家都去表示庆贺。那时候人类都迷信,自己家里有一个孩子总要取一个最好的名字,总要去占卜他将来的命运如何。谁都会这样,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这样的因缘。大家来庆贺的时候,一个人站起来就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升官的,大家举杯庆贺。第二个人站起来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大家也举杯庆贺。第三个人站起来说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第三个人遭到了家人的痛打。但是我们想想看,前两个人说的是假话,不确知。即使你可能会升官,你可能也会发财。但事实上,你的升官和发财只是一个过程,即使你升官了,等到六十岁的时候或者七十岁的时候,你还会退休的,将来会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死亡,是你这一期生命的死亡。而这个死亡不是结束了,只是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所以物理学上有个物质不灭定律,他告诉我们这个生命不是结束了,只是变换另一种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不再是这样是另一样,因为我有了重新的一个因缘。那么能量守衡定律,也不是说减少,还是原来那样。所以我们想想看,只有第三个人说的话是真的,就是“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当然这个死也不要把当他是一种局限。认为死亡是断灭,什么都没有,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所说的死亡是这一期生命的死亡,因为佛教讲三世因果,是一个过程的一个结束,所以是逗号不是句号。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于是我们就要冷静的要面对现实。
我记得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大家也都知道,皇帝被人欺骗了,给他做最漂亮的衣服,别人也看不到,但是皇帝碍于情面,如果看不到就说明他很笨,没有福报。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说看到了。所有的人就是这样互相欺骗的。只有一个小孩子说国王没有穿衣服。可见我们人类都在自我欺骗,怎么从自我欺骗走出来,完成的生命的彻底改变,这就是修行。这个修行虽然很难,但是它对我们来讲却是希望,是光明。

那么我们因为沉迷而不能自拔,我们著相,著相是非常危险的。甚至自寻烦恼,修行的过程当中也难免是这样的一种情景。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禅师做船之后到山上精行。精行的过程当中,他走来走去,突然间脚下踩了一个东西,软软的,踩了一个东西之后他就继续往前走,但是有一个念头就出现了,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回到禅房里一直在思考。我们也是,没有任何意义该让他过去的过去,不要挂碍某些东西或者过去的事。他在思考,他突然间觉得这是不是一只蛤蟆,如果是一个蛤蟆,那麻烦了,我杀生了。这个蛤蟆难道是一只单纯的蛤蟆吗,她肚子可能还有很多孩子,那我的罪过大了,他非常害怕,非常恐惧。于是他一宿也没有睡觉,翻来覆去,痛苦极了。天刚亮的时候他就马上冲出去,寻着他昨天走过经行的路找,找来找去,原来是一只茄子。而这只茄子给他的感觉却是烦恼,却是挂碍。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们活在错觉当中。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在为没有意义的事情而烦恼而挂碍,我们要从那里面走出来,不要烦恼。也曾经有这样一位法师,改变了别人对他的骚扰、打扰,一种障碍。过去有这样的一位法师,他修了一座庙,而这座庙洽洽在一个道观的旁边。这个道观的道士呢,当然我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讲,不能出去讲。这个道士看到和尚在旁边修庙,不断的用各种各样的神通来骚扰庙里的出家人,很多年轻的出家人小和尚受不了这种骚扰,弄点各种各样的故事,于是这些小和尚都害怕,赶紧跑掉了。但是这个老和尚一直无动于衷,儒儒不动,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老道最后没有办法,气到最后只好把他的道观扔了,自己走掉了。当这个道士走了之后,所有的佛教徒都向他庆祝向他讨教,说那个老道很有神通很了不起的,你是用什么办法使他跑掉的。最后法师说他有有我就有无,他有有总有穷尽的时候,而我这个无是无穷无尽。我一点点都不在乎,一点点都不执著。在我的心里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于是命运就改变了。我觉得这也是很深刻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在乎,其实命运就可以改变,只要你沉住气,一切都会有转机。