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常识网

陈静瑜:戒除傲慢,老实念佛

发布时间:2024-09-10 14:29:48作者:常识
陈静瑜:戒除傲慢,老实念佛

主持人:「戒除傲慢,老实念佛」,陈静瑜老师。
在认真聆听师父上人的讲经,和反覆学习海贤老和尚的光碟过程中,听到师父上人讲到,海贤老和尚将贤首国师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所讲的四德,圆满的表演出来了。即「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尊敬的恩师上人开示,此四德乃大乘菩萨修行之根本戒。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用一句阿弥陀佛随一切善恶境缘,用一句阿弥陀佛庄严自心、庄严自身,用一句阿弥陀佛柔和摄受一切众生,用一句阿弥陀佛代一切众生苦。

所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修的力量开始一点点显现。惭愧弟子每日看光碟,每日思惟如何向海贤老和尚学习,每日亦认真审查自己身上的毛病、习气,查找是什么原因障碍自己的自性四德无法显现,慢慢发觉,最大的业障还是无始劫来的傲慢习气。所谓我慢高山不积德水,傲慢的确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细细审查自身,傲意如病菌,无孔不入,无缝不钻,它渗透在血液里、骨髓里,而自己心浮气躁,如果不是每日听经闻法,根本就毫无察觉。自己的傲慢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一、做事放逸随便不够严谨认真是傲慢。二、放不下面子就是傲慢。三、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指责是傲慢。四、总是见到别人不如自己是傲慢。五、总爱挑剔别人的过错是傲慢。六、看别人傲慢实际自己也傲慢。七、不屑于做生活中平凡琐碎的小事是傲慢。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一再告诫后学,天地鬼神好实德而恶虚名,一个人如果没有真实的德行而徒有虚名,极易遭受天地鬼神的惩处。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实际的德行,而却获得意外的声名,绝不是一件好事情。没有真实的德行,而享有美誉般的声名,极易招人忌恨,遭受致命的打压或诽谤,成为众矢之的。而其人如果没有隐忍的涵养,一旦受到攻击,必定导致最悲惨的结局。大师一再教导后学,《易经》中的卦象都是吉凶参半,或者是有凶无吉,而只有谦卦这一卦象,是只有吉而没有凶的。

在当时,谛闲法师有个徒弟名叫显荫,显荫童真出家,智慧过人,十几岁时就到日本学习密宗。印光大师在和他的通信中,一针见血的教导显荫,「你年纪尚轻,应当韬光养晦,一个人如果聪明而又有涵养,将来则能成就法器」。大师此处的涵养就是指谦逊而不骄傲的意思。而自傲的显荫,并没有把印光大师及时而又正确的开示放在心上,他在日本期间对于密宗的论文都寄到上海佛教刊物上发表,在当时的佛教界名声愈来愈大,而他自己的傲慢也就一天比一天增长。回国后,显荫受到密宗学人热烈的追捧,谛闲法师对显荫说:你的声名太大了,应当闭关三年,用用功才好。就这一句话,让气量狭小的显荫心如刀割,从此后就生病了。后来显荫并没有闭关用功,而是受众居士的启请弘传密法,自己每每以法身大士自比。而显荫在刚刚二十四岁那年,就在上海居士林病死了。死的时候,林员朱石僧见到他糊里糊涂的,佛也不会念,咒也不会念。印光大师后来很惋惜的说,如果显荫能够谦卑自牧,若干年后,中国的学者未必能有超过显荫的人,何至于在二十三、四岁就过早的夭折呢?

天道的运行规律是张扬的削弱之,谦卑的助长之。而处在这个竞争的时代,人人的嫉妒心又都十分强烈,而嫉妒心强,则打击报复、造谣中伤的心理就强。认真学习印光大师的谦德,在在处处、随时随地保持自卑而尊人的态度,时时刻刻、随时随地保持谦虚谨慎的修养,那么不知不觉中,则能消除祸殃于未萌,增长福报于当下。谦就是性德,惭愧弟子静瑜看到海贤老和尚的光碟,看到了海贤老和尚为我们示现的五个谦,谦让、谦和、谦卑、谦恭、谦虚,让我们真正从谦字当中学习如何长养我们的性德。

一、谦让。海贤老和尚的一生就是有谦,才能够让人,才能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先人后己,才能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所以一生安乐自在。二、谦和。海贤老和尚因为有谦,才能与一切众生和平共处,所谓「六和道场,百忍家风」,正是因为谦才能和,才没有对立冲突。三、谦卑。海贤老和尚因为有谦,才能虚心下气,无论是年轻时面对莫名的羞辱,还是年纪已大,面对电工无礼的打耳光,都丝毫不放在心上。四、谦恭。海贤老和尚因为有谦,才能够恭敬而有礼貌,不失威仪庄严,没有谦的人则无礼而放肆。五、谦虚。海贤老和尚因为有了谦,才能心量广大无量无边,永远不自满足,才能走向一生圆满成佛之路。

