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师说的这句话就很让人惊心动魄
摘自黄念祖居士内部学修开示1983.01.16 (2、3)
所以菩萨心非常重要呀。菩萨心,省庵大师说,就有八个对比。首先就是俩对,就是邪与正,真跟伪,他这..老师提了俩方面,(省庵大师)他是从..谈的细一点,实际是一致的。他说的省庵大师说的什么叫邪呀,我们听了恐怕也要吓一跳,没得吓一跳!啊,你看,他头一句话,世有行人,世界上有这样的修行人,一向修行,一直在修行,老是在修行,不救自心,不去救你自己的心,但知外物,除心以外的事都叫外物,他就知道外头这些事,办道场呀,搞这一些;修庙呀,讲经说法呀;种种,种种的;都叫外物。因为这与你心无关呐,你不救你的本心去忙这些,这叫邪!这真是尖锐到……你说呢,祖师能够危言耸听,真实是这样,大家要知道。这句话就很让人得惊心动魄呀,啊,看看,不邪的人就不多了。所以省庵大师他后头他流涕痛哭呀,他对当时的佛教他是流涕痛哭呀,佛教衰到今天,清朝初年佛教最胜时侯,你要看多少庙,多少和尚,多少道场,多少人念佛最胜的时候,可省庵大师流涕痛哭啊。佛教衰败到今天了,为什么怎么些庙,怎么些塔呀,他为什么说衰败,有教无人呐。教是存在,多热闹呀,真正上能救明自心的人少了,都是不救自心,就忙忙热闹会,到头大家胡乱一场,就像我举的那个例子一样,那个人作的那个胎,哈哈,那个人作的那个胎,你..我觉的作了个胎,不是那么回事!这就叫做邪呀,这句话份量好重。但是,一开头就这一句话,所以对祖师的话我们不能随便忽视,我们不明白不要紧,起码要重视,这么个祖师他怎么说,起码要引以重视,不能否定。
底下就好(明白)点这些邪,或者是求利养,得点好处;或者是喜欢名闻,喜欢出名,啊,哎呀,博士到处请人讲呀,什么什么的,很多人都赞叹呀,名满四海呀,喜欢这个名闻呢;或者是希望现世娱乐,生活享受很好呀;或者是希望来世很好呀,这样修行人统统叫邪!好些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呀,啊,怎么才是不邪呢?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娱乐果报,唯为生死。单独的,唯是唯心的唯,就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唯独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觉悟,为了菩提,这个发心叫做正,前面的发心就是邪呀。
再看什么叫做伪呢?伪呢:我们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内头很浊,外头很清,怎么说内浊外清呢?对修行人呢,是一向修行人,我们不是讲那些个世间什么诈骗犯,那种我们不讨论那些,我们是讲一向修行人里头,一向修行人里头什么内浊外清,什么是浊呢?浊就是疑。怀疑的疑。这个话是根据谁说的呢?根据善导大师的话,他把信跟疑作为一对,信就是清净,一念净信,一念净心。一念净信跟一念净心是一回事啊,所以一念清净的信就是一念清净心呢!信跟清净是一回事。疑跟脏是一回事,这个是譬喻“疑”是最脏的东西,最脏的东西它不但自己儿脏,它碰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脏,再好的、极好的衣裳碰到一些大粪(就脏),是不是。呵呵,一碗燕窝羹端上来滴一滴耗子尿,一滴耗子尿打翻一锅羹呢,(这)一锅羹就不想吃了吧,它使别的也脏,假使带着疑去你行善、去念佛,都被脏东西连累了,都沾着脏了。
为什么藕益大师说,你假使没有信愿,没有信愿你就是疑嘛,疑的话你念佛念的风吹不入,雨打不透也决无往生之理。这话好坚决啊。你没有得到往生的道理呀,没有这个道理。你念的就是没有正信,没有切愿,就是你念的再好,(念的)风吹不入,雨打不透,杂念不能侵犯你了,是什么情况?决没有往生的道理。这话就是一致了。疑都是脏的,这就是叫做伪,伪就是假的。假的!假的就是假的嘛!假的就是假的嘛!没有别的可说了。