就是因为你沉不住气,于是你挂碍痛苦,恶性循环,走不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去透视,原来过去已去,原来任何事物都没有主宰性,没有永恒性,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生命改变了,质量改变了。其实这就是修行。修行难吗,难,难如上青天。修行容易吗,非常容易,举手投足之劳,一个观念的改变就会促使你生命质量得以改变。那么原因何在呢,就是告诉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得意忘形,是来自佛教的。得意就是他的本质我得到了,形就是外在,外在我忘掉了,我不再执著,通过外在我要感悟到内在。这才是修行,这种修行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在印度有这样一个国家,国王、宰相、文武大臣。人们都说宰相是一个智者。作为智者当然经常是没有执著,没有挂碍的,行为上恶放荡不羁的这样的一个内容。于是他经常唱一首歌“所有的人都是瞎子,所有的人都是瞎子,包括国王。”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人都著相,所有的人都停留在表相上。我们说盲人摸象,角度不一样,摸到耳朵说芭蕉扇,摸到腿的说柱子,摸到尾巴说绳子,摸到身体说墙,摸到牙说是棍子。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认知这个事物,那当然是局限的和狭隘的。那么宰相说所有的人都是瞎子包括国王,他给我们的感觉是深刻的,所以国王也知道他是一个智者。有一天宰相在王宫里做一个游戏,他用一块布把自己的腿和屁股包上,包上后在王宫里直来走去,走去走来,所有人都备加诧异,说宰相在做什么呢,宰相的精神有问题吗,宰相为什么这样做呢,许久许久之后,有人喊宰相穿了一条裙子。我们知道,其实裙子很简单,把自己的屁股和腿包上。当宰相听到这样一个结论的时候,他就把这块布解下来,缠在自己的头上,于是就有人喊说宰相戴了一项帽子。大家知道,印度人的帽子就是一块布缠在头上。当宰相听到这样一个结论的时候,他就把帽子解下来把它围在脖子上,这个时候有人喊,宰相戴了一顶围巾,围巾也是一块布。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整个的过程,有裙子有帽子有围巾吗,毫无疑问,我们说它有,但这种有仅仅是一个外在的有,仅仅是一个过程的有。不是永恒,如果永恒它就不可变,但是它变了。所以我们通过这种变化一定要认识到他的本质,这种本质就叫不二,如果你认识不到这种本质你就会执著裙子执著帽子执著围巾。那么如果你知道本质了,是什么就是一块布,这是本质,因为外在是有,那块布代表空,所以这个有就是空,这个空又离离不开这个有,手心离不开手背,手背离不开手心。所以我们的修行就是要面对有不执著,面对空而不顽空,不是断灭。而这个空必须在有上去感受的,这样的话叫中观,也叫正观,我不偏向有不偏向空,我任何也不执著。所以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有人说,法师很难,是呀修行当然不如吃馅饼容易,不如逛公园,不如打牌,不如看电视那样自在,肯定是很艰难的。当然了,这个艰难是可以改变的,你不断不断的来训练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没有烦恼没有挂碍,你是可以这样做的,如果你不去这样训练自己,你怎么解脱呀。六道轮回哪一道都会把你抓住,这是很深刻的。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入不二法门,正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二,就是宇宙万有存在的现相,五八花门的生活现实,色彩斑斓的存在现实,这个社会。我们眼花缭乱,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现相的本质是什么,于是我们眼花缭乱,于是我们经不住这种诱惑,一旦你明白了这种现相的本质原来都是没有主宰性,原来他的本质都是那块布,那你还会执著裙子、帽子、围巾吗,你还会执著男相女相吗,你还会执著你得到或者失去吗,不会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可能会反反复复,你可能会幻得幻失,很正常啊。但是慢慢的,你终会平静下来。你知道你冷静了,因为包括你自己都是假吗,任何事物不是假吗?回想我们所读诵的《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这个肉体的我是精神与物质的组合,是一个缘起的相,而且一直在变化,它不是实在的,他如果是实在的,就不需要这种缘起来组合。而且他在动在变化,他就是假的。那么,他是实在的吗,不是。别人骂我了,我能消化。别人在考验我,我能不能过这关,如果我过这关,那我就突破了,如果我跟他一样疯,我也骂他,那你们俩一样半斤八两,如果他骂你一句,你骂他两句,那你生命的质量就堕落、下降。而且你会明白,我是假的,骂那个人本身也是假的,这句话本身也是不可得的,请问他疯你也疯吗,你不疯呀。你终于理性了,于是你就解脱了。你没有上当你没有受骗,你有抵抗力你有免疫力了。所以你有这种能力,就说明你就有了智慧。我记得别人告诉我,说在正慈法师前边有人讲《八大人觉经》有一句话叫“惟慧是业”,这个慧就是我们佛教徒需要拥有的,因为有智慧你能醒来,因为有智慧你能自在,因为有智慧所以你会打破生命的局限。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是好还是坏,无论是高还是低都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他是局限的,他是狭隘的,所以走出来吧,但是走出来很难。首先是思想,不是让你不面对,是你要面对,你要透视他的本质。我们知道,到医院里用X光机去透视,透视结果是什么,在电视机面前我看到的是内在,没有男女相。一个电子显微镜下我们发现的我们仅仅是分子的组合体,没有男相,没有女相,这就是本质。当你看到一个分子组合体,看到的是我们内脏的东西,请问他是男还是女,他没有男也没有女。我们打破了这种分别带给我们的痛苦。所以我们自在了,我们解脱了。