《楞严经》中言,「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一个傲慢的人,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真诚恭敬心;一个傲慢的人,永远不可能老实听话真干;一个傲慢的人,没把别人放在眼里,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慈悲心。因此,念阿弥陀佛不能真正受益,是因为所作所为同性德不相应。阿弥陀佛是自性佛号,业障消了,佛号会像泉水一样汩汩自流。常惭愧凡愚弟子静瑜深深意识到傲慢的可怕,自己深深祈求佛力加持,决定不要让傲慢之魔支配了自己,放下一切对人、事、物的自以为是,决定不做一个固执己见的愚痴凡夫,以广大心量接受一切善知识的劝告。常惭愧凡愚弟子静瑜,无比感恩师父上人的殷殷劝导,无比感恩海贤老和尚的慈悲表法。此劝导、此表法,犹如夜灯指引黑暗中迷途的路人,犹如慈母召唤不知归家的顽童,犹如甘露滋润困苦飢渴的乞儿。弟子唯有戒除傲慢,老实念佛,一生成就,才能报此深恩。

常惭愧凡愚弟子静瑜粗浅心得,敬呈恩师上人,至诚启请恩师上人慈悲予以指正。

老法师:静瑜同学的心得报告,戒除傲慢,老实念佛。确实傲慢,古往今来,我想不仅仅是在人道,它在十法界,在遍虚空法界里,一切诸佛剎土无量无边的众生,特别是在修行道路上,无论是佛道或者是其他的道门,傲慢是最严重的障碍、是最大的烦恼,破坏了所有一切的善心、善愿、善行、善果。只要有这个东西就不能成功,这是我们要深深体会到,要时时觉察到。傲慢、嫉妒人之常情,这桩事情只有坏功德、坏福德,把福德变成罪孽,就这一个字。自性有无量的善德,中国古人讲人性本善,为什么这些善都没有了?不外乎这个傲字,就是这个东西在作祟,完全被它破坏了,彻底被它破坏了。所以夫子也非常感慨的说,《论语》上有一句话,「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周公是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最尊敬的一位圣者,他一生学周公,周公的德行圆备,圆满具足。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像周公之才之美,但是他有两个毛病,一个什么?傲慢,骄是傲慢;一个吝啬,你说有贪心。有了傲、有了贪,完了,其他都不必看,全毁掉了,所有一切美德都没有了,你说多可怕!

你要想学圣贤,你要想学佛菩萨,你要想来生生天得人天福报,造了再大的好事,你的果报到阿修罗、到罗剎那里去了。修罗、罗剎是大福报所感,为什么变成修罗?他有傲慢、有嫉妒。他修的福报大,修福报就是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功德没有,因为有傲、有嫉妒,功德没有了,有福德。但是傲慢、嫉妒是带着它一起去享福,享福,地位高,福报大,造罪业,福享尽了,罪报现前,没有不堕地狱的。这叫三世怨,佛经上常说的,佛常常提醒我们,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要成就自己,这两个字要常常想到,稍稍有一点就是大障碍,何况这两个字很严重,那我们这一生还能有成就吗?为什么不能成就?

就这两个烦恼,你得要把它放下。

海贤老和尚放下了,海庆老和尚也放下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谦德、让德,他谦、他让,忍德,他能忍。《还源观》上的四德,我们要想真正在这一生成就,贤首国师高明,不复杂,就讲了四桩事情。我们把它更简化了,一句四个字,四四十六个字,常常放在心上,念念不能忘记。「随缘妙用」,这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是随缘妙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怎么随喜?礼敬诸佛,傲慢就没有了。对一切人事物都像看待佛一样,我们最尊敬的阿弥陀佛,我们看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弥陀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性德本来如是,不是比方,它真是。我们从哪里见佛?见到一切人事物都是阿弥陀佛。所以海贤菩萨能常常见佛,他的心、他的愿、他的行、他的德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两样。所以它的作用是妙用,自己生活,这一生无障碍的法界。你不准我念佛,我默念,不出声,你不知道;不准拜佛,晚上你们睡觉了,我来偷偷的拜,恒顺众生。你造业,我修福,我积德,不一样。这个事情,活在世间没人知道,往生之后大家知道了。知道的人、受感动的人都是有缘人,恭敬的人、效法的人、真正跟你学的人,缘成熟了,帮助他们增长信心、增长愿心。

人,即使造一身罪业的人,真正回头,真正改过自新,这一句佛号往生极乐世界不难。我们要记住,宋朝莹珂三天三夜。那是个破戒、造恶的比丘,他要不往生,他自己知道,决定堕地狱。畏地狱苦,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真信、真愿,真信有极乐世界,真信有阿弥陀佛,真想往生,真想亲近阿弥陀佛,这就是大菩提心。一心称念,决定得生净土。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问题你肯不肯干?

《还源观》上的四德,在这个世间就要给众生做好样子。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一想,不足为众生做好榜样的就别去想、别说、不要做,我想的、我说的、我做的都可以做全世界众生的好榜样。例子,海贤、海庆一生所表演的就是例子。人必须到忘我才能做到,为什么?有我就有傲慢,傲慢是跟着我一起来的,俱生烦恼,无量劫带来的,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慢是瞋恚心的根,爱是贪瞋痴贪烦恼的根,怀疑是痴烦恼的根。我爱问题大了,我爱、我慢、我怀疑,这贪瞋痴怎么能断得掉?对净宗生起真信,人就智慧就开了,为什么?破迷开悟,真信真愿。这么多的例子摆在面前,求生净土还能不信吗?还不肯干吗?我们要认真去反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