因此,我们怎么样?我们听了这一些呀,我们把这个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跟夏老师劝发菩提心文,夏老师也教我们劝发菩提心,咱们结合起来呀,就深刻一些呀,这个地方要有进一步的了解呀。一听之后我就完全是真了,完全是正了,也不是十分容易呀。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叫真,什么叫正,自己还有那一些跟这个“邪”跟这个“伪”是沾边的,逐渐去转换么。转换就好嘛,我们这个讲究你得知道,转换最要紧你往那边换,是吗,呵呵,你往那边换,这个就是最要紧的。
我们要理解呀,行解相知,要解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发现问题,你不发现问题,老把这个问题带着,那很不好么。你发现问题靠理解嘛,再进一步是解决问题。不能很急呀,有的人很急,有的人一听,一提到问题当时就得解决,就好象大夫刚给你查出来,给你查出来,你这是癌症,查出来就很好嘛,给你确证了,他就好象马上给癌症治好了,这还有个过程嘛,首先我们就得明确这些问题。
那么再把省庵大师他的话念一念,他讲“伪”嘛,他讲的“伪”咱们把夏老师说的伪比较比较,这二位大德经过300年,是不是呀,说出来竟成一致。有罪不忏,有过也不除,内浊外清,里头是很什么?很怀疑。在外面看你是非常的恭敬,这些叫内浊外清;再一种心里头有很多很多的个人打算,但是表现的谈的都是大道理,谈的很了不起。这也是内浊外清。始行终淡,一开始积极性很高,就常常说的5分钟热气,慢慢慢慢就不行,这也是假的。应当是越修越研究越积极才对,怎么搞至搞至这个….中间可以有起伏,在众生份上,但是结论就是这个,那不行了。最初是勤的,最后是息了气的,那不是说明你这一生…中间起伏是有,你要炼赛跑炼跳高这个成绩也是有起伏,中间有起伏这我们原谅,但是说你这个是越来越不行了,修行这个不是体力的问题了。人老那个那不行,发心的问题,先很勤,后来是懈怠了,你最先发心的那个勤也没有,(前头的勤)也欠真实。那么虽有好心,也能生出点好心,可这好心多是求名求利养,为名夹杂。我想参加办一点什么事情,借这个机会,自己或者是图利…假如来一个什么代表团,你陪他到什么地方去转一转,你这一考虑哎呀这次住最高旅馆,都要几百块一天呢,呵呵,这转转这也不坏嘛,这名为利了。怎么转一转嘛,大家国内国外有其人呢,你这不求要出名嘛,那你这个佛教的活动,你当然还是为了佛教是好心,可是你考虑到住第一等旅馆,是吗。那个珍果法师住的是宋美玲当年住的地方,那讲究的你不可想象的好,呵呵,一天是350元还是多少钱,可能还要贵一点,后来知道佛学穷,给佛学减了半。呵呵,我就想这个,我就不喜欢。他这个不行。虽有善道为罪业至所染污,你也在行善法,可你在这善法中有罪呀,这我们也常见,很多修行人就是犯了这个毛病,研究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之后就要谤法。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经典怎么样,是真的,那个经是假的;这一宗好,那一宗不好;咱们最眼前的郑全奎只要看谁一提禅宗,哎哟,二门具破,念佛的人一谈禅二门具破,他听禅他就撕破….不免就妨碍人家去学禅,这很多呀,还互相攻击,你那个禅呢,是十人九蹉跎,他改成九蹉路。十个人九人走错路了,明确是蹉跎他改成蹉路。永明大师……蹉跎了你反而不能快。你还没往生,一往生见了弥陀,花开见佛开悟了。你这个一生一生转,但还是可以,真正参禅一生一生转,真正参禅。般若的力量还是很大,他就是蹉跎一点,时间耽误一些,不是错路嘛,你改成错路就是谤法。有人就诽谤密法啊,好些人这种人很多呀,那李宗红《楞严经》讲的多明白,你还糊涂,真是!