《在大品般若经》里边,佛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菩萨是用二谛来教化众生的,也就是真谛、俗谛,真谛是空,俗谛是有。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的解释,《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的,他说“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我们所有的众生几乎都犯一样的毛病,执著有,于是你挂碍你烦恼,尤其对亲人、对你自己的子女对家庭,没有人不执著的,不执著你不正常,当然我们说的负责并不是一定要执著,你会快乐的去负责,也可以呀。那么,为执有者说空,告诉你你执著的有是什么,是缘起相,暂时的拥有。一百年这后哪里有你,哪里有我,一百年前没有你也没有我,一百年后也没有你也没有我。当年称霸欧洲的亚里山大一代大帝率领百万大军,突然间一个念头升起来,说当我想到百年之后这百万大军一个都不存在的时候,我心里面无限的悲伤。想想看,万物皆流,能把谁剩下来呢,谁也剩不下来。生命就是这样没有主宰,不是实在的,你不要上当也不要受骗,当然不要上当不要受骗,该负责你要去负责,因为他是你的因缘。他对你来讲,不仅你要负责,而且你要在这种因缘中在负责中得到训练得到锻炼,因为这种训练和锻炼,你才会改变你原来的执著。不然你凭什么要成佛呢,不就是因为这个训练锻炼使你能够不再执著吗。为执有者说空啊,你不要上当了,这个有是假的,这个因缘将来是要散的,而且正在散。如果五十年,现在过去二十年了,还有三十年,一点点在散。将来有一天彻底散了,你不接受现实吗,必须接受。同时为执空者说有,有人执著空,说什么也没有了,踢你一脚,你会觉得为什么踢我,你不是执著空吗,为什么说中观是空有并观呢,当你看到有的时候,你必须要看到空。这个时候你对有的执著就会改变,当你看到空的时候你必须要看到有,所以你才要负责你才要承担。当你看到有的时候你不再执著那是一种解脱是一种自在,当你看到空而同时又看到有的时候,你要负责任。这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告诉你,你不要执著。性空缘起告诉你,你要承担你要担当。你上班要负责任,家庭要负责任,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你要负责任。但是你在负责任过程当中你不要觉得是一种压力,不要觉得是一种苦恼是一种挂碍。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下面是什么,“度一切苦厄”,解决问题的,你不执著我了,哪有苦厄,没有。下面是“诸法空相”,你还会执著我之外的那种事事物物吗,也是无常的,没有主宰性的。那你就会随缘度日月了,你会觉得既然是游戏那我守规矩,我恒顺众生。你说好的,对好,你说不好的,是不好。你戴个眼镜,原来你自己戴个红的,别人戴绿的,你学佛要换位思考,原来我跟他的不一样。我理解他了,我让他。这是第一个包容。第二个,当你把眼镜摘下来的时候,你发现没有红的也没有绿,什么颜色都没有,那个时候你醒来了,你终于醒来了。当你醒来的时候,就像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梦里面梦到大灰狼了,大灰狼咬我了,当父母告诉他,没有大灰狼,你已经醒来了,没有了。但是我们一直执著梦里的情景,你认为是真的那你上当了你受骗了。于是你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改变自己对于所有过去发生的事情,再见、告别。因为你知道过去已经过去了。一个禅师为了教化世人,他背着一口锅在前面走,走来走去,走去走来,突然间绳子断了,这个锅掉地上碎了。他依然往前走,有人喊你的锅坏了,无动于衷,于是后面的人说,这是聋子。一位好心人冲上去摇着这个人的胳膊,大声的跟他说,你的锅坏了。他说,我知道,但我回头的时候他会好吗。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这就是走进了不二法门。如果你能这样那你也走进来了,你也同诸佛菩萨为伍,你也会成为一个智者。

曾经沩仰宗,禅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沩仰宗也就是沩山灵佑和仰山慧寂师徒两人成就一个宗派,沩山灵佑禅师曾经到百丈山去参百丈禅师。当他看到百丈的时候,他就向百丈请教,百丈说你去旁边的有一个烧火用的灶堂,你看那里面有火没有,灵佑他看到火盆里面的已经都是灰了。他已经有了一个观念,这里已经没有火了,所以他过去以后用手拔那个灰,拔来拔去,没有火,于是他向百丈禅师说,没有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