他那个体会密法你就是魔,给你说的多明白了你还不清楚。那夏老师不是这观点,呵呵,夏老师早提出来了,你是做了很多很多事,你也研究了很多很多经典,但是你在这些善的里头,好的里头,你就要遭罪。他为什么要遭罪,有一个自以为是啊。有一个自以为是啊,不虚心呢,好多人有这个问题呀,所以你再做功德顶不住谤法的罪啊。所以在这个十念都能生,就是除了五逆十恶诽谤正法,五逆十恶本来是能生啊,本来是能生啊。《观经》说了第十六观,下品下生就是五逆十恶么,五逆十恶能生,这个《无量寿经》怎么说不生呀,加了一个罪,诽谤正法,有人解释加了这个罪更重了,你本来只是一个五逆十恶加上一个诽谤正法,所以就不能去了,这个理解的还不深呢!这个是道绰还是昙鸾呢?大概是道绰,是道绰。他举例说,他就有经典根据的。他说是二个人,不分二个人当然去不成了,一个只是五逆十恶没有谤法,一个他只是谤法没有五逆十恶,那个能去,那个不能去呀,道绰大师说:五逆十恶不谤法的人可以去,谤法的不五逆十恶人不能去,这才把谤法这个问题明白说出来,所以我就奉劝在坐的各位年岁大的、年岁小的,在法上不要随便说话,不要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没有在十分把握之前….你做多少功德你顶不住你这几句话。你说我不懂,这个问题我不懂,密法我不懂,我没研究,我不明白,这完全可以。你这几个我不懂有什么问题,干吗自个儿什么什么我都是状元,我都能批评,我都知道。只有我佛才可以,佛为法王与法自在,咱们只刚刚知道一点点,你那有权衡的力量,千万不可以。我说你作功德可以,千万不要搞到谤法上,很难哪,很难哪!我只要把我真实认为是对的,我赞叹!那个世亲菩萨嘛,不是一直信小乘小乘他作了很多书,佛学院还在念呢,俱舍宗就是他的(著作),俱舍宗成为一宗,世亲菩萨的著作,佛学院还在念呢。他后来不是觉悟了吗,我只赞叹小乘,我反对大乘我这个罪太大了,我得割舌头呀,说这些话。他哥哥是大乘,说你割舌头,你有几个舌头,你够吗?你割舌头你能忏悔你那个罪呢?你有几百几千几万个舌头啊,你要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忏呢!(世亲菩萨)他说:“那我怎么办呢?”“那你赞叹大乘啊。”所以无著菩萨、世亲菩萨,就调过头来是吗,反戈一击呀,调过头来就赞叹了,做了五百多部论,大家称为千部论著,哈哈,真是了不起的大菩萨!谤法不行,藐视佛法。你赞叹小乘,后转大乘,所以割舌头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同修知道做个佛教徒,就要做个真的,是不是啊?呵呵,我们要做个真的,真诚的。闹了半天还是个邪位的,这个……呵呵,大家谁也不愿意,谁也不愿意呀。那什么叫真呢?念念上求佛道,不为别的,心心下化众生,不是个人自个儿打算,是要度众生呀,闻佛道长远,哎呀,这个不是个容易事啊。也不能退席,怎么难呀,我不干了,这就是假,没有这种心。观众生难度,就不生厌倦。众生难度!所以诺那祖师在母亲肚子里哭,呵呵,人家就问:你在妈妈肚子里哭什么?呵呵,我哭众生难度。哈哈哈,众生难度,还得来嘛。哈哈哈。他知道难度,他不生厌倦嘛。众生难度,知道还是来了,(诺那)这一生多少锉折,就是难度,但他还是来么。如登万人之山,必从起点,这就是说如造九层之塔,必造七天如此发心名为真,尖这个塔是什么?就是究竟的觉悟啊,得到究竟的觉悟,让一切众生得到究竟的觉悟啊!这个究竟的觉悟才能给众生永久的、长远的、彻底的利益。咱不是让众生得到好处么。怎么才能给众生好处?只有你自己彻底地觉悟,这个就是。这么来看呢与我们夏老师说的就一致哦
,所以有夹杂就不诚呀,是吗?发真实心就是诚。咱们看什么叫真呢,这个心。底下就说,有恶念有善念,就不诚。还不光是说,不是说你我有了恶念之中有了善念不诚,不管是你有恶念还是善念,你有了善念,没有恶念还是不诚!你看底下不是说了嘛
,真的诚心无东西,就是我这个意思了吧!是吗,是吗?有善念你还是有东西么。这是诚吗?你有善念也是不诚呀。真的诚,心无东西呀。夏老师说的,呵呵,是吗?你心有了一心不乱,你就永远不能一心不乱了。所以再说一说一个公案,这是黄阳明啊,黄阳明本来要出家的,当时他遇见高僧现在佛教人里很多,当时确实是很鼎盛呀,唐朝明朝四大高僧都那个时候,憨山呢、莲池呢,藕益呢,紫柏都在那个时候,人才很多呀。儒家没有人呢,他怎么一个思想去研究儒的,想出家,佛教人才很多,你可以莫来了。所以我在莫干山的时候,天赐寺那儿有个碑,老方丈也是清朝人,早年的清朝人,他是看黄阳明的著作开悟的,王阳明有最重要的二个弟子,一个是叫…姓王,也姓王,叫王龙希,还有一个我记不十分准了,可能是姓钱,这二个人有一天在研究…交流心得体会,说:以后吧老师的教化怎么体会?那位就说了:致知格物,真心诚意呀。这儒家的基本道理,他说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真心诚意,一个心,一个意。心的体是没有善,没恶的。你思想一动了,一知一动就有善有恶了。这动了念了么!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这个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知道什么叫善,知道什么是恶,这是良知。王阳明讲:要知良知。我们就要有良知,分别的清清楚楚呀,不是越来越糊涂啊,心无东西不是糊涂呀,是清清楚楚。知善知恶是良知,什么叫格物呢?这个行善去恶是格物。恶我停止了,这叫格物。不是叫你研究那个姻粉是怎么做的,树是怎么长的。他这个完全是王阳明讲学的精华呀,他总结了这四句。那个王龙希说不对不对,你弄错了,不是你的观点,老师不一样啊。那你说,王龙希说了:心,无善无恶。这与他那句一样,无善无恶心之体,第二句呢,知善知恶是意之动。意,意无善无恶;知,知无善无恶;格物,物无善无恶。这二人不一致呀,一切无善恶。这到了王阳明那儿去了,王阳明一听很高兴:啊呀,我很高兴啊,我很早想跟大家这么讲了,我不敢讲呀,怕大家根基低接不上,所以只讲前头的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止恶行善是格物。”只能讲这几句,现在你们自己能体会到这里我很高兴。所以这八段话,第一个:有善有恶有分别的那个,就是当年的神修;这个王龙希一切无善无恶的想法就是六祖,呵呵,这个譬喻。现在我们怎么知呢,我们可以八句一块用,啊,哈哈,八句一块用。也就是夏老师的话:南仁北修畏容偏,南边的六祖,仁是慧仁;北修是神修,这二个我们不能偏到那一个,呵呵,所以二个一块重视,不矛盾。
所以真正说到究竟上,这个“一”,这个“诚”,那就是一丝一毫都不挂。所以贡师老说:赤裸裸,赤裸裸一丝不挂。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密宗有的像一件衣服不穿,那干什么呀?启发你啊,你的心应该这样,都是表法啊,哎,有的人不懂啊,以为是表现人体美呢。呵呵,是不是,庸俗化了,我们也是人体美,健康美。我们表的是心那!啊,一丝不挂啊。一丝不挂,一心不乱,有挂一丝就一心不了了,这就是极殊胜的话。所以一上来你自己怎么开始用功,那就是前头的那一些啊,就是说知道善知道恶呀,不要再搞恶,去行善呀。这个是下手,这得这样,劝人也得这样。可是你还得知道:说到究竟。心、意、知、物、都无善无恶;一切都无分别的,一切是本来就究竟清净的。贡师不是说:一切事本来清净的。有什么叫善恶啊,什么叫分别啊。所以你们看密宗那供的那东西,极脏的东西拿来供佛,什么意思啊?本来是清净的!那里有清净有脏啊。你心里头有脏,它就脏。是吗?到这法就高了。所以我们就说自觉也需要这二方面,觉他更需要!夏老师这话呀咱们做一点补充。所以这个我们就是要知道什么是“诚”什么是“真”什么是“伪”什么是“邪”啊。我们是不是往生必须得发心呢,我们要发心,就要发真实的菩提心呢,这是一个先决的条件呢,这个我们现在介绍到这儿。这可能解决二个问题。版权所有:楞严经常识网